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競揚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道德與法治教育。道德與法治,對學生的發展而言十分重要,在學生成長的過程當中,道德與法治對他們世界觀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道德與法治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優良的道德品質,所以道德與法治教育需要從小抓起。小學時期是學生成長中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培養他們的道德與法治觀念,有助于他們處理生活中的實踐問題,有助于他們未來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7-007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7.036
小學開展道德與法治課堂,有助于學生從小形成正確的三觀,抵制各種不良誘惑,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長。所有的教師都應該首先成為學生的道德教師,培養好學生的道德與法治觀念,對于小學生未來的成長以及他們價值觀的引導是十分有幫助的。小學生道德與法治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法制觀念,健康的成長,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具備更科學嚴謹的態度。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他們有良好的道德與法治觀念,對于我們改善社會風氣,推動社會發展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為德育教育的教師,應該認識到開展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教師自身也要不斷創新課堂教育方法,改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在課堂中添加一些新式元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開展才會更加順利。小學的教育十分重要,它可以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所以也是學生學習生涯中十分關鍵的教育時期。在這個時期學生受到什么樣的教育,將來很可能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所以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在未來的生活中學生才會更加全面的發展。
隨著教育不斷改革,道德與法治的發展也讓教師對課堂有了全新的認識。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制定明確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不斷完善自身素養。在課堂中,教師要采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使得課堂效率有效提升。教師還要在課堂中采用一些另類的元素,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學習。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效率低下的原因
(一)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互動不足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開展的過程中,一些教師雖然落到了實處,在很多方面減少了傳統教育的不足,但是在實際教學時還是存在一些弊端。就目前而言,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的互動不足。很多時候都是教師制定教學方案,按照自己的思路在課堂上進行講解,學生大多數時候都屬于被動學習,這就很容易使一些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學習有抵觸心理,很難按照自己的思路來進行思考。
作為道德與法治教學教師,我們應該提高教學條件,要不斷突破傳統模式,讓學生更加主動地接受知識。在課堂上,對于一些熟悉的知識,教師可以進行引導,教會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對于一些不熟悉的問題,教師要在課堂中設置相關的情境,更好地呈現問題,讓學生設身處地考慮問題。
(二)教師的教育理念較為傳統
隨著時代不斷地進步,學生也有了屬于自己的思想觀念,現代化的小學生與以往的小學生有很多的不同,他們更加自主,希望別人可以認可自己的想法,所以要想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方面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教師就要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理念。
教師首先要圍繞教材展開教學,突出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生活指導意識。教師要明確教材是一個幫助學生發展自身的媒介,要深度挖掘教材的內涵,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把靜態的教材動態化,運用多媒體多方面整合生活中的實例,同時教師要針對教材目標,抓住傳統觀念與現代觀念的連接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課堂上還要考慮到小學生好動活潑的特點,鼓勵學生與教師一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
二、如何有效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轉變課堂理念
想要道德與法治課堂開展得更加順利,首先要積極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讓教師明白知識的傳授遠遠不如學生自主進行學習來的有效。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積極轉變課堂理念,創新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良的學習條件。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明白學習道德與法治的意義,以及這門課程對他們未來各方面素質培養的重要性。轉變教學理念還需要教師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進行課外探究,而不是在課堂上被動接受各方面的知識。在教學內容的呈現上,教師應該堅持以探究為主,最好是師生一起探索,達到知行合一。為了使課堂教學效率更高,教師可以把自己的教學內容錄像,讓更多的教師對自己的課程進行討論,通過其他教師的建議,不斷提高自身的課堂效率。教師也要做到課后積極反思,通過思考反思寫出個人總結,不斷突破傳統教育的束縛,積極改變課堂教育模式,不斷提高自身能力。
(二)不斷完善教師教學方式
教師還要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采用更加生動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對問題可以理解得更加深刻。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走出去感受道德與法治,而不只是在課堂上學習相關知識,例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更多豐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逐漸完善自身的道德觀念和行為。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所以應該讓他們學會獨立面對一些事情,比如自己疊被子,自己整理書桌,讓學生從實踐中獲得感受,生活中感受道德與法治的魅力,這樣才更加深刻。
同時教師要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例如在討論是否該讓座這個問題時,要讓學生從心底里有明確的答案,而不是別人教他該怎么做,這就需要教師培養小學生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現階段的小學生對于人生觀價值觀還有一些地方需要完善,教師只能起一個引導的作用。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也要完善自身的方式,要注意言語不能太過激烈,不能讓學生產生排斥的心理,教師要寓教于樂,緊跟時事熱點,讓學生在課堂中也能感受到萬千世界的景象。教師還要加強與學生的討論溝通,拉近師生關系,與學生成為朋友,這樣才可以增強課堂互動效果。
(三)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
小學生對一些社會問題會報有十分簡單的想法,教師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中,難免會面對這些問題,所以只憑教師簡單的口頭表述學生是很難理解其中深刻含義的,但是在課堂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觀點,并且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學生如果與教師在某個觀點上有不同看法時,教師應該仔細聆聽學生的觀點,并且對學生觀點進行解釋,讓學生可以清楚地明白相關的知識。例如老人倒地之后該不該扶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在班上分為兩支隊伍,讓學生自主進行辯論,討論學生是否有義務去幫助倒地的人。學生辯論后教師再升華主題,要學生知道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要保護好自身的利益。這樣的教學形式既突出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中來,也可以讓學生的認識更加深刻,不斷提升課堂效率。
(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果小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那么課堂中就很容易營造良好的氣氛,所以教師要采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利用一些新式元素,幫助學生提高積極性。例如現在多媒體設備已經走進課堂,教師可以將一些多媒體素材與教材相結合,通過播放相關視頻、圖片等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多媒體的加入可以讓課堂更加的生動化、形象化,不斷地吸引學生學習的好奇心,讓他們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快樂的學習。相信在課堂中加入一些新式元素之后也會使學生有更多的感悟。
三、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小學生道德與法治的學習,也可以培養學生的道德品格及價值觀念,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教師在課堂上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幫助學生加強這方面的認知,也可以使學生從小就有良好的品德素養,甚至影響到整個社會的風尚。道德與法治中許多內容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習到的道德與法治知識,可以幫助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讓他們有能力抵制生活中的不良誘惑。教師要幫助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不斷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有效性,有助于更好地引領教學方面的發展,不斷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讓學生將學習與生活相結合并與時代接軌,不斷地順應時代的變化,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其他方面的學習,提高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幫助學生開闊自身思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助于進一步改善我們的社會面貌,所以提升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有效性是十分有意義且有必要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道德與法治是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這門學科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門科目也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而小學時期正是學生價值觀塑造的關鍵期,所以在課堂中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就十分重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教師也要緊跟潮流,不斷地改變自己的教學思維,嘗試建立起一個新的教學模式,制定出符合自己學生學情的教學對策,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教師在課堂中要不斷轉化自己的教學模式,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和積極互動,要樹立一個全新的教學理念,形成完整的教學體系,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培養自身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生一般都缺乏系統的生活知識,教師不僅要做他們課堂上的領導者,也要做學生生活中的導師,教師要在課堂上讓學生感受到道德與法治的魅力,并且正確地應用于生活中。
參考文獻:
[1]孫曉礪.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7(6).
[2]譚麗君.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討[J].新校園(學習),2018(4).
[3]秘芳云.分析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7(12).
[4]孫錦慧.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