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江
摘 要:基層供電企業輸配電線路運維直接關乎到社會生產企業、廣大群眾用電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基層輸配電線路老化現象嚴重,存在設備陳舊、線路復雜、受自然環境影響故障扎堆等問題。為了提高基層供電企業輸配電線路運維管理水平,需要融入智能化管理方案,并積極提升運維人員素養,確保基層群眾生產生活順利推進。
關鍵詞:基層供電;供電企業;輸配電線路;線路運維;運維管理
前言:基層供電企業輸配電線路比較長,而且地理環境復雜,加上線纜及設備老化,讓輸配電線路運維管理工作壓力不斷增加。積極提升輸配電線路運維質量,是保證終端用電可靠性的前提,也是供電企業降低線損的有效手段。具體來說需要從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入手,要抓住技術、人員、制度、設備、材料等關鍵點,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管理辦法。
一、基層供電企業輸配電線路運維的重要性
1.提高基層輸配電線路運維質量
科學的運維管理工作會抓住重點、難點,合理地培養巡線人才,建立良好的運維工作機制,盡可能降低線路故障發生頻率,減少排障時間,保證用電客戶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2.提高基層用電安全水平
基層用戶存在盜電現象,其不僅影響盜電者自身安全,還會破壞電網穩定,也會給其他用電客戶的用電設備等帶來損害。通過良好的輸配電線路運維管理能夠有效規避這樣的情況,提高基層用電單位以及個人用戶的用電安全水平。
3.包區分片厘清責任清除管理盲區
在基層輸配電線路運維管理當中,因為線路復雜總會存在管理盲區。采用包區分片形式落實責任,實現了專人巡線專人管理,不斷清除管理盲區。這等同于提高了整個供電網絡的運行效率。
4.有效降低輸配電線路運維成本
通過嚴格管理將成本意識植入到每一位工作人員頭腦中,使其在巡線當中能夠認真仔細,消滅潛在故障,避免故障擴大化帶來的損失;在故障修復過程中,能夠在控制材料合理使用前提下提高故障修復水平。在這個過程里讓防線損意識深深扎根每個人頭腦中。
二、基層供電企業輸配電線路運維管理存在的問題
新世紀之后隨著電力技術改革以及電力行業改革,輸配電線路運維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但基層的這類工作和城市地區或者城郊地區不同,其受到自然因素等影響,線路運維過程里總會存在一些問題。以下對這些問題展開分析。
1.運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
基層輸配電線路運維工作包括了線路巡查,主要是對桿塔、線纜、絕緣子及金屬的檢測檢修。但因為運維人員素質不一,對相同故障做出的判斷具有差異,往往導致本該檢查出來的問題沒有檢測出來,導致后續發生嚴重故障[1]。
2.檢測設備不夠先進
檢測設備落后不能有效檢查出一些潛在故障,做不到動態修復,給線纜、線路故障清除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例如老化的檢測設備難以發現設備內部放電現象,只有外部放電較為明顯時才能檢測出來,無形中加大了電力設備損壞的幾率。
3.基層輸配電線路運維監督水平低
因為缺乏嚴格監督管理,基層輸配電線路運維當中存在定期巡視不足、故障巡視效率低、特殊巡視不認真、桿塔巡視弱以及監察巡視形式化等問題。這些會導致輸配電線路故障扎堆。
三、提升基層供電企業輸配電線路運維管理水平的策略
提升基層供電企業輸配電線路運維管理水平,需要抓住人、設備、材料、制度、技術、資金等抓手形成全面的管理方案。以培訓、考核、監督為關鍵點,通過優勝劣汰的形式最終組建一支行動力強、技術高、風險意識高、紀律好的運維隊伍,提高運維工作水平。
1.積極培訓提高運維人員水平
鑒于在運維過程里會發生一些運維人員彼此不熟悉的故障,故而利用內部微信群組實現動態溝通學習是十分必要的。例如當某位工作人員巡線過程發現某問題,但自身又不能判別時,可通過學習群獲得他人的指導。經過這樣的形式能夠提升運維隊伍在桿塔檢測、線纜檢測、絕緣子檢測等方面的操作能力[2]。同時可以讓專業人士入群,為隊伍提供在線培訓,這些都可以提升隊伍水平,有效地降低故障發生頻率。
2.提升裝備水平
為基層輸配電線路運維隊伍匹配高水平手持檢測設備,對于地理環境復雜路段匹配無人機,實現數字化檢測、維護。在設備匹配同時需要積極開展培訓,要讓基層工作人員完全掌握相應的技術。同時要求輸配電線路運維人員形成記錄習慣,需要按照表格認真填寫巡視日志。在檢測當中若是發現可疑情況也要記錄在案。若是無人機巡線拍攝,則需要建立專門的數據庫,要將數據整理歸納,避免混亂儲存。
3.提高基層輸配電線路運維管理制度執行水平
首先,需要運維管理人員明確運維工作的重點,要做到定期巡視、故障巡視、夜間巡視、特殊巡視、桿塔巡視、監察巡視的嚴格考核,堅決杜絕形式主義。
其次,認真貫徹運維管理制度。主要有交接班制度、線路巡查制度、線路運行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要做到時間準備、程序完整、內容充分;線路巡查制度主要是對幾種巡視提供標準,要求巡視人員按照標準執行,并進行嚴格抽查和考核;線路運行管理制度,主要以包區分片為主,盡力清除管理盲區[3]。
再次,要求運維管理者要有成本意識,能夠科學合理做出預算,保證材料采購的科學性、合理性。成本意識當中需要植入線損管理意識,要盡可能減少故障帶來的損失。要保證各類設備的認真檢測和檢查,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避免設備突發故障帶來較大損失。
然后,需要對防雷技術、防冰閃技術、防閃絡技術等展開全面的培訓,并定期將這些內容植入到工作內容內,發動基層輸配電線路運維隊伍展開專項治理。例如夏季防雷、冬季防冰閃、夏季防鳥害以及夏季清障。具體技術可以通過學習群展開培訓,確保規范化操作,提高運維管理質量。
總結:基層供電企業輸配電線路運維管理必須要系統化、科學化、信息化、標準化、規范化。要抓住培訓環節,讓成本意識、安全意識、技術意識等不斷進入工作人員頭腦中,以嚴格的考核來確保運維工作得到落實。另外,需要針對設備落后這一現實積極投入資金,提高基層線路檢測水平,如此才能控制潛在故障風險,提高整個線路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溫鵬. 基層供電企業輸配電線路運維管理[J]. 今日自動化, 2018(1):2.
[2]吳海東. 關于加強輸配電線路運維管理的分析[J]. 科學與信息化, 2021(3):1.
[3]張亮. 如何做好電力輸電線路的運維管理[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 2019, 000(004):42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