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艷麗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已經徹底地取代了傳統的應試教育。那么如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則成為當代教師的主要任務,同時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也已經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研究課題。近些年來,小學數學教材發生了較大的改動,數學知識以及案例越來越貼近具體生活,因此當前的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工作必須要逐漸生活化,真正接近我們日常生活,讓我們用自己熟知的知識去感受生活,改變生活。
關鍵詞: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生活化
近些年來我國教育教學工作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目的在于努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此時他們的具體形象思維占據主導地位。在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時候,教師必須結合實際經驗開展教學活動,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新課程改革提出之后,當前的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工作明確提出要按照學生已有的實際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進行解釋應用的過程。這就要求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轉變教學理念,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源,將數學中的知識逐漸生活化、具體化。
一、精心研讀教材,學習生活化數學知識
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當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事業越來越好,各行各業迅速取得了更好的創新和成就。教育教學工作是我國各行各業發展以及人類文明的基礎。新課程改革之后,更加先進和開放的教學理念開始融入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學是小學教育體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以及邏輯思考能力。小學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其教學要不斷適應當前社會和時代發展的需求,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使學生通過學習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進而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對于小學教育教學工作者來說,備課能力以及教學能力都是基本能力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認真研讀教材、做好備課準備,更是每一位教師教學之前的必修課程。然而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當前在小學數學教育工作中研讀教材認真備課已經逐漸淡化,不少教師甚至為了方便教學工作,憑借自己多年的經驗,在上課之前僅僅是草草看一眼課本就開始走入講臺。這樣的現象在當前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比較常見,嚴重影響了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工作的創新以及教師教學方式的改革,不利于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實踐精神培養。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不少小學教師在教學認知方式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認為自己對小學教材知識都非常了解,因此他們在上課的過程中只是給學生講清楚課本中的例題以及知識,然后讓學生通過題海戰術對例題進行反復驗算,然后在課下通過習題讓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就可以了。這樣的錯誤教學思想嚴重束縛了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工作者的思想,也不利于小學數學教育工作的推行。在這種錯誤思想的指導下,不少小學數學教師根本不會對教材進行認真的研讀,更不用說去進行課本研讀之后的數學知識生活化工作。這樣的教學思想所帶來的后果是學生在學習知識之后,往往只會解決教師講解過的原題以及相似題型,并不能夠進行拓展性的學習和訓練。針對以上情況,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在教學過程中對教材進行反復的研讀和研究,盡量將所講的知識和問題與實際的生活相互聯系,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活動。小學時期的學生對于周圍的事物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運用教學環境中的相關因素,如書本、課桌、教室、黑板,進行不同的知識講解。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運用生活中的實際因素創設相關的學習情境。比如,在給學生進行例題設置的時候,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具體生活中的環境將教材中的例題進行改編。這既符合學生的實際發展狀況,又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被動的知識灌輸轉變為積極主動的學習。由此可見,新課程改革后的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工作對教師的教材研究能力、生活感悟能力、課堂創設以及問題設置能力都具有一定的要求,廣大教師必須要結合實際生活將課本知識進行適當的調整,使課文知識以及問題不斷生活化,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接納和理解。
二、不斷找尋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來源
與其他學科不同,小學數學知識大多來源于生活。縱觀數學歷史發展過程,我們都知道“數學”一詞最早來自古希臘語。由于人類的發展以及實際生活需要使得數學學科迅速產生,從而與人們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在早期的封建社會發展時期,農業生產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人們開始逐漸運用數學知識來進行土地數量以及面積的核算。在社會和時代發展中,數學學科伴隨著農業發展以及人們的生存發展而逐漸興盛起來。后來,隨著社會和時代的不斷發展,數學學科也不再僅僅局限于應用到農業中,開始在各行各業都顯示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適用范圍越來越大,自此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開始變得更加緊密。當前我國各行各業都取得了較為快速的發展以及較多的成就,然而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能夠發現在我們現在的實際生活中處處都可以看到數學的影子。也可以說,數學就是一門產生于人們的實際生活,而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自然學科。正是由于這一特性因此數學這一學科被人們認為是所有學科中最具有實際生活價值的應用性學科。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充分應用生活化以及應用性這一特點,將數學知識與人們的實際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就能將數學知識歸屬于實踐,歸屬于生活。這不僅能夠不斷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更能夠不斷提高小學數學教育課堂的實效性,不斷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工作以及教學效果也與教師的實際表達息息相關,比如教師的語言、教學方法等等都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經常是通過教師的語言與學生進行交流,對于同樣的知識,不同風格的教師教出來的學生接受程度不一樣,教學效果也不一樣,最終結果如何主要取決于教師的語言素質以及表達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將抽象化的數學知識逐漸生動形象地被學生接受和理解。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藝術和語言素質,將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分解成實際生活中有用的東西。因此小學數學教師也要不斷轉變教育理念和教學形式,不斷了解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身心發展水平,根據學生的實際心理愛好以及心理特征等來確定具體的教育內容以及教育形式,在不影響知識傳授的前提下,對數學語言以及教材知識進行再次加工和裝飾,使其變得更加通俗易懂,更被學生接受和喜愛。
三、感悟數學知識以及生活之間的聯系
小學階段的教材知識相對來說知識點以及邏輯體系都較為簡單,但是由于小學生這一時期的年齡特質以及實際身心發展水平較低,因此在進行知識的理解以及知識的應用時較為困難。面對這種情況,想要從實際生活上來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小學數學教師必須采用一定的策略。具體來說,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創設實際生活教學情境,在具體的教學氛圍和環境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想要更好地實現教學效果,必須要在教學過程中保持學生的興奮以及高昂情緒,這樣才能夠不斷吸引學生投入知識學習中,學生的情緒和積極性是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前提。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數學知識與人們的實際生活是完全割裂的,并沒有深入發掘兩者之間的關系,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轉變教育理念,多去觀察周圍生活與數學有關的事物,這樣才能夠以身作則地為學生樹立一個榜樣。
四、幫助學生養成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與實際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思維發展以及思維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但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問題的思維習慣和解決習慣各不相同,有的學生喜歡動手實踐,看到問題時,最先想到的就是動手建構問題的模型,然后通過相關的知識應用去解決問題,而有的學生則更愿意通過觀察找到與例題相似的切入點,再去直接解決問題,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了解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及學習狀態,了解他們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給予他們不同角度的引導。小學數學教師還要幫助學生從思維定式模式中走出來,掌握不同的問題分析能力以及解決能力,然后按照不同的目的選擇最合適的解決辦法,這樣能夠為學生將來的知識學習奠定一定的基礎。
五、合理布置課后作業,及時進行跟蹤指導
在進行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僅要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還要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設置與生活相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小學數學教師還要設置與學生實際生活相互聯系,且有助于學生問題解決能力提高的練習題,使學生能夠及時將課堂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過程中去。此外,小學數學教師還要不斷跟蹤了解以及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練習,并對有進步的學生給予一定的幫助,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總之,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們必須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與實際生活相互聯系,不斷進行知識的歸納和總結,找到相應的規律,不斷促進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工作的生活化,提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任險峰.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學周刊,2019(36).
[2]楊振興.農村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33).
[3]仲麗霞.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C]//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研討會(成都會場)論文集.2019.
[4]謝麗華.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中外交流,2019(39).
[5]王楷.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中外交流,20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