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葉丹 倪志鏗


摘?要:根據教育部做好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與要求,延學期間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導,教師在線指導學生為輔,通過一些能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的探究課題,旨在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自我約束管理能力,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關鍵詞:延學;探究性學習;自我約束管理能力;網絡資源
一、 引言
2020年,不平凡的一年,是能夠記載史冊的一年,眾所周知,一場來勢洶洶沒有任何預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程度的沖擊與變化,全中國乃至全球都經歷一場空前未有的挑戰,身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沒有一絲絲防備的pause鍵,引發了我校數學組集體的智慧,對正進行中的課題《探究性學習對學生數學思維的研究》的深入思考,本課題由副校長親自掛帥,率領課題核心成員充分討論與規劃,結合學校的校情、生情,引領學生合理利用網絡開放性資源,開展疫情下的探究性學習的一系列的活動,與學生共同落實疫情下的學習任務。
二、 疫情下探究性學習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意義
2020年春季延期開學期間開展了“停課不停學”的師生教學活動的新形式,全國師生都受疫情的影響各自在家進行線上教學,往日三尺講臺的教師搖身變成受學生期待的主播,教師以釘釘、騰訊課堂、v云課堂等網絡直播平臺組織學生聽課、做筆記,通過qq、微信等通訊工具下達學習任務與反饋學生學習情況,學生還能反復重溫優秀教師錄制的云課堂精彩課堂,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將圖片、視頻、文字和聲音等方式有機結合,使學生在教室學習變成線上自主接受知識的傳播。疫情雖禁足師生踏入教室進行教學,但探究性學習的用意在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新創造能力,全面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疫情特殊環境為學生探究性學習提供了針對性較強的有利條件。由于受困于疫情,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重燃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與興趣,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文章結合疫情為時代背景,談談個人的探究性學習的一些見解。
三、 疫情下探究性學習的主要內容
探究性學習的主要內容以初中數學教材,特別是每章節的綜合實踐課程為主,中考試題、課外教材、網絡資源等為輔,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觸發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產生好奇心,使學生愿意對數學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與探索,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我們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年段的特點,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布施。
年段探究內容匯報方式
初一記錄家庭的生活收支賬目;尺規作圖探索過直線外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平行線;初步認識幾何圖形;正方體的十一種展開圖的探索。表格、賬目表、小報、圖片、成果展示視頻、錄制個人的解說視頻、思維導圖等。
初二查閱資料找一些證明勾股定理的方法;折紙做特殊度數的角;剪窗花活動探究軸對稱圖形的相關知識;感受軸對稱圖形的藝術美。小報、手抄報、圖片、成果展示視頻、錄制個人的解說視頻等。
初三近幾年中考試題的分析與歸納總結,形成解題方法。思維導圖、錯題本、小報、手抄報等。
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對于操作實踐性較強的課題,教師可以大膽地放手讓學生通過動作操作,自主地學習,有時等父母閑暇之余可以邀請父母參與;對于一題多解的課題,學生可以盡所能想出多解,教師可以在線指導,同伴們的相互交流與溝通,集思廣益,讓學生能夠呈現獨具匠心的好作品;對于歸納總結題型的課題,教師鼓勵學生形成方法,節省解題時間,提高解題的正確率;對于典型性較強的課題,教師可以在線指導學生進行開放性的訓練,讓學生通過自己出題,自己解答的方式來提高對知識點融會貫通的能力,達到鍛煉學生的各方面的綜合能力。
四、 疫情下探究性學習的實施情況
依據探究性學習的內容,以學生線下自主探究為主,教師在線指導、同伴間在線交流以及家長適當參與陪伴為輔的方式進行探究性學習。
探究主題疫情下的探究性學習。
探究內容初中各年級數學綜合實踐課題。
探究時間疫情期間至學生限定完成課題結束時間。
探究方式學生線下自主探究、同伴線上交流合作、教師線上指導、家長適當參與式學習。
探究成果表格、賬目表、圖畫、手抄報、海報、思維導圖、錯題本、成果展示視頻、錄制個人的解說視頻等。
成果發布班級qq群、家長微信群、班級展板、學校公眾平臺等。
(一)學生線下自主探究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與品質,疫情下延期開學的學習任務,只要學生能夠充分把握機會,可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自我管理約束能力提供了可能。
1. 自主選取學習課題
數學組教師以集備組為單位首先進行線上集備,從各自年級的教材中選取適合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課題,然后再將討論出的內容下發給每個年級、每個班級、每個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課題進行探究,如果是綜合性較強的課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學習團隊的方式,合作交流將課題進行探究,當然由于內容的開放性,學生可以自行尋找自己喜歡的課題與教師商榷后再進行探究。
2. 自主摸索探究方法
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水平,按照“確定探究課題、制定學習計劃、搜集整理材料、師生自評互評、提交滿意作品”的探究學習的基本步驟,自主地挑選適合自己的方法,網絡搜索是渠道,電視查閱是平臺,閱讀書籍周刊是途徑等,在此過程中,學生也可多咨詢父母,多與同伴溝通交流,多請教教師。方法的多樣性,相信作品的開闊性。
3. 自主呈現滿意作品
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可以展示豐富多彩的優秀作品,比如有與父母共同完成的清晰明朗的賬目表,有富含內容的思維導圖,有精美細膩的錯題本,有邏輯嚴謹的課題報告,有惟妙惟肖的手抄報,有生動趣味的視頻解說,有慷慨激昂的研究報告等,琳瑯滿目的成果匯報方式承載著學生的智慧,展露著學生的努力,記錄著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的軌跡,更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縱深發展。
(二)同伴線上合作交流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學習團隊的線上形式進行探究活動,學習團隊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與特長,由團長給本團隊的其他成員布置相應的任務,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探究,學生之間可以跨班級、跨年級,集思廣益,遇到問題也能站在學生的角度通過qq、電話等方式溝通,更激發學生的潛力去主動地探究,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也能及他人之所長。同伴之間利用便捷的網絡平臺進行交流互動,而這種互動是全天候全方位地解除了時間與空間上的枷鎖,有著無可厚非的優勢。教師有必要多鼓勵學生,對各方面協調能力較好的團隊、展示好的研究成果的團隊都要做到及時表揚,使團隊之間形成良性競爭,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培養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團隊合作能力。
(三)教師在線指導探究
延學期間,師生應正確處理好學生線下自主學習與教師在線指導二者之間的關系。對此,教師應該多集備討論,換位思考,對可操控的探究活動課程利用起來,因為有價值、有意義的問題是探究性學習的中心,是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的出發點,在此過程中應合理安排課程,安排教師,安排時間,對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指導,特別是學困生的指導,鼓勵“兵帶兵,兵教兵”。指導教師在學生開展探究之前要為學生提供系統化的探究導學案,最好予以探究提示語,使學生能夠明白操作方向,而不至于學生偏離探究軌道,浪費學生的精力與時間。教師在學生探究過程中,要多關心學生的進展,每天及時讓學生反饋情況,教師能夠有針對性適時地為學生排憂解難,在師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應多尊重學生的看法,鼓勵學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問題,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探究,讓學生掌握探究活動的技巧。學生線上提交匯報成果,教師不僅要對其進行全面的點評,還要肯定學生的創新成果,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體會獲得感與成就感。另外,初中生還沒形成全面反思總結的能力,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進行分析,找出問題所在,讓成果作品更系統化、完整化。
五、 疫情下探究性學習的評價方法
探究性學習不僅要關注孩子的研究成果,更要注重學生過程中的評價。教師建議學生將自己在探究過程中的所思、所感、所得,形成書面,寫一份研究報告。學校適時召開成果表彰大會,延學期間,可以通過班級qq群,家長微信群等平臺展示孩子的探究成果。復學后,可以通過年段大會,校廣播站,班級和學校的宣傳欄等陣地進行展出,讓成果得以分享,同學們、老師們可以鑒賞,人人受益。
六、 疫情下探究性學習的問題分析
學生雖“停課不停學”,但每天學校老師都還會分配學習任務,甚至還有按照課程上課,學生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這時間上的限制與不足,就給學生帶來困擾,學生需要結合自己的時間進行有效的調節;當代學生對于網絡利用與誘惑,其中的權衡難把控,需要學生極強的自控能力與自覺的品質;探究性學習側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獨立思考,這在很大程度上給學生造成了畏難情緒,使很多學生不愿意大膽地去自主嘗試探究。
探究性學習是實效性較強的教學方式,能夠為學生提供很多發展和學習的機會,但部分教師并沒有正確意識到探究性學習的精華,而且在疫情的環境下,教師很難平衡工作與生活的杠桿,去深入學生的探究性學習中去;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的時間、意見等方面沒有面對面地溝通來得實效。
部分家長認為學習是孩子的事情,自身也有一些生活的瑣事需要操勞,對于陪伴孩子學習的觀念并不強,而且有些家長還忙于生計,在疲憊一天的工作之余,也沒有太多的時間與精力陪伴孩子學習,對于探究性內容比較難的課題,家長也會產生畏難心理而排斥參與。
疫情當前,困難都會有的,需要學生、教師、家長三方齊抓共管,乘風破浪,共同努力,將問題迎刃而解,讓探究性學習的一系列活動能夠有效地開展,發揮探究性學習的作用與優勢,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數學的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七、 結束語
最后借用俄國著名詩人普希金的詩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郁的日子里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會來臨。”疫情下縱然有諸多的無奈,但只要能不忘初心、科學利用、積極探索,時光將不被辜負,疫情下的探究性學習一樣可以很精彩。
參考文獻:
[1]張琦.《一場疫情引發的教育思考和行動》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主題探究性學習實踐[J].遼寧教育,2020(8):30-32.
[2]劉煜明.淺談探究性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20(9):62-63.
[3]馬忞迪.基于信息技術下的研究性學習[J].學周刊,2020(3):139.
作者簡介:
何葉丹,倪志鏗,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第二十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