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映紅
摘 要:課堂是落實教學任務的主陣地,而在推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課堂教學氛圍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所以在各學科教學中都要重視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的構建。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中氛圍對教學的良性影響,更好地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有效學習,從而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關鍵詞:樂學;氛圍;交流探索;想象;創造;展示
英國的著名哲學家約翰密爾曾經說:在壓抑的思想環境下,禁錮的課堂氛圍中是不可能產生創造性火花的。由此可見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對于有效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實際上點出了興趣在學生學習中的重要性。興趣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及維持學生較長時間的注意力。新課改強調要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一旦學生有了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教師教學來說,課堂往往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而興趣的激發與課堂氛圍的影響密切相關。所以,在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要重視興趣引導的作用,這樣也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但是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現來看,部分學生的上課積極性不高,互動很少甚至是基本上沒有互動,課堂氣氛沉悶,這樣的課堂,學生學習被動,學習效果也會很差。實際上,從深度去思考,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缺乏興趣,積極性沒有被調動起來有很大的關系。
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對于教師所承擔的角色有全新的定位,即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這實際上依然在告訴廣大教師,一定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結合學生的現實需求開展教學活動,真正使學生“動”起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率。這也意味著在課堂教學形式上,教師要結合新課改的要求進行調整,特別是要注意課堂氣氛這一外部因素對學生的影響,建立民主寬松的教學環境,學生才會想學、要學、樂學。那么,在實際教學中如何來有效地營造課堂氣氛促進學生語文學習呢?結合教學實踐,我談一談自身的認識和嘗試。
一、巧設情境,活躍課堂氣氛
為了進一步優化教學實效,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強調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要調整教學方法,從而提升教學的實效性。在此背景下,情境教學法越來越被重視,情境式教學法是新課改下教師教學采用的較為普遍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在課程標準的基礎上,給學生創設有一定情緒色彩、用形象形式呈現的具體場景,激發學生興趣或者引發學生的共鳴,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感興趣或者感覺有意思,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語文情境的設計,一定要符合小學生學習心理需求,既要重視形式又要關注內容,特別是情境設計帶來的實效性,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大膽參與到語文教學中來,這樣才能夠逐漸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更好地發揮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地位。
創設語文學習的情境,教師可以結合學習內容的特點來進行設計,給學生創設他們較為熟知的生活情境,使學生在熟悉的氛圍中給學生帶來參與的興趣。也可以給學生用實物來演示情境,或者利用圖片、音樂來給學生進行情境的渲染,給學生感官上的刺激,通過直觀的刺激來調動學生,再現學習中的情境,降低學生學習和理解的難度和學生思維的難度。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預習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在體驗學習中融入教學。
二、精心設計導入語,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
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良好的課堂氛圍營造要從一堂課的開始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導入是一節課的開始,是一堂完整的語文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魏書生老師說:“好的導語像磁鐵,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火石,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一個吸引人的導入語,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促使他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這節課的內容學習中,從而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使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到學習中來。相反,如果在一節課的開始就讓學生感覺到枯燥無味,學生的學習情緒很難被調動起來。
因此,要想營造良性的課堂教學氣氛,一定要抓好導入環節,精心設計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習內容的特點,設置多樣化的導入,導入的方法是多樣的,可以設置趣味性的導入,可以是激情式導入,可以是問題式導入,也可以是故事性的導入,不管是哪種形式的導入方式,其目的都是為了使學生更快、更好地進入課堂教學的情境中去,很好抓住學生,活躍課堂氛圍,用良性的學習氛圍影響學生,有效地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讓學生樂中求知,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例如,問題式導入,根據需要學習的內容,給學生提出一個能夠引起其思考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學生解決問題的探究欲會使他們嘗試通過新內容的學習來解決問題,這對于學生來說,無疑會感覺到更有挑戰性,從而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這便為課堂營造了一種探索的氛圍。
三、利用適合的游戲,調劑課堂教學
新課標對新時期下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具體的教學建議,要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特點出發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于小學生來說,玩是其天性,而學是其天職,玩也可以是學習知識的重要途徑,特別是應用學生喜歡的游戲活動來調動學生參與語文學習,也是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的重要途徑。
教師可以根據學習內容,結合學生的特點把游戲融入語文教學中來調劑課堂,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還能夠在活動中開闊思路,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活動中學生能夠密切合作,在活動中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在游戲設置時,教師要注意游戲的針對性與合理性,特別是要注意游戲設置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利于學生普遍參與。同時,也要結合學生喜歡競爭的心理需求,可以設置一些競賽性的活動,發揮學生小組的合作與競爭作用。這樣容易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在調劑課堂教學氛圍的基礎上,也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提升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四、發揮教師魅力,激發學生興趣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這實際上道出了師生關系對于教學的影響。從現實來看,師生關系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課堂氛圍。師生關系密切、融洽,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會感覺到內心的愉悅,自然上課積極性和主動性會提升。反之,會使學生內心壓抑,這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會使學生厭棄這門學科的學習。因此,教師的個人魅力對學生學習影響很大,也是營造課堂氣氛的重要著手點。
從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特點來看,學生的學習具有依附性和向師性的特點,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學習,小學低年級學段的學生表現最為明顯。所以,教師一定要強化自身綜合素質,在教學中要精心設計每一節課、每一個教學環節,用得體的衣著、規范的板書、娓娓動聽的講解和引導來使學生自覺投入語文學習中,感受語文世界的精彩,體會語文的魅力。對于學生存在的疑惑,教師要耐心地引導,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要悉心指導。同時,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教師要給學生展示的舞臺。教師發揮課堂教學主導者的角色,努力給學生創設各種有利于其體驗和探究的學習氛圍,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五、應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果
多媒體目前已經較為普遍地進入了小學課堂教學,成為輔助教師教學的重要工具。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多媒體能夠打破時空的限制,結合學生實際需求提供給所需的教學素材。同時,多媒體能夠以多種形式進行呈現知識,能夠通過輔助性的圖片、視頻、動畫等直觀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具體的、有效的傳遞學習內容,便于學生消化和吸收知識。利用視聽激趣導入新課也就成為我們最常用的一種導入方式。這種導入情境的創設有的是利用圖片和聲音組合再同步配以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誦或講解。
例如,我在教學《觀潮》一課時,將搜集到的一組錢塘江大潮的圖片放在一起設置為自動播放,導入階段配以我高昂的語調講解大潮的到來和結束。在《我的家鄉在松花江上》激昂的歌聲中結束課文的導入。這樣的情境導入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愛國情感,激發了他們了解和學習課文的欲望。
同時,這樣的激趣導入對學生進一步把握和理解文章思想感情也起到了促進作用。在授課時也可以直接由一段現成的或經過剪輯處理的視頻播放來導入。如我講授《火燒圓明園》時播放有關火燒圓明園的視頻資料,講《真正的英雄》時播放“挑戰者”號失事視頻資料等,都非常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還有的是直接播放聲音導入,如講解《貝多芬》時,就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進行導入,那高亢激昂的鋼琴曲結束之后,學生紛紛暢談自己聽完音樂的感受:有的學生說聽出了抗爭,有的說聽出了掙扎、打架等。這些感受無疑對理解貝多芬其人其事來說是非常可貴的。
總之,新課改下的語文課堂,是屬于學生的課堂,是服務于學生的課堂。語文教師要以新課改的要求為指導,以學生實際為依據,從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來優化課堂教學。特別是要注意給學生創造有利于其參與語文教學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使學生在課堂中積極主動地參與,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這樣的語文課堂才是真正充滿生命的課堂,才可能是高效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羅艷平.“玩轉”語文課堂——淺談如何營造輕松的語文課堂氛圍[J].考試周刊,2015(49).
[2]易琴.淺談如何營造輕松的小學語文課堂氛圍[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5(6).
[3]錢霞.注意各個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9(5).
[4]田淑蘭.淺談如何營造輕松的語文課堂氛圍[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