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月志
摘? ?要:體育課也是綜合素質整體提升的一部分。對于學生而言,體質越好,相應的抵抗力就越佳,整個人的精神面貌就更好。不重視體育的家長和教師,往往忘記了身體才是一切活動開展的基礎。文化課再好,沒有身體作為基礎也是不行的。身體素質越好,做起事來也會更高效,事倍功半。內在心理層面:最為青春期發育的關鍵期,中學生處理心理叛逆的階段,他們對世界好奇,但又有學業壓力。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探究
針對義務教育階段的新課標改革正在全面推動,而體育作為改革一部分,也應受到重視。初中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極端,三觀的形成也在這個階段,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的建立都非常關鍵,關系著未來的發展。從當下的學校情況來看,站在學生的角度,中學生普遍學習壓力大。而體育課一直是老師和家長忽略的科目,僅僅當做“玩”的學科,極度不重視。國家號召的是德智體美勞共同發展,因此綜合素質不僅僅涵蓋文化課,體育課也是綜合素質整體提升的一部分。對于學生而言,體質越好,相應的抵抗力就越佳,整個人的精神面貌就更好。不重視體育的家長和教師,往往忘記了身體才是一切活動開展的基礎。文化課再好,沒有身體作為基礎也是不行的。身體素質越好,做起事來也會更高效,事倍功半。內在心理層面:最為青春期發育的關鍵期,中學生處理心理叛逆的階段,他們對世界好奇,但又有學業壓力。通常情況下,如果不穩定的情緒得不到釋放,將導致行為的偏差。而體育課恰好是釋放壓力的有效手段,調整好情緒才能重新出發。綜合素質層面:體育課堂能夠培養快速適應環境,與環境交流的能力。綜上,為了更好的解放天性,促進個性發展,高效體育課堂是關鍵。
一、聚焦個體差異,開展分層教育
初中階段,分為體育特長生和非體育特長生。(1)體育特長生。相對應的投入體育學習的時間和精力較多,幾乎常年都在進行體育培訓。經過長期的體育訓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針對這類學生,教師必須花費更多的心力來進行專項練習;(2)非體育特長生。這部分學生通常運動能力較低一些。因此,針對這類學生,教師的任務是提升運動能力。
首先,通過體育測試,進行學生分類。如跳遠、800米跑。通過測試可以基本了解學生的能力,判定學生對于體育的接受程度。從能力高到低進行分組,分別是A、B、C。A組能力相對較強,B組為運動能力在平均值上下的學生,C組為運動能力較弱的學生。
第二,采取不同教學方式。對于不同小組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A組體育接受度高,可以接受難度大一些的挑戰;B組接受度一般,選取難度一般的項目,必須是學生感興趣的項目,引導他們加強體育鍛煉;面對C組的學生,教師可用游戲的方式進行一些常見且難度較低的運動,逐步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
第三,設定不同的目標。C組:相對應的目標比較容易達到,項目也比較簡單。目的是為了激發這部分本身對體育沒有積極性的同學的熱情,太難達到反而容易放棄;B組:相對的求勝心更強一些,體育目標的難度也可以提升一下;A組:根據學生想法進行目標設定,讓他們去探索高難度的體育項目。
二、根據學生個體實際情況調整教學目標
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完全不適合學生的能力培養,應該摒棄老舊觀念。落到教學的作用上去,搭建有趣、高效的體育課堂。在引導學生參與的同時,慢慢的減輕學業等方面的壓力,達到解放內心的作用。如:接力跑步項目的設計,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接力比賽,以這次成績作為項目初始成績。期限為一個月,在每一次的體育課都要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聯系。提升成績最大的可以享受拆禮物盲盒的機會,既是探險也是鍛煉。在未知禮物是什么的情況下,加大了學生的好奇程度,讓他們以更大的熱情參與提升訓練中去。既加強了他們的團隊協作意識,也從根本上達到了素質提升的目的。
三、豐富體育課堂內容
體育課堂教學的重點很顯然是課堂內容本身,如何才能吸引學生的目光,加大他們參與的力度呢。興趣是關鍵,也是課堂高效性的關鍵。競技技術固然重要,但是運動本身的趣味性同樣重要,在趣味課堂上更好的放松心情。除了教案本身的內容,自然環境和網絡綜藝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如:“奔跑吧,二年三班”,以“奔跑吧,兄弟”獲得的課堂設計靈感,同樣可以撕名牌達到運動的效果。一方面用網絡綜藝引發學生共鳴和參與,又能在有趣的課堂上釋放壓力,獲得快樂。
四、側重學生心理想法
中學生正處于身體快速發展期,心理狀態發展極為不平衡。正因為其青春發育初期,思維方式比較超脫,不按常理出牌。雖然遇事更沉著,也能靜心去推敲。但不足的是容易受到外界感染,異常敏感。一不小心,就會掉進“胡思亂想”的怪圈里面,導致行為偏激。在這樣的背景下,體育課堂的正確引導就更為重要。比如心理暗示問題的設置,在互動的過程中發現和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在溝通的過程,注意語言的使用,站在和學生對等的位置,真正為學生著想,引導學生表達內心,積極參與課堂內容討論。如此良性循環,既能提升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也能讓他們健康成長。
五、摒棄傳統體育教學方式,借助互聯網場景
利用互聯網場景的教學,教師的角色是引導學生。因此需要引導學生發揮他們的自主性,轉變傳統的主導者定位,發揮“服務”作用。教師的任務是利用互聯網平臺,以豐富、多元的形式實現體育教學的信息化?;诨ヂ摼W思維重新審視組織形式和實施方式,強化改革,不斷創新和完善。用核心素養視角來加強體育教學指導,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增強團隊協作的能力,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快速適應社會需求。利用互聯網體育教學資源挖掘深層次的育人價值。
211150078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