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藝苑
【摘? ? 要】欣賞教學是音樂教育之中的重要內容,對于學生鑒賞能力的增強有著重要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因多方面因素制約,欣賞教學未能發揮應有的功效,反而限制了學生音樂素養的發展。本文基于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問題與策略深入探析,以期切實解決在真正教學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也推動小學生音樂能力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問題
中圖分類號:G623.7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36-0139-02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in the Teaching of Music Appreci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Caohu School,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GUO Yiyuan
【Abstract】Appreciation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usic education, 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students' appreciation ability. However, in actual teaching, due to the constraints of many factors, appreciation teaching fails to play its due effect, which instead limit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usic literacy.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in the primary school mu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actual problems in the real teaching,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of efficient classrooms, and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usic abilit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usic; Appreciation of teaching; Problems
欣賞教學的開展在音樂教育中發揮關鍵作用,直接與學生的音樂素養、審美能力等形成關聯。但,就目前欣賞課的落實情況分析,多數教學的開展是通過教師直接講解的形式進行,學生的學習狀態較為被動,也不能無法真正體會音樂作品的獨特魅力,學生甚至會在這樣刻板的學習中形成對欣賞課堂的抵觸情緒,教師自然無法達成預期的教育成效。當前正處于新課改教育背景下,此種教育模式無法與時代發展相適應,也對學生的個人成長不利。
一、當前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存在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夠
現今的新課改教育背景對于音樂鑒賞有著明確的要求。可是,在真實的教學中,多數教師忽視了音樂欣賞教學,認為只要組織學生將教材所要求的歌曲學會就算完成教學任務。所以,在教學中,部分教師將欣賞內容簡化,在課堂上只組織學生演唱,或者是引領學生反復傾聽音樂。
(二)學生興趣不足
基于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等發展特征分析,可知小學生自制力不強,在知識或者是技能性內容的學習上難度較大。而且,由于教育思想受限、教學設備不足等影響,教師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無法集中注意學習知識。
(三)忽視音樂本體
小學的音樂教材中加入了我國乃至世界的民歌,有著諸多值得學生細細品味的欣賞歌曲。可是,很多學生并不喜歡這些歌曲。基于此,一些教師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將和作者相關的趣事穿插進音樂教學中。但是,這也導致學生只記住教師講解的趣事,未能有效理解音樂內容。
(四)教學形式單一
在組織學生學習的欣賞課堂中,一些教師詳細講解作者經歷或背景等內容,學生只能傾聽,始終處于一個被動的狀態之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不強。
二、在小學音樂教育中開展欣賞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營造欣賞環境
教師在開展對音樂作品的欣賞教學中,直接為學生介紹作品的背景、年代等,只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枯燥,進而失去鑒賞音樂的積極性。教師一定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考量,在教學中應用學生所喜愛的教學途徑,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短時間內集中注意,促使學生在相應情境中主動且深入地學習,增強教學質量。以《野蜂飛舞》為例,教師需要構建學生喜愛的欣賞環境,增強音樂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在教學時提問:“在早晨,隨著雄雞的歌唱,花兒、鳥兒等大深林中的動物都清醒了。突然,在遠處傳來了昆蟲的聲音,同學們聽一聽這什么昆蟲?是一只在飛,還是一群在飛?”此時利用多媒體播放《野蜂飛舞》,促使學生大膽猜測,并在此環節后,為學生講述《薩爾丹王的故事》,讓學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小學生的天性特點導致小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不長,很容易被更新鮮的事物所吸引。所以,教師通過音頻與故事的組合,能營造學生主動參與的欣賞環境,引領學生主動學習,可切實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二)利用現代手段
為提升欣賞教學成效,教師需要轉變以往的思想與手段,應用現代教育手段。音樂教師一定要改變教學方式,并且要注重對現代技術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掌握更多的鑒賞技巧,以積極心理開展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另外,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學生的地位,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效發揮,使學生在親身的學習與探索中獲得更豐富的音樂體驗,逐漸加深學生藝術素養。如,在《望月節》的教學中,教師要發揮現代技術的優勢,幫助學生在欣賞中形成直觀感知,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在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大家都有著一雙會傾聽的耳朵以及豐富的想象能力。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觀看多媒體,這段音樂講述了怎樣的故事,又展現出怎樣的場景呢?”在欣賞教學中,教師要與學生一起進行觀看,并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思考,在學生充分表達后總結:“這是動畫片《寶蓮燈》的插曲《望月節》,是影片中的祭祀場景出現的音樂。”對于學生來講,動畫片這一呈現形式的吸引力強,可激發學生主動欣賞的動機,也使學生樂于表達與想象,有利于學生個人綜合能力的進步。
(三)引發學生共鳴
在欣賞教學的開展中,教師受到以往教育理念的作用,將課堂變為自己講解,學生傾聽的這一模式,忽視欣賞教學的獨有優勢,也阻礙學生思維空間的拓展。每位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因為每一位學生生活的環境不一樣,人生經歷不相同等,所以,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也是存在差異的。作為教師,應包容學生的不同觀點,鼓勵學生敘述自己的想法。在欣賞課堂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促使學生將傾聽后的觀點大膽的表述。由于經典、優秀的作品為人們帶來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每位學生在欣賞后都有著自己的思考。只有構建自由開放的空間,才能使學生真正地愛上音樂欣賞,也能進一步發散學生的思維與想象空間,讓學生在多方面得以進步。
(四)應用多種手段
小學生的年齡不大,有著自己的天性特點,天生好動,喜歡玩耍。并且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注意力很難長時間地維持,因此教師需要結合教育需求實現教學手段的不斷改變,一定要避免以單調的教學手段完成整節課堂的教學。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圍繞音樂欣賞內容以及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為核心開展教育工作,綜合猜謎、表演等不同教學手段,以更為新穎的方式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盡最大可能促使每位學生都參與欣賞音樂的過程中,獲得藝術美的感知。例如,在開展《微笑波爾卡》的學習中,教師要采取學生喜愛的教學手段,才可提升學生的參與感,使學生更為投入地欣賞音樂作品,也讓學生在不自覺中增強鑒賞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欣賞本歌曲,并要求學生猜一猜這首樂曲是通過什么樂器進行演奏的,通過問題組織學生欣賞音樂,能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認真地傾聽并主動猜測樂器。同時,也使學生產生對手風琴的求知欲,有利于學生后續知識的探索。并且,也可組織學生模仿手風琴的演奏等。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引導學生欣賞,使學生有效感知波爾卡樂曲的特點、情緒等,可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也加強欣賞教學的有效性。
三、結語
身為教師,一定要清楚地認識到欣賞教學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價值,采取合適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提升鑒賞水平。在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欣賞教學存在的諸多問題,結合問題針對性地落實解決策略。并且,教師也要分析學生的喜好、知識水平等多方面元素,構建富有趣味且輕松愉悅的欣賞課堂,使學生在這一環境中充分地感知音樂作品的魅力,也在欣賞中提升音樂素養,為今后成長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徐夢茹.提高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效率的策略探析[J].北方音樂,2019(17).
[2]廖潤蓮.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措施[J].北方音樂,2019(20).
[3]方秀娟.靜聽 想象 表達——小學低段音樂欣賞教學三部曲[J].北方音樂,2020(17).
[4]周琴.小學低段音樂欣賞教學創設有效性音樂活動的策略研究[J].北方音樂,2020(15).
(責編?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