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摘要:數字教學資源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目前,資源的管理與合理應用,使其在教師和學生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首要任務。結合目前高職院校教學情況,優化資源應用模式,重塑教學理念,科學設計教學過程,將資源合理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為社會培養時代需要的創新型應用人才。
關鍵詞:數字教學資源? 高職院校? 資源應用模式? 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Abstract: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Now, the management and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resources to make them play their due role i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the primary task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e should optimize the resource application mode, reshape the teaching concept, scientifically desig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rationally apply resources to classroom teaching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and cultivate innovative applied talents for society.
Key Words: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Resource application mode; Education teaching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信息化手段在教學中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校外引進、校內自行開發、平臺開放資源等隨之而來,各種教學資源也如雨后春筍般在教育教學中涌現。而這些資源的應用,對學校、教師、學生也產生了極大考驗。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對接和資源的合理利用,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促進教學模式向著開放式和探究式方向轉變,對教學資源應用模式進行優化是非常必要的。
1對接應用模式——引入云計算技術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向現代的教學模式過渡中,僅有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是不行的。在長期資源積累中,教學資源存在分布不均、質量良莠不齊、更新速度慢、共享程度低等問題。將云計算技術應用到教學資源的管理和應用中,可以有效地整合教學資源、提高教學工作效率,實現資源利用和管理模式轉變。
云計算的核心技術包括:虛擬技術、分布式存儲技術以及并行處理技術[1]。其中虛擬技術是云計算中最重要的技術,它可以快速整合服務器資源、網絡資源以及存儲資源,并充分利用它們。對三者的虛擬化,可以實現對資源的管理、調度,對網絡設備的維護、配置,以及提高海量數據存儲與處理能力[2],從而使用戶以最低成本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
在應用中,基于云計算的高職院校的教學平臺要使用同一接口,保證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對外通過服務商實現資源共享降低成本;對內采用私有云防止信息泄露保證數據安全[3]。在應用模式優化中,要合理構建校內基礎設施、網絡環境、管理和應用層。
2翻轉應用模式——精品在線課程建設
充分利用“愛課程”網、“智慧職教”及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等載體,以校內精品在線課程建設為契機,將現有數字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再加工。
前期調研及教學資源的整理匯總,發現:(1)教師在教學中使用其他高校的精品課程并不多,有些甚至根本不使用。很多學生也不清楚都有哪些精品課,也不知在網上可以學習或選修某門課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在線課程中的視頻案例或在線布置課前預習任務、布置課后作業也不多。(2)課程資源涵蓋視頻、動畫、文本、PPT、案例等,拓展資源主要是習題、討論、作業等。課程資源看似齊全,但并沒有很好地結合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需求。(3)課程建設團隊不是計算機專業,信息化應用能力欠缺,資源制作質量不高,有些僅僅將課堂講授改為“錄課”方式,手段單一、視頻內容枯燥,學生很難提起學習興趣。
因此,為了更好地開展資源應用,以高職院校精品在線課程建設為契機,鼓勵教師參與其中,對現有資源進行完善、修改、重建,這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經歷整個資源的完善過程,在教學應用中,也會游刃有余。
(1)提高自身信息化水平,不能只局限于找企業、校外采購等方式,要積極學習資源制作軟件、結合本校本專業學生特點,完善教學資源。課程團隊在開發精品在線課程時,要對與課程內容密切相關的優質資源進行收集、整理、加工和數字化,尤其要吸收一些國內的優質資源。
(2)提高高職院校精品在線課程的利用率,基于校內網絡平臺,引入并發布相關資源,提高學生線上學習的效果和質量,并為學習者提供學習支持服務。
(3)改變固有思想,要接納新生事物,隨著時代變遷,社會進步,傳統教學已不再適用現行階段的教學環境[5],好的資源也要有好的教師來使用才行。
3交替應用模式——信息化教學設計
采用資源引入與開發相結合的方式,更好地將教學資源引入到信息化教學中。教學資源作為教學內容的主要載體,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也是課程建設的重要環節。信息化條件下的教學資源建設,應在依據教學大綱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計算機和網絡等先進的教學輔助手段,運用教學設計整合的教學內容,為廣大用戶提供高質量、高水平、內容豐富的教學基本素材與優秀的教學示范課程,促進優秀教學資源的共享和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在整個教學設計中,可以結合網絡平臺優勢進行資源引用,也可以將自行開發的課程資源引入課堂教學中。資源可以交替使用,但要遵循用得準、用得對。不能只追求數量而不要求質量。多媒體教學資源的網狀結構如圖1所示。
具體教學設計與實施,以一門課為例。
3.1教學方案設計
在整個設計中,要結合課程標準、人才培養方案,在教學內容和學情分析基礎上,確立了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思政目標。結合 “課前、課中、課后”三位一體的線上教學設計理念,可選擇“網絡教學平臺+學習通+課程群”的教學方案。
并針對線上線下混合教學[5],確定考核方案:考核項目由平時考核、過程考核和期末考核三部分構成。
平時考核成績30%:在線簽到10%+線上學習時長15%+課堂活躍度5%。
過程考核成績40%:線上提交過程作業15%+團隊協作5%+線上測試20%。
期末考核成績30%:期末上機操作考試30%。
考核總成績100分=平時考核成績30%+過程考核成績40%+期末考核成績30%。
3.2教學資源準備
要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資源涵蓋視頻、動畫、文檔、試題、案例等。既有對知識點的梳理、講解,又有對實踐操作部分的演示操作,能夠做到對本門課程的全方位、全覆蓋。課程欄目設有課程導學、知識梳理、學習視頻、作業、自學自測、討論、拓展學習等。
3.3教學實施
3.3.1課前準備
發布課程公告(在課程群同步發布),通知學生開課時間、課程要求、考核標準及學習內容。正式上課前,做好“隨堂教學”的考勤(電腦端設置,手機端開啟),并發布本節課的“在線測試”“課程作業”等任務。
3.3.2課中實施
課上,為學生梳理學習脈絡,指導學生如何利用資源來學習,資源可在平臺下載,也會同步傳到課程群中。學生可以利用視頻資源,學習本次課的知識點,如有相關操作演示視頻也可反復觀看,輔助學習。課堂上,主要解決上一節課學生在測試、作業中的集中問題,查缺補漏,以及本節課中相對較難、不容易理解的內容。通過平臺互動形式(選人、討論、投票),把學生拉進課堂, 隨時關注學生上課情況,對回答問題、討論積極的同學給予加分鼓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知識講解完畢,會開啟每節課的在線測試和作業任務。測試題量不多,內容都是本節的重點和需要掌握的,一般在5min內即可完成。通過對測試結果的數據分析,可以了解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掌握情況。
同時,教師會在討論區、QQ群進行討論答疑。每節課教師都會發布拓展性討論話題,學生可以自由組成小組,針對問題進行研討,由組長進行匯總回復,也可以由學生自己發表獨到見解。答疑,一般是小組研討后,仍需解決的問題。因出現的問題各不相同,就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回答。答疑往往每次都會延伸到課后。
3.3.3課后助力
課后,為學生開啟拓展學習相關鏈接并繼續進行課后答疑。完成學生線上的測試和作業的批改任務,并進行數據匯總。
4自行開發應用模式
制定資源建設方案,培養專業教師開發資源的能力,鼓勵教師自行開發建設優質教育資源,實現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應用[4]。具體實施如下。
(1)文件制定:制定相關資源建設文件,構建完善的保障措施和機制,激勵教師自行開發資源并應用。
(2)師資培訓:課程資源建設的主體是教師,一個好的資源,是要適合學生、適合課堂教學的應用。資源的種類很多,教師開發設計的能力也參差不齊,為了更好地助力教師完成資源建設,教師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3)平臺應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5]:立足于校本資源的開發與應用,開發的資源結合校內網絡教學平臺實現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6],拓展了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每門課程每年有10%的更新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邊使用,邊修改,邊完善,開發與應用并行,互為作用。
5 結語
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的高速發展為教學資源的開發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整合、利用數字教學資源輔助教學已成為現代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趨勢,它是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構建新的教學模式的基本前提。加強數字化教學資源管理與應用的最終目的是優化教學,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數字教學資源的應用只有用在“關鍵點”上才能發揮其關鍵的作用。相信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國家、社會的大力支持下,會有更多的問題得到解決,它會為教育教學工作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遲松特.云計算環境下的分布存儲關鍵技術[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21,24(16):167-168.
[2] 龔強.云計算的體系架構與關鍵技術淺析[J].通信學報,2018(9):163-164.
[3] 曹麗,姜毅,楊曉剛.面向高校的私有教育云平臺構建與應用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35(1):161-166.
[4] 郭羽,劉琪,元海軍,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中醫院校“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微生物學通報,2021,48(2):659-666
[5] 田玉琬,文成,王貴. “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淺析與探討[J].輕工科技,2020,36(12):180-181.
[6] 陸麗芳,鄭蓉.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實證研究[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21,19(3):37-40.
3638500338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