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琪
摘 要:隨著新一輪教育改革工作的落實和逐步推進,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填鴨式教學手段的弊端逐漸暴露,已經無法通過小修小補的方式去掩蓋傳統教學模式的劣勢,需要教師對現行的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進行全面的改革和創新。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當中,明確的提出了,教師需要不斷轉變自身落后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積極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去開展更加有效的教學活動,并在此期間著手調整課堂教學的結構和策略,從而產生優化學生學習方式和學習狀態的效果,進而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直觀情境
創設直觀的教學情境,能夠有效改變知識的呈現方式,讓數學知識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習慣和思維特點,從而更加便于學生進行理解和學習。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做到與時俱進,嘗試使用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從而能夠在課堂上有效的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輔助自身開展教學活動,更加出色的完成教學目標。同時,在使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將圖片、視頻、音樂等不同的教育資源進行融合,全方位的刺激學生感官,以此改善學生學習體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執教《長方體的認識》的相關內容時。由于本課的內容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學生擁有較強的想象力。通過傳統的說教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很難理解其中的奧妙。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使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通過動態化的呈現,讓學生直觀的看到知識的生成過程。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圖片,讓學生通過圖片去了解長方體的構造,在展示的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能夠高度集中,趁學生擁有較強的學習熱情,教師馬上帶領學生深入的探究教材內容,并結合多媒體課件,輔助學生進行學習。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深刻的融入了直觀教學情境,有效的提升了學生對知識的認知程度。
二、立足教材內容,創設問題情境
問題情境往往能夠包含非常多的基礎理論知識,能夠通過問題的提出有效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不斷鞏固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掌握,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更加深層的探究。所以,身為小學數學任課教師,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改正自身的教學觀念,并擺正自身的教學態度,全面深入的探究數學教材,并仔細研讀教學大綱,從而提煉出教學重難點,并根據重難點內容設計相應的問題。此后,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去細化問題的設計,并在適當的時間拋出恰當的問題,從而讓問題情境的價值和效果最大化,促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轉變為主動探究的學習狀態。
例如,教師在執教《小數乘法》的相關內容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學習本課的基礎內容,幫助學生了解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認識小數乘法和整數乘法之間的區別和關系。接下來,教師從教材內容當中挖掘出一些問題,并向學生提出,通過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學習思維。在問題提出后,教師要為學生留出充足的獨立思考和獨立探究的時間,以此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在一段時間后,學生得到了答案,再由教師進行評價和糾正,從而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便于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
三、聯系現實生活,創設生活情境
數學知識來源于現實生活,在現實生活中進行應用。從本質上看,數學本身就是人類為了量化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并按照一定邏輯進行記錄的學科。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讓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建立起充分的聯系,從而讓學生從現實生活的角度去了解數學知識,學習數學知識,最終將數學知識內化為自身的技能,在面對一些實際問題時,能夠做到靈活應用課堂所學予以解決。為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現實生活中經常出現的事件為背景,以此構建生活情境,并引導學生深入其中,完成學習任務。
例如,教師在執教《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一些超市購物之后獲得的小票,然后使用語言進行引導,幫助學生知道什么是小數,什么是整數,二者之間有怎樣的區別和聯系。此后,教師還能夠讓學生說一說,生活當中出了購物小票上會出現小數之外,還有哪些地方會使用小數。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緒就會被拉回到現實生活當中,從而站在現實生活的角度去理解數學知識,并逐漸養成站在生活的角度上看待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在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在靈活使用先進教學手段的同時,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觀念,才能夠探索出一套與以往不同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代媛.情境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7(10):42.
[2]范維明.情景教學推動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解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10):66.
110550052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