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城飛
摘? ?要:隨著社會發展進程的不斷推進,人們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術作為培養學生對美的感知的一門學科,越來越受到教師和家長的重視。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教師也要提高對學生各項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促進學生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該文探討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美術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夠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策略
初中美術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課程,其通過美術鑒賞、繪畫等課程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道德修養并發散學生的思維,因此,美術在本質上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以往的初中美術教育形式單一,以灌輸式教學為主,課程內容枯燥乏味,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在此情況下,美術教師開始探索將多種教學方法引入教學,該文探討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美術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夠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初中美術教育教學策略分析
(一)從美術教師的角度分析
初中美術教師是美術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是學生藝術道路上的引路人,他們自身的藝術修養和綜合素質直接關系著美術教學活動的成效。為此,初中美術教師應該具備健全的人格,愛護學生,真誠待人;應該走近學生,平等地與學生交流,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感悟與疑惑;利用便捷的信息手段,與學生的家長保持順暢的溝通,了解學生的真實生活、興趣、愛好等。初中美術教師還應具備較高的美術專業素養與文化修養,能夠致力于優化課程內容、挖掘學生的藝術潛力、掌握前沿的學術動態,使自己一直保持良好的教學狀態。
(二)從美術課堂教學的內容分析
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指教學應基于學生的現實生活。美術教師應從學生的視角出發,將美術課堂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充分結合,關注實際具體的生活問題,從而深化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理解。
二、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滲透生活化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
初中美術教師在設計教案時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現狀,了解他們的喜好,從學生的現實生活中挖掘生活化的素材,如此方能防止“生活化”教學浮于表面。如,教師在教授《張貼的畫》一課時,可以先讓學生觀看幾位國內外歌手的演唱視頻,吸引學生的關注,隨后假設這幾位歌手馬上會在本地舉辦演唱會,讓學生選擇一位自己喜歡的歌手,為其設計一張演唱會的宣傳海報。將此作為課堂學習的互動內容,會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師還可以借機拓展知識,如服裝設計對于演唱會的重要作用。
(二)利用不同的文化風俗
在部分初中美術教材中,有一些內容遠離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需要依據本地的真實情況和實際條件,尋找教材內容中可以與現實生活產生聯系的地方,讓生活化的內容能夠自然地融入課堂教學。如,教師在教授《藍白之美》時,課程要求學生能夠了解藍印花布的相關理論知識與制作流程,然而藍印花布是一門普通人難以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傳統手工藝,學生對于這項手工藝術十分陌生。因此,教師可以在課余時間搜集各種藍印花布的實物,如衣服、掛毯、圍巾等,還可以利用數碼相機拍攝手工藝人制作藍印花布的過程,在課堂上利用智慧課堂的支持,讓學生了解藍印花布。課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制作扎染的藍印T恤,讓學生切實加深對于這一非遺手工藝的理解。
(三)教學結構應該生活化
以往的初中美術教學往往會將課堂教學劃分為導入、教授、實踐、評價、擴展這幾個較為固定的教學步驟,但相對固定的教學模式往往使課堂結構顯得枯燥、乏味,學生可能只對某一個環節有興趣,難以長時間關注課堂。特別是對于“欣賞·評述”模塊來說,其課程目標是提升學生多維度賞鑒美術作品的能力。初中美術教師應該根據自身的專業特長與文化素養的優勢優化教學環節,重新構建課堂教學的結構形式,使其更加貼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這樣,學生能夠更加專注和感興趣,既能夠靜心思考,又能在與教師探討的過程中,實現一定程度的理性突破。
(四)教學方法應該生活化
初中美術課堂的教學應該融入生活化的場景,讓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并且能夠思考理論知識對于解決生活問題的幫助。學生如果能夠將學到的知識及時地應用于生活,可以加深自身對于美術與實際生活融合的理解。同時,應用智慧課堂豐富的呈現形式與實踐操作等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能夠讓美術課堂更為生活化。如,教師在教授《美麗的書》時,可以先讓學生制作一本同學錄,然后邀請其他學生在同學錄上留言。在實踐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有的同學錄翻頁較困難;有的同學錄是由塑料或其他光滑材料制作而成,難以書寫;等等。學生在發現問題后,向教師或其他學生求助,將問題一一解決,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在實踐中得到了較大的提升。
(五)采用小組合作法
小組合作法有助于學生美術核心素養提升美術核心素養涉及的內容較多,如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文化理解等。從中不難看出,僅靠學生自己認知與學習,難以有效提升自身的美術核心素養。因為每個人的認知能力與思維能力都是相對有限的,每個人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認知上的不足。小組合作法可以讓學生在交流溝通的基礎上開闊視野、產生思維的碰撞,進而打破思維的局限,對美術學習產生全新的認知,不斷提高自身的認知層次,這對于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培育和發展有著較強的推動作用。
三、結語
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養的培養對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不僅有助于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而且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和創造能力。因此,初中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調整教學方式,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盧小泉.初中美術課程核心素養教學探討[J].讀書文摘(中),2019(3):110.
[2]黃樂園.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美術課堂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21):66.
[3]盧宏.探究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于初中美術教學的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4(10):165.
3836501908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