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明
摘 要:數學始終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基礎,在整個素質化教育中所發揮的作用都是無可替代的。正因為如此,本文也將以小學階段的數學課堂設計為切入點,從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出發,分析教材的主要內容和學生的基本學習,并列舉出教學的技巧,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幫助和參考,僅作拋磚引玉之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退位減法;兩位數運用;方法分析
引言:
在素質化教育和新型課程改革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當下國家在宏觀上對學校課堂的要求相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顯的調整和轉變,不在于簡單的理論知識背誦為本位,而是更加強調技能的延伸和拓展,這種變化也給教師的創新提供了更加鮮明的思路。減法作為鍛煉學生運算能力的重要基礎,在這種情況下也應當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視和關注,特別是就兩位數的學習來講,要尤為強調技巧的精煉指導,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分析題意,理清題目之間的區別。
一、分析教材主要內容
縱觀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這一章節的內容位于兩位數的加法,兩位數減一位數的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法的筆算之后。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兩位數之間退位減法的筆算技巧,理解如果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一作10再減的運算法則,并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加深學生對整數運算的印象和理解。這一章節的內容,能夠為后續的多位數退位減法奠定充實的基礎,讓學生獲得方法上的指導和參考,具有十分明顯的承上啟下的特點。本章節的重點在于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而難點也在于對方法的靈活運用。
二、學情總結
在學習退位減法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加法,兩位數減一位數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法的基本技巧,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但從實踐情況來看,部分學生并不能準確分析口算和筆算之間的聯系,也分不清兩者之間的差別,他們無法用語言去論述退位減的過程,所以在選擇算法的時候,也經常會手足無措,一旦題目變換形式,學生的思路就必然會受到明顯的影響。由此,教師需要進一步明確本章節的課堂目標,讓學生掌握豎式的寫法和計算方法,并靈活運用豎式去計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的等式。同時,教師也應當培養學生舉一反三和知識遷移的能力,讓學生用專業的術語來論述自己的計算過程,提高語言組織能力和文字運用能力。再加上,由于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所以學生也可以運用不同的思路去解答題目,在這里,教師就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彈性意識,要讓學生懂得靈活選擇計算方法。
三、分析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實踐技巧
(一)挖掘教材主題圖
在學習新知識之前,教師需要先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理論,對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口算,或者是兩位數和兩位數的相加進行鞏固,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中,提高學生運算的熟練度,活躍學生的思維。然后再通過話題導入的形式,讓學生意識到本節課的重點和主題:今天我要給大家講解奧運金牌榜的故事,一個俄羅斯人,一個美國人和一個中國人,正在瀏覽08年奧運會的金牌榜,美國人對俄羅斯說:我們美國比你們俄羅斯都獲得了13枚金牌。而此時中國人又說,那你們國家和我們國家的獎牌數比較又是什么樣的結果?由此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然后再繼續提問,那么你們想不想知道中國比美國多贏了多少枚金牌?這樣不僅實現了新舊知識的有效串聯,同時也可以自然而然的引入兩位數,減法這一話題激發出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好感。
(二)關注核心問題
教師要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尋求改革和創新,不能只是讓學生單純的背誦計算法則,這樣只會讓學生更加模糊計算過程,他們也不會理解計算的原理和做法。當學生計算51-36這一等式的時候,先讓他們進行思考:如果個位上的1-6不夠減,那么應該怎么辦?這樣可以讓學生產生一個認知沖突,學生會尋找不同的思路來求得答案。此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結合小火柴棒的操作,展現出退位減這一操作,讓學生把擺放火柴棒的過程,應用在豎式計算當中,而后再繼續提問:你們為什么要選擇退位?你們退位的方法是怎么樣的?這兩大核心問題就直接反映了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最能夠激發出學生的好奇心,也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退位減法的基本過程。除此之外,教師也應當注重給予學生必要的引導和點撥,要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摸索出解答的方法。例如,在計算50-24的時候,由于學生已經在之前的訓練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那么教師只需要直接問:0-2是不夠減的,那么你又打算怎樣退位?接著讓學生自己獨立計算即可,并在學生得出結果之后,讓他們分享自己計算的過程,交流心得和體會[1]。
(三)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他們思維集中的時間是相對有限的,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擾和影響,如果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無法專心,那么他們的能力發展也會受到明顯的阻礙。再加上,很多教師雖然在課堂上塑造了足夠熱烈的學習氛圍,但當學生單獨練習的時候,它們的運算速度卻不盡人意,這就大大降低了課堂的有效性。由此教師需要為學生保留充分的時間,利用教材上列舉出的習題,讓學生能夠靜下心來分析所學內容,而不是一味的讓課堂變得更加熱鬧,那樣反而會讓學生產生極大的審美疲勞[2]。但不可否認的是,教師也應當根據學生的做題情況做出針對性的設計。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是承前啟后的重要章節,在培養學生數形結合意識以及實踐能力中所發揮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教師需要從多個角度出發來訓練學生的計算能力。本文通過主題圖的分析,核心問題的突破,自主探索注意力的訓練這幾個角度,論述了退位減法教學的改革措施,充分結合了數學課堂的發展現狀,尊重了學生的話語權和主動權,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與實踐上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 邱安妮. 以理說法 以理服法——以”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教學為例[J]. 亞太教育, 2019(11).
[2] 俞宏毓, 朱向陽, 顧泠沅. 管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教學案例分析[J]. 數學教育學報, 2019, 28(01):47-52.
3598500338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