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武
摘 ?要:作為學生思維的引線,詞匯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產生的作用不可估量。文章改變過去詞匯識記方法,從音標辨別、實物展示和構造解析等方面著手,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激發學生主動識記的興趣,快速掌握詞匯學習的技巧和方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多點對接
初中階段,隨著學生對知識的需求量增加,英語教材中也增加了更多的詞匯。多重詞匯布設為英語教學提供了多重資源,但是同時也給學生學習帶來了諸多阻礙。學生看到密密麻麻的單詞表,難免會產生畏難情緒。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必須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對詞匯本身特點展開剖析,將學生思維與單詞本身進行多點對接。當學生掌握了單詞構詞的特點和規律,知識學習就會變得充滿趣味。
一、音標辨別,對接詞匯感知點
英語單詞的發音是有一定依據的,這個依據就是音標。音標學習是正確掌握單詞讀音的依據。初中階段,學生對音標感知還不精準,常常因為不會讀音標導致無法掌握單詞讀音。教師要想讓學生準確拼讀單詞,必須從音標辨識著手,對學生展開針對性指引。音標辨識是一個系統的學習過程,教師要在單詞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滲透,給學生講解清楚如何進行音標辨別。例如,音標是記錄音素的符號,也是音素的標寫符號,一個音標由多個音素組成。音素又分為元音音素和輔音音素兩大類。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么?當學生準確掌握了音標,再學習單詞自然會輕松自如。
例如,在教學仁愛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七年級上冊(以下統稱“教材”)Unit 1“Making New Friends”中的Topic 1“Welcome to China!”時,教師沒有急于講解單詞,而是從音素開始,從20個元音音素著手進行細致講述,如a,e,i。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這部分內容,十分感興趣。講述活動結束后,教師根據本單元出現的單詞進行選學,如China,are,afternoon等單詞中都包含a,教師引導學生從專業角度進行分析。學生利用習得的知識解讀單詞。經過這樣的針對性分析,學生發現了單詞學習的奧秘,對單詞學習的排斥心理逐漸消失。在學習其他單詞時,教師依然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詞匯的感知不僅停留在表面,而是向著縱深方向延伸。
二、實物展示,對接詞匯識記點
實物展示是英語教學中較為傳統的教學方法之一。它是一種借助相關實物、教具將學習內容直觀呈現出來的形式。在詞匯教學中采用實物展示的方法是相對于單詞的含義而言的。具體操作中,教師從單詞含義著手,選擇相關實物呈現在學生面前。面對真實存在的物件,學生自然感興趣,探索欲望被點燃。這時教師再引導學生逐漸探究英語單詞,使學生思維與文本產生共鳴,對接到詞匯識記點,學習活動自然水到渠成。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單詞都具有實際含義,甚至有的單詞不能用實物展示出來,這時教師就要對這些單詞進行分類處理,增強教學契合性。
例如,在教學教材Unit 2“Looking Different”中的Topic 2“What does she look like?”時,教師從單詞本身特點出發,引導學生對色彩展開探究。為了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教師為學生展示了各種顏色的卡通人物。學生對卡通人物自然比學習單詞感興趣。在觀察中,學生心中有很多疑問,尤其想用英語進行表述。教師輔助以問題“Whats this in English?What color is Picasso?”引發學生思考,學生順著教師的思路一一解答問題。在問題解答中,學生思維被激活,顏色感知度得到提升,能夠精準把握黑色、紅色、粉色、藍色等表示顏色的單詞。在實物展示中,學生對單詞的拼讀產生了濃厚興趣,單詞學習在潛移默化中完成。
三、構造解析,對接詞匯內化點
英語單詞詞匯量非常豐富,但是單詞的構成成分是有限的,也有其規律可循。一些單詞之間看似毫無關系,實際上它們之間存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單詞表中,并不是每個單詞都是嶄新的,有可能是合成詞,或者是加了前綴和后綴。如果學生能夠梳理清楚詞匯之間的聯系,掌握單詞的構造規律,學習活動就會變得簡單。初中生思維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完全具備解析單詞構造的能力,教師要給出針對性引導,讓學生在分析、解讀中完成詞匯內化。
例如,在教學教材Unit 3“Getting Together”中的Topic 2“What do your parents do?”時,豐富的詞匯量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阻礙。教師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必須選準教學切入視角。教師從構詞法著手進行挖掘,講解單詞的構造特點,提出問題:單詞構成可以分為派生法、合成法和轉換法等,大家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教師在激發學生好奇心的基礎上,講述單詞構成。由于這部分內容相對復雜,不可能在一節課中講清楚,教師只是選擇一小部分內容展開講解。接著,教師選擇farmer,worker,driver等詞進行細致解析,這些詞的構造特點一目了然,學生很快找出其中蘊含的規律。單詞構造是有規律可循的,教師與學生一起進行適度挖掘,不僅能深化學生的思維,還能幫助他們達到知識的內化與吸收。
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對詞匯展開深度挖掘與探索是教師智慧的體現。音標辨識是詞匯學習的基礎,教師首先要從音標角度著手,引導學生進行感知,同時要引導學生解析單詞的結構,這也是順利完成詞匯教學任務的重要法寶。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使學生在詞匯學習中能夠順利完成知識體系的構建。
參考文獻:
[1]馮志光. 語境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5).
[2]呂孝華.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詞匯教學[J].中學生英語,2019(24).
[3]林明虹. 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探究[J]. 校園英語,20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