□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兩水中心小學 邢石有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生活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好,但是隨之而來的壓力也就越大。生活環境的變化使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給小學生的心理干預帶來了難度。一是家庭原因,一般來說,沖動心理與家庭教育有著較大的關系,因為現在很多家長從小就溺愛孩子,孩子個人意識強,導致受到限制就很容易對其他人或事產生“反擊”心理。小學生的心理復雜化已經成為新時期小學生心理危機的新特點。二是社會原因,一些學生看刺激性的電影或模仿家長的不良行為,也有可能表現出沖動心理。三是個人原因加重了這種心理危機,部分小學生由于自身狀況、家庭出身及生活條件等容易產生負面心理,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就會對他人做出攻擊性行為,以“彌補”自己的不足。四是過分偏執、任性成為小學生心理危機的新因素。
在小學生沖動心理防御課上,選取同學校同年級的兩個班級的50名學生進行數據分析,并發放了小學生沖動心理危機預防性干預課程評價問卷(人教版)的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學生版課程問卷調查結果學校人數
根據表1.1可知,學生版課程評價問卷的總平均分是三個題目的平均分值。都略高于理論值,且存在差異性。間接說明兩個班級的全部學生在進行小學生沖動心理干預的預防教學后,對沖動心理的意識、沖動事件后心理反應的了解、危機事件應對的相關技能的掌握程度和面對沖動心理危機的信心等相關方面都有較大幫助和提升。所以在校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沖動心理危機干預課程的調查結果顯示,參加了課程學習的學生在掌握相關技能和專業知識具有很好的增強作用,與此同時也體現出他們對干預課程的喜愛程度,間接說明該課程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改善心理問題,并在學生群體中很受歡迎。
作為家長,要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如果出現不利于孩子的突發事件,應正確引導。為了解和化解沖動心理危機預防性干預課程對小學生面對突發事件所產生的一系列應激反應控制和應對情況,針對兩個班級學生的家長進行補充調查,調研人員通過網絡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家長版),通過對參加過實驗的50名學生的家長進行評估,在實際情況下調查他們面對突發事件的應激反應,對家長的調查如表2所示。

表2 家長版課程反饋問卷調查結果
據表2 所示,小學生沖動心理危機預防性干預課程反饋問卷(家長版)總平均值為5.12,該調查問卷的計分標準與建議為:0~6 分無影響,繼續自我觀照;6~10 分輕度影響,適當自我調適;11~14 分中度影響;15~20 分嚴重影響。小學生沖動危機預防干預反饋問卷(家長版)得出的數據表明,兩個班級50 名學生在突發事件出現的應激反應是正常現象,學生心理并未受到突發事件的影響,只需要做好自我觀照即可。從家長角度切入的調查結果反饋表明,參加調查的學生在實際遇到一系列相關問題時,未出現過多的應激反應,進一步說明了針對小學生沖動心理和危機解決應對方式的作用,在實際遇到問題時進行干預是十分必要的。
案例:王同學,男性,學習成績優秀,一直穩定班級前十,但最近一段時間上課經常喜歡走神,偶爾也會注意力不集中,脾氣變得暴躁,有時因為沖動還會在課間和同學發生口角,同桌因為借了王某的東西忘記歸還,他就很生氣,同桌雖然誠懇地向他道歉,但是王某并沒有原諒他,而且還大罵了同桌,這樣影響了他和同學之間的友情,事后想想也很后悔。同學們經常會找到班主任告狀,班主任經常對他進行教育,但是效果非常一般。因此,根據王同學的情況,對其展開有步驟、分層次的心理干預。
1.針對其這一系列強烈的狀態,展開心理干預。班級內只要有適合他的活動就讓其報名參加,比如體育或者文藝方面的活動,讓他找到自己的優點。
2.與家長進行溝通和合作。家長需要幫助教師監督其家庭作業的完成情況,并及時與孩子進行溝通,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并產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3.通過班級內組織班會,以互相友愛、團結同學為主題,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了解不友好相處的壞處,拿出生動的例子啟發王同學。
4.及時總結王同學的優點并對其進行表揚,對缺點,要通過引導的方式讓他明白;課后要引導他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自我教育的意識,發揮自己的長處。
5.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教學方式,學會以人為本,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王同學要更加關注,發揮其自身的優勢,激發其學習欲望。首先,不抑制其創造性思維;其次,使其慢慢融入學習氛圍中,進行自主學習,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
目前,在學生中普遍存在心理問題,這個時候就需要班主任做一個有心人,時刻觀察學生的狀態,從學生的神情、語言、表情、愛好甚至著裝中發現每個學生的特點以及個性,在生活與學習中幫助學生樹立應有的自信,讓學生對自我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提高適應環境、承受失敗、自我控制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品質。
調查結果顯示,小學生的心理問題發生率相對較高,而且不會受到地域、年齡、性別、智商等因素影響。由于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導致了不同個體之間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在對學生心理問題進行干預時,應該根據其自身特殊性,對不同的問題進行分析。根據干預對象個體之間的差異,制定不一樣的干預措施,才能取得滿意的結果。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應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干預。要本著教育為主、及時干預、跟蹤服務的原則,具有針對性地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逐一指導,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讓學生保持積極陽光的心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