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先古麗?尼亞孜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工作不斷發生變化,在此期間,受到建構主義理論的指導,學生的學習也發生的本質上的變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引發自己的學習興趣,強化自己的學習動機,從而實現從“知識型教育”到“綜合型教育”的轉變。從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幾點針對性的建議,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同仁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自主學習;教學策略
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合理的手段,將學生引導至課堂主體地位上,進而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不斷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引導學生獨立自主的發現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掌握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秉承新課程改革教學理念的,也是符合學生思維特點以及發展規律的。在高中階段,數學學科一直都是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對學生的創造力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高中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1.教學方式落后
在以往的數學課堂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習慣于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開展機械重復的知識灌輸。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思維不能得到開發,學生的學習思路也會含糊不清,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不足,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喪失學習的動力,無益于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
2.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
在高中的一眾學科當中,數學是最為復雜,最為困難的一門課程,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缺少學習興趣的驅動,不能及時的跟上教師的思路,學習的壓力非常大,對數學課程產生抵觸情緒,甚至產生放棄數學知識的想法和行為。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沒有采用更加生動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所以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刻板印象,學生學習起來缺少足夠的動力,不僅不能有效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反而在現有的基礎上降低。
3.缺少系統學習計劃
在教師教學方式落后,學習興趣不足的狀態下,學生的學習方法無法得到改善,教師也沒有輔助學生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進步計劃和學習目標,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同時,也有部分學生沒有足夠的適應能力,對高中數學知識和數學學習環境感到陌生,不能及時跟上教師的步伐。
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具體策略
1.培養自主學習意識
在素質教育推進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尊重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地位,更要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教會學生自主以及自律,主動的轉變被動的學習態度,從被動的狀態中走出來,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認識自己的學習需求,從而讓學生在獲得進步后享受成就感,感知數學課程當中蘊藏的獨特樂趣。
2.引導學生掌握自主探究方式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掌握一套屬于自己的自主探究方式。首先,教師需要樹立學生的質疑意識,讓學生在課堂上敢于向教師提出自己的問題,質疑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盡力設計完善的教學環節,讓學生通過質疑的方式學習教材中的數學知識,并通過分析因果、聯想拓展等方式,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進一步提升。不僅如此,在教學的過程,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
3.引導學生自主評價
學生的自主評價,是指要求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結果進行考評,讓學生結合實際情況,對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初步梳理,對已經學過的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從而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提升自主學習的有效性。另外,教學評價也是學生對自己一階段內學習狀態的回顧,有助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不斷改進和完善,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在這樣的評價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便會獲得進一步提升,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為今后學習更加深入的數學知識打下良好基礎。
總而言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夠鍛煉學生的獨立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其自主學習能力給予足夠的重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以及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淑貞.談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20(3).
2991501705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