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芳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城鎮化加速,人們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離婚率、意外事故率等逐年遞增。兒童長期處于非健全的家庭環境中會缺乏一定的關愛,為兒童的心理健康成長和學習都帶來了非常重要影響。本文先探討了關愛失獨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價值,接著從三個方面提出了關愛失獨兒童心理健康的輔導策略,以期更好地促進失獨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失獨兒童;輔導策略
失獨兒童是指單親家庭兒童、離異家庭兒童以及父母雙亡家庭兒童,他們年齡在6-13歲之間(即小學在校生)的未成年兒童,沒有相對成熟的獨立思維,情緒容易被外界所影響。習近平總書記在闡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從我國當前的情況來看,還存著數量龐大的失獨兒童群體,特殊的生活經歷讓他們的心理產生了變化,需要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給予他們一定的愛,幫助失獨兒童的健康成長。
一、關愛失獨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價值
1.有利于平衡兒童的心理狀態
相較于普通孩子,失獨兒童沒有完美的家庭,在心理發展上未能受到家長的良好引導,缺乏關愛,容易出現負面心理。關注失獨兒童心理健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對兒童形成良好的導向,塑造健康的心理,減少外界環境對其的不良影響。一方面,開展關愛失獨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讓失獨兒童感受到來自教師或他人的關愛,不僅能夠幫助失獨兒童走出陰霾,還可以為其樹立正確的認識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是改善失獨兒童心理狀態的強效劑,有助于失獨兒童敞開心扉,平衡當前的心理狀態,為以后的身心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2.有利于促進兒童的健康發展
兒童時期是性格、行為養成等方面的重要時期,家庭對兒童的身心健康影響甚至會超過學校的教育影響。因此,為確保家庭因素對失獨兒童的負面影響消除或減少,就應當借助心理健康教育,啟發失獨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將失獨兒童的關注重心由家庭轉換到學校學習、人際交往上。同時,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培養兒童的自信和勇氣,能夠逐漸做好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外界對自身影響,從根本上正確地認識自己、欣賞自己,克服成長中的阻礙,為個人性格愛好的發展、潛能的發揮提供自我支持。在這種形式下,失獨兒童能夠逐漸調控自我身心,在教師的引導下,更有助于其健康、茁壯成長。
3.有利于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關愛失獨兒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普通心理教育活動,其中的兒童在心理問題上表現的更加尖銳或者極端,對其進行心理健康輔導需要從兒童實際情況、適宜的輔導方法等等方面結合入手。這種形式下的心理健康輔導活動,對心理教師的要求更高,隨著對兒童心理問題的發現、改善和解決,能夠不斷提升教師的見識,積累豐厚的兒童心理健康輔導經驗,對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具備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關愛失獨兒童心理健康的輔導策略
1.及時關注兒童的情況
對失獨兒童進行心理健康輔導時,要以常規心理健康輔導為基礎,采用更加全面的心理健康輔導方法。首先,要切實的、詳細的了解被輔導兒童的家庭情況、當地民俗、文化等,掌握兒童生長環境,在進行心理健康輔導時,能夠更加輕松的與被輔導兒童建立融洽的關系;其次,了解兒童目前心理狀況,通過心理健康測試、教師的語言引導等方式,把握兒童心理是否健康或心理問題是否嚴重;最后,與被輔導兒童建立同理心,并及時關注兒童的情況,如心理輔導過程中兒童的抵觸心理、心理變化情況、輔導結束后的兒童心理改善情況等等。全面地了解兒童的具體情況,進行“對癥下藥”,提高對失獨兒童心理健康輔導的可行性。另外,對失獨兒童的心理健康輔導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了解多次心理健康輔導后的兒童心理變化情況后,有助于教師找準兒童的“心結”,從而在下一次心理健康輔導中,更加具有針對性,促進兒童心理狀態的良好轉歸。
2.設置心理健康輔導室
給予足夠的情感支持在失獨兒童心理健康輔導中是十分有必要的,以設置心理健康輔導室,為失獨兒童提供安靜、舒適的空間,對給予失獨兒童情感支持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第一,失獨兒童因自身家庭情況往往會呈現自卑感,心理健康輔導室設置,能夠在輔導過程中減少外界因素的干擾,使得心理健康輔導效果更加顯著;第二,失獨兒童在學校中的表現以孤僻、內向居多,在心理健康輔導室中,有相對封閉且安靜的環境,更容易使兒童吐露心聲,同時,安靜的環境也能夠讓兒童感受到心中的安寧,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心理問題的發現及改善有促進作用;第三,單獨的心理健康輔導室體現出了教師對失獨兒童的重視,在輔導過程中,教師與兒童面對面的輔導交流,可以建立融洽的關系,為深入輔導做好鋪墊。
3.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心理健康輔導不只是簡單的教師與兒童間的咨詢關系,除了語言溝通外,還可以借助主題活動的開展,讓失獨兒童在實踐中進行轉歸,形成良好的心理,促進兒童身心健康成長。一方面,主題教育活動是根據失獨兒童的當前心理情況進行制定的,如沉默寡言、性格孤僻的兒童,教師以游戲的形式,穿插言語交流情節,開展人際交往主題教育活動,讓兒童在游戲中逐漸與人溝通交流;另一方面,主題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失獨兒童建立自信心,在活動實踐中,培養失獨兒童的勇氣,敢于與人相伴,轉變自己的錯誤觀念,為其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提供助力。
綜上所述,對失獨兒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勢在必行。隨著當前對青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重視,失獨兒童的心理健康輔導則成了重點。通過對失獨兒童開展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改善失獨兒童的負面心理,幫助其建立自信心,樹立良好的三觀,促進失獨兒童向上向善發展,不僅是時下重要的心理健康輔導任務,也是幫助失獨兒童成長成才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失獨父母邊緣化的路徑、類型與社會風險——基于個體與群體關系的視角[J]. 徐曉軍.?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06)
[2]不同類型農村兒童家庭生態系統的狀況及其對兒童自尊的影響[J]. 李曉巍,劉艷,屈智勇.?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0(02)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貴州省黔南州教育科學規劃基礎教育重點課題《農村小學失獨兒童心理健康輔導研究——以羅甸縣邊陽一小學校為例》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7A020
3151500338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