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以貴
摘 要:閱讀是語文學習中的重要部分,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其學習難度較大,需要他們進行長期堅持才能有效提高閱讀能力。相關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從多個方面創新閱讀教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保證閱讀效果。本文主要從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開始進行論述,并提出相關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能力
引言:閱讀能力的有效提高對于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有著積極的影響,但是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并未重視閱讀教學,這也導致學生整體閱讀能力低下。而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教師在閱讀教學方面也提高了重視度,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
一 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閱讀能力的有效提高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語文基礎知識,提高語文理解能力,并且還能通過豐富的閱讀材料來進一步激發同學們的語文學習興趣,下面主要從幾個方面對其重要性進行論述。
1.1激發語文學習興趣
雖然語文學習相對其他學科來說較為有趣,但是單一的語文內容仍舊會讓學生感到枯燥,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讓其通過閱讀更多有趣的讀物來拓展自身的知識視野,從而增強對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熱情。具體來說,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再僅僅圍繞單一的教材來進行授課,而是可以通過多種讀物來幫助學生深入其中進行學習。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會給予學生更多的閱讀時間與思考時間,有效提高同學們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更多的新知識,在面對這些知識時,學生會有著更強的探索欲,會更想要去了解與語文有關的知識,也會對語文更加感興趣。
1.2增強知識理解能力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但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習能力有限,所以并無法深刻記憶并理解相關語文知識。而通過語文閱讀,學生可以從中學到更多的語文基礎知識,比如在閱讀中認識生詞,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還可以使得學生可以了解如何去學習語文知識,使用正確的方法進行閱讀,提高語文水平。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會對其中涉及到的知識進行思考,從而有效提高學生自身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總之,閱讀對于學生學習語文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從整體效果來看,有效的閱讀教學使得他們更愿意自主進行語文學習,能夠有效提高語文學習效果。
1.3促進寫作水平進步
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如果可以有效提高同學們的閱讀能力,那么便可以幫助他們在閱讀中掌握一些寫作技巧。無論是課內閱讀還是課外閱讀都會涉及到大量的寫作素材,比如在閱讀課文《白楊樹》時,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中所涉及到的寫作技巧進行仿寫,將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掌握寫作技巧。并且在閱讀中還能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整體學習效率。
總之,如果學生自身的閱讀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那么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寫作能力。
二 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具體策略
2.1構建閱讀環境,養成閱讀習慣
要想通過閱讀來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欲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需要進行長期的堅持,因此為了學生在長期閱讀過程中能夠收獲更多,相關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以便幫助其進行有效的閱讀。首先,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要學會做筆記,將閱讀過程中出現的生詞以及高級的句式進行摘抄,如此不僅對閱讀能力的提高有幫助,還可以有效的提高寫作水平。其次,閱讀也是查漏補缺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文章中自己不了解的知識,進行資料的查閱,以此來加深對此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此外,學生需要引導學生養成每天閱讀的好習慣,閱讀需要長期堅持,如果學生能夠堅持閱讀知識的積累,那么其文學素養勢必會得到提高,有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
2.2豐富閱讀素材,滿足閱讀需求
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寬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需要根據同學們的實際閱讀水平來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閱讀資源,滿足不同學生的閱讀需求。首先,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興趣來綜合選擇讀物,并且所學讀物的難度要有一定的階梯性,這樣可以滿足不同閱讀水平學生的需求,使他們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讀物,避免影響其閱讀進度。其次,為了更好的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資源來收集一些閱讀資源與同學們進行共享,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也可以與教師進行有效的交流,更有助于老師了解學生的動態,從而對下一步閱讀計劃做出調整,根據學生的發展來做出閱讀規劃。
2.3創新閱讀方法,增強閱讀體驗
在新課改教學要求下,教師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以此來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使其主動加入課堂進行閱讀。為了增強學生們富有創造力的閱讀思維就需要語文教師能夠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模式,并不斷的在創新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進行閱讀以增強自身的閱讀能力。首先,教師需要提高同學們的主體地位,將閱讀課堂時間更多的交給學生,讓他們對閱讀內容進行思考與總結,并且及時對他們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其次,由于小學生思維有限,對于部分閱讀任務可能無法完成,此時可以借助小組合作的模式來開展閱讀學習,這樣學生可以在不斷的討論中發散自己的閱讀思維,保證學習效果。
2.4開展閱讀活動,提升閱讀素養
閱讀是為了學生可以通過掌握文章中的知識并進行靈活運用,因此相關教師需要有目的的組織閱讀實踐活動,以此來提高他們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提升他們的閱讀素養。首先,相關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閱讀情況來設計實踐活動,比如在完成經典讀物的閱讀后,相關教師可以讓同學們進行讀后感的記錄,在閱讀與寫景相關的文章后,可以讓同學們進行有效的仿寫,創新化的實踐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更有效的運用閱讀知識。其次,在實踐活動當中需要進行不斷的整改和總結,將實踐活動的教育意義充分的體現出來,在給學生們講解一些閱讀內容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用其他形式將文本的內容表達出來,比如說讓同學們通過對話或者是朗讀的形式來展現閱讀的內容。
結束語
總之,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說,相關教師要不斷進行教學創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且通過開展多樣的閱讀活動來增強他們的閱讀體驗,以此來提高閱讀效果。相關教師還需要開展閱讀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靈活運動,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陳明貴.探究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加強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8(007):139-140
。[2]顏淑芳.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世紀之星.交流版,2018(005):123-124.D6C69CFA-1217-4757-9AA2-8CE447417D0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