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杰
摘 要:當前,新課程改革在不斷地推進和深入,在這個過程中,高中階段數學知識的教學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數學知識的銜接問題,這為學生數學的學習造成了許多的障礙,影響到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也不利于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本文主要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圍繞人教版高中數學知識銜接問題的教學策略分析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高中;高中數學;知識銜接;教學策略
引言:
高中數學的學習相對于初中階段而言提升了一定的難度,許多學生會感覺到數學學習方面的困難,尋找不到有效地數學學習方法,難以適應和轉變數學的思維,這就會造成學生學習效率的降低和學習成績的落后。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當要基于學生學習狀況,幫助學生實現高中數學知識學習的有效銜接,克服相關的問題與阻礙,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與發展。
一、高中數學知識銜接的概述
在中學階段,數學是學生的重要學習內容,基本的數學素養是每一個公民所應該具備的,中學階段的數學屬于基礎教育課程,能夠為高中生未來的發展提供較為基礎的數學知識和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要注重前后知識的銜接性,把握好前后學習知識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做好學習過程中的過渡,防止學生由于前后數學知識學習存在一定的差異而造成數學學習的障礙。此外,教師應當要巧妙地運用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實現對新舊知識的融會貫通,加強鞏固應用以及深入的思考,最終形成系統的數學知識體系。
二、人教版高中數學知識銜接問題出現的原因
(一)缺少初高中數學知識銜接的“階梯”
通常來說,在中學時期,學生在初中階段所學習的數學知識難度是要低于高中階段的,對于學生而言,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學習起來更加容易。學生在初中階段所接觸的數學知識和問題都是較為直觀的,很容易被理解和接受,而初中階段的數學考試也一般設置的都是一些常規性的題型,從整體上來說變化不大。進入高中階段以后,學生所接觸的數學知識更為抽象,而高中階段的數學考試也更加側重于考察學生的數學問題解決的綜合能力,設置的考試題型也是靈活多變的。基于此種情況下,初中和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之間是存在一定的梯度的,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教師沒有能夠幫助學生搭建初高中數學知識銜接的“階梯”,幫助學生慢慢地進入到高中數學學習的狀態,讓他們把握高中數學學習的規律,那么就有可能會出現知識銜接的問題,影響到學生在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
(二)學生沒有掌握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
在高中數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是至關重要的,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基于自身發展的需求和學習特點,找到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這樣能夠大大提升高中生數學學習的效率。然而,根據實際的情況來看,大多數高中生都沒有能夠形成一套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教師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通常都是按照教材的編排來開展教學,忽視了讓學生掌握有效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初中階段的數學題型較為基礎,通常采用題海戰術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成績,但是到了高中階段,考核的題型變得靈活多變,單純依靠題海戰術、死記硬背等方法是行不通的。在高中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一般會通過日常的教學教授給學生一些基本的解題方法和數學學習思路,但是學校沒有專門開設促進學生數學知識銜接和數學方法教授的課程。
(三)忽視了情感態度價值觀對數學學習的作用
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對于高中生數學學習是極為關鍵的,根據現實的狀況來看,對于數學學習感興趣的學生是比較少的,許多學生會由于高中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復雜性而產生畏難的情緒,他們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許多學生會由于遇到的數學問題較難而選擇放棄。基于三維目標的要求,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但是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面臨較大的考試和教學任務壓力,教師往往忽視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與發展。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情感不僅指的是學習數學的興趣,而更多的是科學探究的精神、樂觀的人生和生活態度,這對于學生未來的生活和學習也是發揮著重要作用的。一旦忽視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就有可能產生數學知識銜接方面的問題,沒有辦法充分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內在動力,這就會對高中階段數學知識的學習產生不良的影響。
三、人教版高中數學知識銜接問題的教學策略分析
(一)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
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學習,應當要從整體的角度來進行把握,在知識銜接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要引導學生采用發現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同時為學生搭建起學科結構與認知結構之間的橋梁。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要注重增強數學知識的連續性,幫助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拔高,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幫助學生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例如,在學習《方程的根與函數的零點》這一課的內容時,學生可能會對于方程的根與函數的零點的關系難以理解,在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在初中階段所學過的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關系,從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出發,這就能夠幫助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二)為學生構建生動的教學情境
在高中數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如果能夠為學生構建生動的教學情境,能夠有助于幫助學生提升對數學知識的感悟和理解,促進高中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更具抽象性,學生可能會出現難以理解的情況,教師可以借助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建直觀、生動的教學情境,這就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例如,在學習“空間幾何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呈現空間幾何體的動態模型,同時幫助學生回顧初中所學的平面圖形的知識,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這就能夠幫助學生實現從平面幾何知識到空間幾何知識的銜接。
(三)引導轉變數學學習思維方式
我們學習數學的初衷,不是為了參加各種各樣的考試,而是為了形成一種數學的思維,把握數學這一門科學的真諦,并將其運用到日常的生活當中,為將來的學習和生活服務,數學的學習從來都不是形式化的。在初中階段,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形象思維占據著主導的地位,而到了高中階段,教師應當要引導學生轉變數學學習的思維方式,實現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轉變。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要注重對學生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滲透,這樣能夠提高學生數學思考的層次,幫助學生去探索數學學習的規律和本質。
(四)注重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內在動力
開展數學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技能,還應當提升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充分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另一方面,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也能夠為學生提供強大的內在學習動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要局限于教授課本上的知識內容,還應當為學生拓展數學學習的視野,可以將數學發展的歷史結合教學的內容分享給學生,讓學生感受數學文化,感受到數學的魅力,這樣能夠更好地促進高中數學知識的銜接,幫助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的本質。
結語:
數學知識銜接的問題是在日常教學中所遇到的常見的問題,也是極為重要的問題,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在高中數學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數學知識銜接問題的關注,幫助學生實現從初中階段數學學習到高中數學學習的過渡。
參考文獻:
[1]鄭敏惠.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對高中數學學習的重要性[J].教育觀察,2019,8(17):123-124.
[2]史淑莉.數學素養視閾下初高中數學銜接問題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17,26(04):30-33.
[3]楊曉航.淺談新課程下初高中數學銜接問題[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24(03):79-83.
[4]陳建花,沈有建.初高中學生數學學習銜接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數學通報,2013,52(03):15-17.
25795005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