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李響
基金項目:2020年遼寧科技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新文科背景下“跨界融合”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XJGBZ202007)。
作者簡介:劉麗(1980—),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鋼鐵企業綠色財務管理。
摘要:財務管理專業是國內高校普遍開設的專業,隨著時代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才市場對高校財務管理專業人才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問題迫在眉睫。該文分析了新文科背景下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將跨界融合理念引入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對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索并提出教學改革建議。
關鍵詞:新文科 ??跨界融合 ?財務管理專業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1)12(c)-0000-00
Abstract: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a major widely opened in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of the times, the talent market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quality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reform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mode is immin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special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cross-border integration into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specialty, explores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specialty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New liberal arts; Cross-border integra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人才市場對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強調對學生跨學科專業背景和合作能力的培養。該文將新文科背景下的跨界融合理念引入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突出人才培養特色,創新財務管理專業教育教學體系,以持續提升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
1 新文科背景下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我國高等教育要實現內涵式發展,培養時代所需的高素質創新人才,不僅需要建設“新工科”,也需要建設“新文科”。新文科建設更強調文科專業基礎的融通性,促成學科間、技術間的交叉、融合、滲透和跨越。跨界融合人才培養已成為教育的主旋律,旨在培養具有跨學科專業背景和合作能力的新時代的大學生。地方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模式需要適應經濟轉型的宏觀環境和“人才轉型”的國家會計人才培養戰略,探索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突出人才培養特色,創新財務管理專業教育教學體系,持續提升財務管理人才培養質量[1-3]。
2 新文科背景下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指導思想
2.1 基于新文科的跨學科界理念,重新定位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目標定位是人才培養的關鍵,它決定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指向。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需要全面學習和深入研究財務管理專業建設的內涵、學科基礎和人才培養方向,并充分考慮與其他的工商管理學科各專業的協同發展,以國家和區域人才發展戰略為導向,體現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特色為核心,以OBE教育理念為基礎,準確分析教育需求,重新思考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并相應確定學生應當達到的知識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質要求,力求建立多樣化、高質量的本科人才培養模式。
2.2基于新文科的跨界思維理念,加強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
加強新文科教育背景下的人才政治素質教育,是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正確軌道上繼續推向前進的必然要求。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的財務管理人才思想道德培育,與“課程思政”的育人價值導向具有內在一致性。引入跨界融合理念,探索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新路徑,重視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加強師資建設,在財務管理專業課程設置與教學組織方面進行創新,培養契合新文科教育要求的高素質人才。
2.3基于新文科的跨學科界理念,調整修訂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
2.3.1基于新文科的能力本位理念構建滿足專業勝任能力需求的核心課程體系
財務管理專業核心課程體系的設置以新文科的能力本位理念為指導,以需求為導向,利用具體畢業成果要求及其細化的能力指標反向設計核心課程體系,使核心課程體系與畢業生專業勝任能力結構之間形成清晰的對應關系。新文科背景下的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應將“全人”培養理念滲透到課程設置環節,從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人文教育這3個向度,打造適應財務管理專業教育變革的課程體系。
2.3.2基于新文科的跨專業界理念,構建培養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立體化選修課程組群
在當前人才發展戰略背景下,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迫切需要高素質、復合型、創新型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尤其是財務管理人才的轉型培養更是目前支持未來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人才基礎。基于新文科的跨專業界理念,在人才培養成果導向的前提下,結合教育需求,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興趣愛好,構建培養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立體化選修課程組群,向學生提供能夠在某一知識領域進行深入學習的機會。
2.3.3基于新文科的產教融合、雙創融合理念,構建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實踐課程體系
財務管理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不僅需要扎實的專業知識,還需要豐富的實踐經歷。基于新文科的產教融合、科教融合、雙創融合理念,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立足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以成果導向為基礎,反向設計實踐教學體系,建立以課程內實踐,獨立開設實踐課,企業家進課堂,專業認知實習,畢業實習實踐,人文素質訓練等多維度的實踐教學體系。同時,應加強創新創業課程及實踐體系的內涵建設,構建雙創融合的實踐教學體系,以創新思維為指導,加大創新型人才培養力度。
3.新文科背景下“跨界融合”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具體措施
3.1基于新文科的跨學科界理念,對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進行調整
通過對用人單位進行走訪、調研,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企業需求對接,在修訂專業培養目標的過程中充分考慮用人單位的意見,將新文科的跨學科理念引入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修訂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預期將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修訂為:該專業培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公共意識和創新精神,適應國家經濟建設需要,具有人文精神、科學素養和誠信品質,具有經濟、管理、法律和財務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應用能力,具有國際視野、本土情懷、創新意識、團隊精神和溝通技能,在籌資、投資、財務分析及決策等財務領域具有數據化模擬與分析能力,能夠在企事業單位、行政部門等機構從事財務管理等相關經濟管理工作的,理論基礎扎實、執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修改后的培養目標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應該獲得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將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對接。
3.2基于新文科的跨思維界理念,加強專業和課程思政教育
將思政教育與專業人才培養相結合。修訂培養方案始終強調人才培養目標的政治性,注重將社會責任、創新精神、公民意識融入人才培養要求。將專業人才的思想素質要求,政治素養培養放在重要位置。構建思政教育從公共基礎課,到專業基礎課、專業實踐課程的全貫通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積極探索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和學業評價體系中,實現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的無縫對接。鼓勵財務管理專業教師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開展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思政教育改革,從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手段的改革、教學形式的轉變、學生學業評價體系的調整等方面實施了全流程的提升,實現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的有機結合[4-5]。
3.3基于新文科的跨學科界理念,調整修訂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
3.3.1 基于新文科的能力本位理念構建滿足專業勝任能力需求的核心課程體系
首先,在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計劃中設置核心課程,主要包括初級會計學、稅法、財務管理基礎、中級財務會計、中級財務管理、財務分析、中級財務管理、財務分析、財務軟件應用、財務軟件應用課程訓練、成本管理、公司治理、投資學等課程,滿足財務管理專業大學本科畢業生常規就業。其次,設置成本管理模塊選修課,主要包括成本分析、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綜合課程訓練、作業成本管理、供應鏈管理等課程,面向大中型企業,面向冶金企業,滿足學生成本管理專業化領域就業要求。再次,設置稅務管理模塊選修課,主要包括稅務籌劃、稅務管理綜合課程訓練、涉稅服務實務、涉稅服務法律等課程,面向中小企業,面向地方,滿足學生稅務管理專業化領域就業要求。
3.3.2基于新文科的跨專業界理念,構建培養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立體化選修課程組群
將OBE理念引入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增加選修課在課程體系中的比重。根據專業必修課程體系設置選修課,設置了數字化智能財務、稅務管理模塊、成本管理模塊、國際化模塊、注冊會計師模塊、服務地方模塊、學科通選模塊、雙創模塊這8個模塊。通過數字化智能財務模塊,可以培養學生適應信息化技術發展的數字化智能財務能力,通過稅務管理模塊和成本管理模塊的選修課的設置,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在稅務管理和成本管理方面的能力,滿足社會需求;通過國際化模塊的設置,可以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通過設置注冊會計師模塊,可以強化學生執業資格和能力的培養;通過服務地方模塊的設置,可以培養學生的本土情懷;通過雙創模塊的設置,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
3.3.3基于新文科的產教融合、雙創融合理念,構建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實踐課程體系
將新文科的產教融合、雙創融合理念引入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對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計劃進行修訂,適當增加實踐環節比例。修改后的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課程體系主要包括基本素質訓練模塊、專業技能訓練模塊、綜合技能訓練模塊、企業實踐模塊。其中,基本素質訓練模塊設置入學教育、課內外活動和社會實踐、課外創新與創業活動等課程;專業技能訓練模塊設置初級會計學課程訓練、成本管理綜合課程訓練、稅務管理綜合課程訓練、財務分析課程訓練、財務軟件應用課程訓練、財務模型分析與設計等課程;綜合技能模塊設置崗位業務模擬、計量經濟學課內實驗、創新創業專題、畢業論文等課程;企業實踐模塊設置認知實習和專業實習。通過上述集中性實踐環節的設置,可以增加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的機會,可以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對接社會對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的需求[6]。
4結語
新文科建設更強調文科專業基礎的融通性,促成學科間、技術間的交叉、融合、滲透和跨越。跨界融合人才培養已成為教育的主旋律。在高等教育發展新形勢下,以新文科背景下“跨界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為切入,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的,對接社會經濟發展需求,轉變教育理念,對財務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探索,科學合理設定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和課程教學內容體系,改變傳統人才培養方式,實現財務管理專業的整體定位及培養目標的優化,打造財務管理專業的專業特色及優勢,推動筆者學校本科財務管理專業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適應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以及財務管理人才轉型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馬永軍.基于新文科理念的會計學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與探索[J].科教導刊,2020(16) :60-61.
[2] 段禹,高怡楠.教育學本科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與模式創新——基于新文科建設的視角[J].教師教育學報,2020,7(5):112-118.
[3] 黃炳超.高等教育現代化視域下新文科建設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18):3-6.
[4] 李海洲,唐衍軍.新時代背景下新文科電商人才跨界培養研究[J].教育評論,2019(12):86-90.
[5] 段禹,崔延強.新文科建設的理論內涵與實踐路向[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52(2):149-156.
[6] 康藝馨.新文科建設背景下高校文科專業實踐教學質量提升路徑研究——以地方高校經濟學專業為例[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6(1):89-93.
3352500338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