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霞
摘 要:數學作為與語文平分秋色的學科在學生學習階段占據著很高的地位。對于學好數學的重點在于計算,從小學再到大學計算始終是教學過程中的側重點。作為數學學科的入門階段,小學數學對培養學生奠定綜合計算能力的基礎有著深遠的影響。教師運用什么樣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計算能力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當前,在小學高年級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形式過于僵化和單一,需要進一步的改進和優化、本文探究當前小學數學高年級計算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為小學生數學的發展作出貢獻。
關鍵詞:小學數學 高年級 計算數學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發展能力還處于不穩定階段,計算水平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再加上數學知識相較乏味枯燥很難激起小學生的興趣,從而導致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不容樂觀。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師要從根本上認識到當前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創新教學方式,優化教學結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加強對計算方法和技巧速度的培養,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教師要幫助學生意識到計算在數學中的重要作用,科學分析算法過程,提升思維和思考能力,另外要注意加強對教學內容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1 當前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1.1 數學問題的設置過于僵化
盡管新課程改革的政策推動下對數學教材進行了改動,但實際上小學數學的教輔用材內容和課標上面依然存在著改進的空間,當前的教科書上所設置的數學問題大都相對死板僵化,固定化的問題結構和形式很難適應當前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學生的解題思路出現程序化固定化的模式,很少去將問題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教師也按著應試教育的模式照本宣科,不利于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改善。另外課本上一些數學問題有悖常理,對學生的認知體系造成障礙,長此以往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也將受到影響。
1.2 題目的表述枯燥乏味
當前的數學教材題目的設置呈現出固定和模式化的特點,千篇一律的類似性讓學生產生視覺審美疲勞,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果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沿用枯燥的模式去講解題目,更加會加重學生對于數學的厭煩心理。生動有趣的講解模式才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適當的借助多媒體設備、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去表述問題,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推動教學工作更好的展開。
1.3 解題思路出現固定化模式
一道數學題的解答往往可以用多種解題思路實現,但在實際過程中為了節省時間和精力,大部分的教師選擇只講述一種解題思路,或者是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為了整體的學習成績教師智慧側重于鍛煉學生一種解題思路的熟練程度,學生頻繁的選擇一種方式去選題,缺少了對思維的拓展過程,變成了只是為了成績而學,從而造成學習數學的目的和宗旨失去意義。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數學與現實生活脫節,不僅無法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反而會使學生陷入學習的迷茫期,學習成績逐步下降。
2 計算能力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
計算能力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很多時候要用到計算,脫離了計算仿佛要與社會脫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提高對數學的重視程度,激發學習興趣,把枯燥的數學計算過程同現實生活緊密的結合起來,用實際案例去滲透學習,通過反復的練習來提升計算的熟練程度,從而起到強化學習效果的作用。反復的科學實踐練習有助于學生思維邏輯能力的提升。對此,教師要提升學生對于計算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意識到計算的重要性,從而主動地學習數學計算中蘊含的技巧和要領。
3 提高小學生計算計算教學的方法
3.1 構建合理的生活情境
小學生大多數學知識和問題的設置都來源于現實生活,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盡量得將只是與現實生活相融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去解題,方便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更好的理解數學對于現實生活的作用。比如,當教授加減乘除的運算時,教師可以在課上構造一個小型的商場,通過模擬商場的購買交易環節,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在購物過程中體會加減乘除在現實中的應用。這種接地氣的數學學習過程,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
3.2 提升問題分析能力
雖然說數學的考試題型繁多,所涉及的知識點也很雜,但實際上無論是什么類型的題目,所體現的數學規律基本上都是一致的,仔細觀察就能發現相似題型所考察的知識點基本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教師在數學教學的講解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實質,總結題目中所體現的數學方法,既可以提高解題效率又可以提升學生的解題思維能力。比如這樣一道題“要在學校修一座十米高的樓,第一天修了三分之一,第二天修了四分之一”,教室就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接下來可能會考察的問題,如“兩天一共修了多少米,或者是修完這棟樓一共需要幾天”等問題,通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在思考和解決的過程中鍛煉了思維能力。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繼續去深度挖掘問題,增大問題的難度去提升學生的解題水平。
3.3 多角度的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方法進行嘗試。首先要透析算法中存在的根本原理,引導學生抓住數學計算的本質,既要知道如何解題又要明白問題中蘊含的數學原理。其次,對計算方法進行優化指導。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優化課堂的教學內容,可通過小組比賽、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致,在交流探討中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數學學習思維體系,提高運用數學知識的靈活性。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熟能生巧是很有必要的。除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之外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課下反復練習習題,通過同類型習題的練習把握其中的知識點考察。最后對存在的錯題要進行總結,讓學生發現自己的錯誤,以此提高計算能力。
數學不論是在學科中的地位還是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都十分的重要。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做到引導學生意識到數學計算的重要性,不斷地優化教學方式,彌補傳統數學的缺陷,激發學生對計算數學的積極性,最終促進學生計算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書艷.淺談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4):74.
[2] 張玉娟.小學中高年級計算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20(09):17-18.
東莞市塘廈第二小學 (廣東省東莞市 523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