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也跟著進入了大改變的時期。教育的宗旨也是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因此在中小學的日常教學中,增設了美術課,以培養學生的審美力,促進學生的多元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對美術課看法的轉變,美術越來越受重視。因此,在中小學的美術基礎教學中,教師們要不斷地轉變、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來應對美術課的更高要求。
關鍵詞:中小學;美術;教學能力
在我國的中小學教學中,除了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主科外,也設有科學、音樂、美術等“副科”。將美術等學科稱為“副科”并沒有歧視意義,而是因為在實際的教學中這些學科往往不受學校和老師們的重視,導致中小學美術課的畸形發展,很難達到美術課的教育目的。美術課教授的不僅是畫畫,更重要的是陶冶情操、提升審美力,對中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一門科目。因此本文將從中小學美術基礎教育教學的發展現狀和如何提升美術基礎教育教學能力兩個方面論述,以期對中小學的基礎美術教育提供一點借鑒意義。
一、中小學美術基礎教育發展的現狀
1.中小學基礎美術教育不受重視
據大數據調查了解,我國很多學校,尤其是鄉鎮地區的中小學,美術課“名存實亡”,也就表面上在課表里有美術課,但實際上這個美術課并沒有開課。在大多數學校美術課基本上是一周一節,再加上不受學校的重視,因此學生們舊更難有機會接觸美術了。在小學,學校很少專業的美術老師,基本上是由班主任或者其他科任老師代上,老師們也不具備美術知識,一般就是放幾張圖片讓學生們欣賞或者直接當成自習課來上。在中學階段,由于學生們的學業更加繁忙,科目增多,因此美術課、體育課這些課經常被其他科任老師占課,用來上其他課,所以說美術課“名存實亡”,就是因為這些原因讓很多中小學生失去了接受美術教育的機會,導致有些對美術感興趣的學生甚至需要去校外的培訓班學習。
2.中小學美術教育資源的缺乏
在很多中小學都存在美術教學資源的缺乏,比如說學校沒有提供專門的畫室,畫板、畫紙、畫筆、顏料等工具配備不全面等等,因此也無很難給學生上一堂完美的美術課。最為基礎美術課教育,就是為了在中小學階段給學生打下美術基礎,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如果連美術課最基礎的配置都沒有,換句話說就是缺乏審美的環境。環境給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和深刻的,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學生能在一個良好的藝術氛圍中,那么對于提升中小學生的審美力是十分有幫助的,甚至會影響到他將來的興趣方向和工作選擇。
3.中小學美術老師教學方法的單一
在中小學美術基礎教育的實際課堂上,很多老師的教學方法很單一,沒有創新,讓學生覺得美術課十分枯燥乏味,更別說提升審美力了。比如有的中小學美術老師,在課堂上就放幾張經典的美術畫作,給學生幾分鐘時間欣賞一下,然后就開始給學生講這幅畫作的畫畫理論、手法這些,對中小學的學生來說既陌生又深奧,很難對此產生興趣。還有一點是美術課沒有引起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美術課首先要做的就是能夠引起學生們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才有學下去的動力。
二、中小學美術基礎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
中小學美術老師都是美術專業畢業的,因此大多數的美術老師的美術功底是不容置疑的,但在中小學美術基礎教育教學方面來說,對很多美術老師講是存在一些問題的。因此提升中小學美術基礎教育教學能力是非常又必要的,以下將從三個方面來論述中小學美術老師如和來提升其教育教學能力。
1.提升中小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點,當一個人對一件事產生興趣后,他便會持續地學下去,學習美術也是一樣的。其實,在中小學每一學期的第一節美術課,老師們就要向辦法引起學生的興趣。比如第一節課就可以上一堂戶外寫生課,帶領學生們走出課堂,可以去學校操場或者花園這些地方,讓學生們真切地接觸到大自然,然后再把自己看到的用畫筆畫下來、上色。又或者在日常的美術課上,老師們除了講經典畫作外,還可以從網上找一些簡單、有趣的畫來讓學生分析,或者讓學生自己去找,每節課都有幾位學生來給大家分享自己找的、自己畫的一些畫,這樣就可以讓課堂氛圍更好,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
2.確定美術課的重難點、合理使用教學資源
不僅語文數學等課有重難點,美術基礎教育也是有重難點的。因此,這就需要美術老師們明確好每節課的重難點,讓時長本來就不多的美術課發揮其最大的功效、提升學生的審美力。每一節美術課,教師們一定要認真準備,做好備課,熟悉并掌握教學內容,這樣在課堂上才能將美術課的重點內容完美地展現給學生。比如今天要講的畫作的作者、背景以及背后所包含的意義,這些都是美術老師要提前準備好的。還有一點就是要懂得合理使用教學資源,對于美術課的教學效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美術教學資源除了上文所提到的畫板、畫筆、顏料等工具外,老師們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互聯網多媒體等輔助性教學工具也被學校采用,中小學的美術老師則可以利用它來展示畫作,比紙質的方便很多。此外還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美術紀錄片、美術動畫等視頻,但注意控制時長,這只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手段。
3.以學生為主布置美術作業
作業是反映學生學習情況最快捷的形式,中小學的美術基礎教育同樣也要給學生布置好作業,以便老師及時地收到教學反饋。美術課的課后作業也需要老師們精心思考后再布置。新課程改革中強調要以學生為本,布置作業也是同樣的,美術老師應該根據學生們的具體情況來布置。中小學階段的美術課由于受到時長、教育資源不足等限制,導致學生們沒有接受系統的美術教育,因此美術老師們在布置作業時也要考慮到這個情況,美術作業不要以專業的美術眼光來要求,而且盡量做到簡單、有趣,不要讓作業成為學生的負擔,長久下來,學生會對此產生厭煩感。基礎美術教育就要做到基礎的要求,讓學生有審美的基礎,掌握美術的基礎知識。
參考文獻:
[1]張學海:論中小學美術教師應具備的學科素質結構[J].美與時代,2004(04):86-87.
[2]王飛燕:對美術基礎教育的幾點思考[J].博爾拉塔報(漢)地方級,2011.
[3]黃海燕:我國城鄉中小學美術教育比較探究[J].美與時代,2016(10):92-93.
314550033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