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東
摘 要:興趣對于學生的終身學習來說至關重要,教師要能夠抓住小學教育這一關鍵時期,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優化教學質量。教師要通過科學系統的教學方式,配合教學實踐活動,活躍學生思維,讓數學學習事半功倍。文章主要探討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相關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教學策略
在個體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非智力因素的影響作用,通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質量。把握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非智力因素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教師要引導學生挖掘學習的樂趣,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習基礎進行教學,調動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
一、強化小學生興趣培養的必要性
隨著素質教育進程的不斷推進,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堅持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性結合的教學策略,優化數學教學效果。從個體長遠發展的角度上看,興趣培養至關重要。小學階段是塑造學生多方面能力的關鍵時期,教師要把握好這一時間段,讓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為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具體來看,強化數學教學過程中興趣培養的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興趣培養能夠讓學生通過學習獲得更多的成就感以及自信心,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開展數學學習,主觀能動性會更強,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更加投入,獲得的情感因素激勵也會被放大[1]。
其次,對學生進行興趣培養,能夠促進學生智力以及能力的雙重發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獲得多方面的能力。學生在興趣的引領下能夠從“苦學”變成“樂學”,放飛思維,得到想象力、創新能力的塑造。所以,教師在培養學生興趣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適合思維發展的寬松學習環境,運用啟發和引導,讓學生自主掌握新知識,并在發現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得到能力的構建。
二、培養小學生數學興趣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數學興趣的培養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深化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在興趣培養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能夠遵循學生思維發展的特性,制訂不同年齡段學習興趣的激發策略。學生思維的發展普遍會經歷三個階段:直觀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處于不同的思維階段,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教師要注重以直觀行動思維塑造為主,朝向具體形象思維方面提升;對于中年級階段的學生,教師則要注重強化其具體形象思維;對于高年級階段的學生,教師則要將抽象邏輯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進行滲透提升。只有根據學生的思維發展階段進行興趣指導,才是科學有效的,否則則會抑制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
其次,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學生學習的目標在于考試中獲得高分,為了考試而學習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學習上的逆反心理[2]。小學階段很多數學知識為基礎性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教師的教學缺乏靈活性,生硬灌輸知識的話,那么會使學生由于無法發現學習中的樂趣而產生逆反心理。
再次,傳統的數學課堂中,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會采用講解法授課,每一個環節都事無巨細,花費了大量力氣教學效果反而不理想,學生對知識的吸收也不好。實際上,教師可以運用情境創設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融入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從而使其興趣得到激發。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相關策略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構建興趣培養的氛圍
教師要認識到自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構建的關鍵因素。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受到非智力因素的直接影響,經常性地會因為親近某位教師而喜歡某個學科的學習,也可能會因為受到了教師的責備而自信心受挫,影響學習。所以,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與學生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并多用鼓勵性的話語和學生溝通,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能夠親近教師,從而愿意學習。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忽略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構建,只看重學生的成績,只針對成績對學生進行評價。實際上,教師應當以包容的態度面對學生,多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無論是什么樣成績的學生,教師都要做到一視同仁,并看到學生的努力,讓學生能夠得到正向的鼓勵。教師對學生的關注能夠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升,而積極的鼓勵,也能夠讓學生融入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創造力的激發。融洽師生關系的構建也是教師的工作責任之一,教師不應該是高高在上的,而應該是輔助性的角色,只有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懷以及幫助,才能消除學生的抵觸心理,讓學生真正對數學學科產生興趣。
(二)為學生創造成功機會,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積極的心理體驗,能夠引發學生學習的成就感,進一步激發學生對于成功的渴求,從而推動其走向成功。教師要把握學生的數學學習心理,為學生營造積極的情緒體驗,從而讓學生在感受到成功的快樂之后,得到自我力量的進一步激發,在自尊心以及自信心層面不斷進行強化[3]。無論是什么樣的學習成績和學習基礎的學生,教師都要注重為其創造成功的機會。教師要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重點,通過挖掘學生的內驅力,強化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當學生出現進步及積極表現時,教師要給予學生肯定的評價。教師也要引導學生看到自身的優點,讓學生通過數學學習發現自己的進步,并總結學習方法,這對于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對知識的吸收效率至關重要。
(三)運用趣味教學法引發學生興趣
教師除了要從認知的角度進行教學理念的更新之外,也要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采用更為高效的教學手段,優化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升學習興趣。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很多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已經進入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而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中擁有諸多優勢。當下很多小學都配備了信息化設備,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合理地利用這些多媒體技術手段,打破時空的限制,為學生構建更適合學習的環境,并讓學生通過這些視頻、音頻的引導,形成更強烈的數學學習興趣。
對于多媒體教學的應用,教師可以從課上和課下兩個維度入手。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立體化展示,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視頻以及圖像展示帶動之下,不知不覺地進入學習狀態。多媒體的信息展現方式能夠將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直觀,有利于學生理解,學生更容易獲得學習上的成就感,從而起到引發學習興趣的目的。在課下,教師也可以使用微課和翻轉課堂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讓學生把握好課下學習時間,做好課上內容的預習,從而真正把握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權。這些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也能夠顛覆學生對于傳統數學學習的認知,打造學習新鮮感,從而更好地融入數學學習中。
趣味化的教學方法也包括,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參與到數學演示以及動手的過程中。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可以通過實物演示的方式,讓學生直觀地看到數學教學內容,并通過教學引導,讓學生對知識點形成發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共同參與到數學實驗的制作中,讓學生在手腦聯動的促進之下掌握知識,這種趣味化教學也能夠強化學習興趣,在身臨其境的過程中得到能力的全面塑造。
(四)將數學游戲引入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
小學階段的學生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教師可以適當選用游戲教學的方法來開展知識講解。在應用游戲教學強化學生學習興趣之前,教師要明確應用游戲的目的——游戲的使用要服務于學生學習,只有明確了重點才能夠有的放矢地使用游戲。如果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過度使用游戲這一教學策略的話,反而容易分散學生的精力,導致教學任務無法有效完成,從而浪費課堂時間。對于游戲的選擇,教師要使用那些身體動作較小的游戲,只要學生能夠參與到游戲中開動腦筋即可,如果游戲動作太大反而會造成學生注意力的偏移。同時,教師也要注重游戲的趣味性,要將動手實踐融入其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所在[4]。教師需要定期更換游戲,并根據課本中的教學內容以及重點選擇恰當的游戲形式,只有游戲和學習是有關聯的,才能夠避免游戲的使用流于形式。
(五)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加強問題意識
教師也要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帶著問題聽講,這種訓練方式能夠讓學生形成較好的問題意識,從而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掌握數學學習的主動權。注重問題意識的培養也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在求知欲的指引之下完成數學學習。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引導,讓學生了解如何提出數學問題。教師同樣要避免學生將注意力放在無法解決或不需要證明的問題上,要教給學生切入數學問題的方向以及角度;當學生形成基本問題認識之后,教師也要教給學生如何解決問題,讓學生能夠在質疑、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激發學習動力。
綜上所述,為了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能夠轉變教學理念,加強對學生的了解,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并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讓學生形成邏輯思維能力,獲得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興趣的激發要基于教師對學生的充分理解上,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訴求以及基礎能力,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讓學生在獲得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從而為后續階段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程盛華.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興趣培養[J].好家長,2018(24):152.
[2]黃桂芬.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中的幾點做法研究[J].讀與寫(教師),2019(5):42.
[3]龔軍.立足課本資源,合理拓展,培養學生思維——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幾點做法[J].好家長,2018(39):138.
[4]孔現玲.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幾點嘗試[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8(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