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芳
摘 要:如何打造小學英語高效課堂,全面提高英語教育教學質量是每位英語教師肩負的重任。而影響教育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需要英語教師結合當前小學課程改革的要求,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探究適合小學生英語學習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潛能;教師也需要更新觀念,主動適應新時代小學英語教學的需求。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效率;提高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9-014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9.071
打造高效課堂不僅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但是,從具體實施情況來看,很多學科在教學中都存在著教學效率低的問題,小學英語學科也是如此。小學階段是英語學習的奠基階段,也是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養成階段,所以,教師必須尋找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的方法。
一、情感策略:用師愛激發學生的內驅力
古語說: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教育本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心靈與心靈的碰撞與溝通。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學生對哪位教師有好感,在這一學科的學習中積極性就會很高,學習狀態也會很好;反之,就會和教師比較疏遠,上課無精打采,學習狀況不容樂觀。實際上,在對學生的教育引導中,情感因素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需要教師用愛心、耐心、關心等情感策略去走近學生,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
首先,用師愛拉近師生的距離。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愛是教育的前提。”在教學工作中有了愛,教師才能更加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關心學生;有了愛,才能更加尊重和愛護學生。冰心也說過:“有了愛,便有了教育的一切?!毙W生的情感細膩,渴望被關愛。而教師的愛會在無形中拉近師生距離,為教學提供助力。
其次,用師愛培養學生的信心。教育心理學認為,情感是具有動力價值的,所以教師對于學生的愛也能夠成為激發學生學習的重要動力。針對學生英語學習的狀況,教師要多留意、多觀察,盡可能做到心中有數。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要給出適當的建議,幫助學生盡快解決當前的問題。同時,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用賞識教育手段來激勵學生,培養學生學習的信心,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目標并為之努力。
再次,用師愛去感化學生。小學生因為成長環境、性格特點的差異性,在英語學習中會呈現出層次性的差異。有些學生學習習慣比較差,問題比較多。對此,教師一定要有耐心,注意思想上的引導和心理上的疏導,切勿隨意下結論或者輕易放棄。只要教師有恒心和耐心,就一定會逐漸改變學生的學習現狀,進而逐步解決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二、教學策略:激發學習興趣,讓英語生活化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對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濃厚的學習興趣能調動學習積極性,激發強大的學習動力。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新鮮事物,但自制力較差,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因此,小學英語教學應堅持愉悅式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
1.充分發揮游戲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游戲教學是寓教于樂的具體表現之一,也是最受小學生歡迎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中精心設計游戲,能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例如,我在領讀單詞的環節,會用到“One,two,three,bomb!”這個游戲,它不僅可以調動學生讀單詞的積極性,還可以訓練學生的注意力和反應速度;學習身體部位的詞匯時,我會利用游戲“Touch and say”,讓學生指著自己的身體部位說“This is my ear/...”,讓學生全身活動起來(TPR),既鞏固了新單詞,又復習了舊句型;操練新句型時,我常和學生玩“唱反調”游戲,如果教師大聲讀,學生就小聲讀,教師語速慢,學生就語速快。這些游戲簡單易操作,學生很喜歡,學得輕松,記得牢固。游戲的種類還有很多,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的游戲形式不能過于單一,否則學生會感到枯燥,沒有新鮮感。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游戲。
2.英語課堂不能缺少歌聲。同樣的教學內容,如果以歌曲、順口溜的形式讓學生去記憶,要比死記硬背容易得多。所以,英語教學中不能沒有歌曲。課前一首歌,能使學生快速進入上課狀態;課上一首歌,可以緩解學生的疲勞情緒,激發學習興趣;用一首歌來結束課堂,能讓學生對本課的教學內容回味悠長、記憶深刻。當然,這些歌曲的使用不能盲目,應選擇和教學內容有關的。我們可以將舊曲譜上新詞,可以給每首歌加上相應的簡單動作,還可以讓學生用所學內容自編歌詞。比如,我在教授蔬菜和肉類的詞匯時,自編了一首Chant“棕色的蔬菜potato!Mutton,mutton是羊肉……”,再配上節奏感很強的音樂,學生學得不亦樂乎;在講五年級上冊Can you...?句型時,我把這些內容自編成歌詞,再配上學生非常熟悉的《小星星》的背景音樂,本來枯燥的教學內容一下子變得生動有趣,朗朗上口。這樣,學生在輕松、有節奏的氛圍中學習知識,真正體現了“玩中學”的教育理念。
3.讓英語教學變得直觀、形象。直觀、形象的事物更容易被小學生接受,也更能引起小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適當增強教具的直觀性。我們可以借助簡單易尋的實物,如講水果這一單元時,我直接把蘋果、香蕉、橘子等實物拿到課堂上作為教具;講文具這一單元時,隨手拿起課桌上的文具實物進行教學。不便于實物展示的,我們可以利用卡片、簡筆畫、掛圖、多媒體課件、錄音機等增強教學的直觀性。這些直觀教具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沖擊,使抽象的內容變得看得見、摸得著,大大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我在日常教學中還經常用到很多其他的激趣方法,比如:設計競賽性游戲活動,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小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提高團結協作能力和自學能力;及時、恰當的評價,尤其是對學困生的適當表揚和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注和肯定,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當然,激發學習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需要教師認真研究教學內容,充分了解學生實際,選擇最適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讓英語教學生活化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不僅僅需要學習具體的知識,還需要理解英語作為語言的實用價值。其重要途徑就是要把英語學習和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便于學生學習、理解知識,這樣形象的學習過程也能夠增強學習的趣味性。這與新頒布的《小學英語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也是一致的。具體來說可以嘗試這樣進行:
1.挖掘教材與生活的密切聯系?,F在的小學英語教材在內容的設計上也十分重視和學生生活的聯系,而學習的很多內容就在學生身邊。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深度地挖掘教材,注意把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經歷相聯系。可以引導學生搜集生活中的英語,這樣學生學習理解起來就容易很多,而且逐漸會知曉英語的重要作用,使學生更重視英語學習。
2.創設與生活有關的情境,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新課改下的英語教學強調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鼓勵開展探究式、體驗式教學。而情境教學法就非常有利于學生的參與和體驗,教師可以結合學習內容,給學生創設有利于學習、體驗、應用英語的情境。如超市購物、餐廳用餐,在這樣的情境下,讓學生角色扮演服務員和顧客,用英語進行交流;如在學習家庭成員這一課時,讓學生帶來自己的家庭照,用“This is my father/...”的句式給大家介紹家庭成員。這樣的情境學習,給學生營造出一種寬松的學習氛圍,學生會覺得有意思,同時也能夠鍛煉學生的應變能力和表達能力。
3.作業的生活化實現減壓激趣。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重復性的抄寫作業很容易使學生壓力增加,進而覺得寫作業是一種負擔,慢慢地排斥寫作業,甚至是應付作業。實際上,作業的形式也可以多樣化,我們可以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來布置減壓激趣的作業。如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張用英語說明的個人卡片;或者是用英語設計一張自己的簡單身份證,并且給學生提供一些參考性的單詞;對于學生完成的個性化作業也要及時進行點評,并展示優秀作業,這樣容易形成良性的英語學習氛圍,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4.堅持英語化教學,努力營造氛圍。相對于語文學習,學生在小學英語學習中最大的困難就是缺乏語言環境,而語言環境對英語學習非常重要,這需要教師盡量給學生營造相應的氛圍,鼓勵學生進行英語學習。作為教師來說,在教學中要盡可能使用英語進行教學,特別是到了小學高年級一定要堅持;同時,鼓勵學生在英語課上、課下多用英語交流。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相關的資料來滿足學生課下聽、練英語的需求。當然,其中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要注意過程的引導,幫助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三、更新教育理念,注重以人為本,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是學生主體還是教師主體,一直是教學中爭論不休的問題。由于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始終處于教育教學活動的中心地位。然而,“新課標”要求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知識傳授者的形象,更多地成為學生學習的助手、引導者和促進者。讓學生自主實踐、自我發展;充分尊重學生,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生活等方面的綜合能力。
總之,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實效性是當前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需要教師在充分挖掘影響學生學習要素的基礎上,在英語教學中不斷地應用、嘗試;在嘗試的過程中,不斷地總結、反思。只要我們堅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不斷完善英語教學,就一定能夠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勻勻.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最優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8).
[2]劉鑫.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心理特點及認知規律[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11(Z4).
[3]郭小青.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