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楚新
(湘南學院 美術與設計學院,湖南 郴州 423000)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和專業分工的逐步細化,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已成為各國教育界關注的話題。進入21世紀后,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凸顯。如何將大學生的“就業率”轉變為“就業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環境設計是一門與藝術設計相關的學科,專業性很強,企業對人才的專業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畢業設計是高校環境設計教學的最后環節,要求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實際設計能力,這是一個綜合運用專業知識體系和具體實踐的過程。
普通高校環境設計專業將“畢業實習”課程作為必修課,是檢驗學生大學四年學習成果的一次測試,為畢業設計做準備,為步入社會做鋪墊。課程通常開設在大四上學期,時間一般設定為2—3個月,學生可自主聯系實習單位,也可按照系部安排的實習單位進行選擇,經過單位與學生雙向選擇之后可立即報到開始實習。經過多年的合作與篩選,目前湘南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校企合作的實習單位已經超過20家,由于畢業學生專業能力較強,業界普遍反響較好,因此合作單位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各公司每年至少可招收實習生5名以上,完全可涵蓋我院學生的實習工作。但因實習時間在大四開學,所以許多假期在家的學生會提前在各自省市進行實習,如果公司待遇良好、能學到專業知識、距離家較近,那么學生一般不會選擇回校再重新接受學校的實習單位安排。因此,每年的畢業實習是一項非常難把控的實踐教學環節,一方面本地企業對實習生的需求難以滿足,另一方面指導老師對外地學生的實習難以把控[1](116-117)。
每年學院會進行一到兩次畢業實習及就業工作研討會,邀請所有實習基地負責人及環境設計專業全體教師參會,就今后畢業實習工作展開討論,總結以往的不足,并提出新的觀點。通過近幾年的教學總結,在之后的畢業實習實踐教學環節,將采用“實習基地培養模式常態化”(以下簡稱“常態化”)。也就是說,除非特殊情況,學生將一律回校服從系部統一安排。特殊情況如已實習單位為知名企業、規模較大且學生從事設計相關實習工作,或學生父母因病入院需要照顧,或因學生本人因病入院,以及其他特殊狀況者,可由公司出具實習證明,或醫院出具住院證明等,由學生本人交至系部備案,方可同意自主聯系實習單位,否則一律按照學校出具的實習基地名單進行安排。成為實習基地的單位需要向學校提供公司的營業執照復印件、法人身份證復印件、聯系方式等相關材料。實習單位是系部經過篩選提交至學校備案的正規單位,具有一定管理和培養實習生的經驗及條件,各單位設計師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和較高的專業綜合能力。因此,學生在此類單位實習,一方面方便學校和單位指導老師進行管理,另一方面學生可以放心地在公司實習,并且能學有所成、學以致用,為畢業實習結束之后的畢業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2](11-12)。
如何做到“常態化”是指導老師需要思考的問題,一方面老師要對實習單位實習生的實習情況進行監督;另一方面實習單位要按協議做到對學生日常實習工作的具體安排,并能認真負責地指導。
實習單位可以從大二甚至大一就開始介入課程教學中,全面貫徹實施“常態化”。大一學生處于懵懂的狀態,大部分課程以通識課及公共課為主,在此階段除了專業老師的專業指引之外,實習單位還可從實際工作角度進行指引,讓學生逐漸明晰自身未來的發展方向。大二學生分專業之后,專業課程逐步增加,由淺入深、環環相扣,教師和實習單位可以開始有針對性地進行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從大二開始可以參加實習單位到系部舉辦的沙龍和各種專業論壇,拓展專業認知。實習單位還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帶學生到實習單位或者工地進行參觀和講解。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環境設計專業在大二期間會有一次短期實習,目的是讓學生更早接觸社會,了解行業現狀,系部及實習單位在此次實習期間可提前開展實習動員大會,說清楚實習的目的,并通過問答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各項期望值。實習單位在指導實習生期間可以鎖定長期培養目標,進行分類化管理。大三是全面提升綜合專業素質的一年,課程任務繁重,需要學生了解的知識面較廣。因此,在這一階段,除了課堂知識的講解,作業的拓展訓練,以及課后的綜合能力拓展之外,實習單位應配合課程教學,提供相關的實踐案例進行教學介入,并提供相關工程施工地分批次、分地點進行現場講解,解決現在大多數學生的通病——理論知識豐富,實際操作能力較弱。實習單位這樣的提前介入,可以更好地開展大四上學期的畢業實習工作,也讓教師更加放心將學生交給實習單位培養。
在大二的短暫實習期間,負責任的實習單位應該對所指導實習生有基本的了解,對學生的發展規劃還是專業潛力,做出基本的分析,判斷該學生的可塑能力。非常優秀的學生可提前簽訂實習合同或工作合同,具體內容由雙方協商,簽字蓋章方可生效。如發現可塑之才可以對其進行重點培養,保證對方能夠在之后的實習甚至工作中選擇留在該單位。對于專業方向搖擺不定的學生,教師可以循序漸進地引導,讓學生了解環境設計專業(以下簡稱“本專業”)未來的就業前景,努力使其不轉行,也是為了指導老師所付出的努力不白費。
經過多年的專業實習觀察,學生在畢業實習期間的表現可分為以下幾種:第一,搖擺不定型;第二,態度堅定型;第三、繼承家業型。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搖擺不定型。自己不確定是考研還是直接畢業工作,是回老家找工作還是留在當地工作,是堅持本專業還是畢業后選擇轉行。在前期,系部會對考研學生做多次摸底,支持專業能力及文化能力較強的學生考研,畢竟現在社會缺的是高精尖的技術人才,本科畢業生數量龐大,就業率并不特別理想。對于普通學生來說,教師和實習單位希望學生能夠在之后的工作中從事本專業,畢竟四年時光浪費可惜。教師和實習單位可以從多方面進行引導,挖掘學生在本專業的優勢并著重培養,因為學生很難做到全面發展,應盡可能地發掘學生的特長,注重發展學生的談單能力和設計表達能力,可以輔助設計師進行談單。因為剛畢業的學生基本是從設計助理開始做起的,很難做到畢業就成為設計師。如果學生的制圖能力或者建模、渲染能力較強,就可以重點培養并進行拓展,如學習國內外頂級設計公司的建模和渲染技術,并在軟件選擇和學習上做到多樣化和及時更新。教師和實習單位可以通過日常工作的各個方面,盡可能讓學生發現自己的特長并愛上本專業、選擇本專業。對于學生是否回老家工作,教師和實習單位可給出指導性意見,實習單位可給出具體的合同方案供學生參考,經過雙向選擇,由學生自行做出決定。
第二,態度堅定型。包括畢業即留下來工作,畢業即回老家工作,畢業即轉行等。對于態度堅定型的學生,實習單位在實習期間可以制訂非常明確的培養方案,決定留下來工作的可以給出足夠多的精力進行培養,并開出相應的條件讓學生有足夠的動力留在實習單位,這對于實習單位來說是非常好的人才吸納舉措。對于畢業回老家工作的學生,實習單位同樣應該全力培養,因為實習單位應該是為社會做貢獻的集體,不能只顧自身的發展。對于畢業即轉行的學生來說,實習單位可根據學生自己的學習意愿來定,如果在畢業實習期間學生愿意繼續學習專業知識,指導老師和實習單位則應全力傳授知識[3](151-152)。
第三,繼承家業型。畢業即回家繼承家業,家業有可能是本專業,有可能是其他行業。目前本專業繼承家業的學生發展趨勢呈上升態勢,一些學生家族觀念較強,家業較穩定,需要子女繼承并且子女愿意繼承的,這是理所應當的。若繼承的家業是本專業時,則教師及實習單位應該全力培養,并提醒學生注意學習管理方面知識;如果繼承的家業是其他行業時,則視學生情況而定,對愿意繼續學習專業知識的學生依然全力傳授知識。
以上對一些畢業實習期間可能遇見的問題進行了初步分析,教師及實習單位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類化精確管理,這種分類化管理可以針對有限的資源做出更加合理的安排,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便于學校和實習單位的用人管理。
通過學生的實習手冊填寫情況及與實習單位指導老師的溝通,發現畢業實習期間學生還會遇到以下一些問題:第一,為了完成學校實習手冊簽字蓋章的任務而走過場;第二,不重視畢業實習,找人代簽,甚至有利用實習時間打游戲等不良行為;第三,實習期間遲到早退,態度不端正。
對于畢業實習,實習單位將采取每天一小考、每周一大考的制度對本日或本周實習內容進行考核。考核時間為30分鐘,考核內容并不會很難,只要是平時跟著實習指導老師學習的學生就能按照記憶進行概述,因此是公平公開公正的檢驗方式。對于不重視畢業實習的學生先對其進行教育,說明該課程的重要性,必要時可與家人溝通,三方一起對學生進行勸解。如發現學生在實習期間并未到所上報公司實習而是找人代簽,學校應先告知學生家人,三方一起進行教育;如仍未改正,將延長實習時間,直到實習期滿為止;拒不執行的將上報院系進行處理。畢業實習工作將嚴格采用上下班打卡制,主要采用拍照模式,將本人與工作場景進行合拍,發給指導老師進行打卡。如公司有打卡制,還需要按照公司要求進行額外打卡。院系指導教師應經常對指導學生所在實習單位進行實地考察,并面對面或電話聯系實習單位指導老師對實習生實習期間的表現進行交流。
環境設計專業的畢業實習作為本科生步入社會前的一門重要實踐課程,應該得到廣大師生及實習單位的重視,不能流于形式,要切實以學生為主體,關心學生所需所想,從身心及專業全方位開展教育,尤其對熱愛本專業、愿意繼續從事本專業的學生,我們更應該以滿腔熱忱傾囊相授,為社會培養可用之才。以上均以湘南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環境設計專業近年來畢業實習情況為例進行綜合分析研究所得,希望對該課程今后的發展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