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嬋嬋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深入革新,人們對小學數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生在學校除了要接受教育,掌握必要的數學知識以外,還要進行深度學習,并在深度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良好的數學交流,以此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以及與數學有關的學習方法、學習思維,通過這樣的方式全方面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深度學習;交流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6-0046-02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n-depth innovation of education, people hav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addition to receiving education and mastering the necessary mathematics knowledg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ust also conduct deep learning and have good mathematical exchanges in the process of deep learning, so as to allow students to master more mathematics knowledge and mathematics-related learning methods, learning and thinking, in this wa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mathematic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all aspect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Deep learning; Communication strategy
數學是小學生必須學習并掌握的一門學科,因為數學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涉及與數學有關的問題,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具備一定的數學知識。因此數學作為小學的一門重要科目,其教學方法以及模式在不斷地進行著革新,向著更具深度的方向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發現加強數學交流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還能夠提升教學效果。因此注重數學交流的教學方式開始應用在課堂上,依據該教學方法的有效性,進一步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以及學習能力。本文就此展開相關的研討。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現狀
(一)學習內容片段化和模塊化
雖然我國在小學數學教育方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教學成果,但從總體來看,其中還存在較多的教學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這些問題,那么這些問題將會成為制約數學教學進一步發展的阻礙因素。目前較為常見的數學教學問題之一就是學習內容片段化以及學習內容模塊化。小學數學涉及的數學知識內容較多,但是所有數學知識之間都是存在聯系的,因此教學時就應該讓小學生掌握這種關系,從而將所學的數學知識串聯起來。但是目前大多數小學教師教學時往往會進行片段化、模塊化的教學,這樣的教學方法把原本有關系的數學知識分割開來,導致學生在學會新模塊的知識內容時,往往會遺忘舊模塊的知識,從而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二)教師教學觀念落后,缺乏正確的認知
對于大部分教師來說,教學觀念往往會影響到其實際的教學活動,教師是否具備良好的教學觀念,會直接影響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就目前大多數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來看,其觀念還較為落后,對于數學教學的認知程度仍然停留在過去階段。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方面一直在進行著革新,因此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是使用的教學方法都應該與時俱進,同步更新。然而實際上卻是教師的教學觀念仍然沒有改變,導致其制訂的教學計劃一直都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嚴重影響了數學教學的質量以及有效性。
(三)單一化的教學方式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開發
對于小學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說,其各方面的學習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都還處于成長階段,因此其自身并不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自制力,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根據自身的興趣選擇學習方向,所以就需要教師把握住這一點進行教學。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許多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都較為單一化,大大降低了教學的趣味性,從而無法有效吸引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使小學生不能在教學過程中保持較為良好的學習狀態,最終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深度學習導向下小學數學交流的策略
(一)以問題為導向,啟發學生深度學習
數學的學習是一個非常有深度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小學生不斷地進行深入思考,才能夠獲得解決問題的答案。而要想取得這樣的教學效果,就需要先去調動學生的思維進行思考,因此教師就可以采取以問題為導向的方式啟發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將學生的思維引導至問題當中。例如在對“分數”進行教學時,一些學生由于沒有接觸過分數,對于分數的形態以及數學語言的表達方式不是很清楚,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非常困難。因此教師就可以在這個時候設置一些問題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有效引導。如教師可以在上課前準備一些蘋果,然后在課堂上詢問學生:“如何將一個蘋果均勻地分給四個同學?怎么分配?”通過這樣的方式將學生的思維引入如何分配蘋果的問題中,這時候一些學生就會知道要將蘋果均勻地分成四份,每人取一份;然后教師將蘋果分成四份,分發給四位學生,并向學生解釋:“每一份蘋果都是原來蘋果的四分之一。”由此引出分數的概念,并且通過這樣的方式能讓學生對分數的概念有最直觀的了解,從而加深學生對分數的認知程度。
(二)提供動手操作平臺,提升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某些數學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難理解的,即便是使用較為詳細的描述方式也無法讓一些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全面了解,所以,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就可以嘗試采用實踐教學的模式,讓小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對數學知識進行理解。如講解“多邊形面積”時,由于一些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以及想象力較差,無法對一些多邊圖形進行有效的拆解,從而無法下手去進行計算。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剪刀、紙片,讓學生先在紙片上畫出多邊形的形狀,然后用剪刀把該形狀剪下來,緊接著教師再向學生講解這個多邊形是由哪些圖形組合而成的。如教師可以把平行四邊形剪切成兩個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同時讓學生跟著操作,這個過程中就可以讓學生明白兩個大小相等的三角形可以組成一個平行四邊形,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可以由兩個三角形的面積相加得到,進而獲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通過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平臺的方式,讓小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
(三)結合生活,加深小學生對數學的理解程度
數學與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時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從而加強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例如,在教學“統計學”時,很多小學生可能不太理解統計的概念,并對統計的方法不熟悉。此時教師就可以將統計問題導入現實生活中進行講解,如讓學生統計“班級內男女生的人數”“班級中戴眼鏡的學生人數”“班級中姓王的學生人數”。這樣的方法,可以瞬間打開小學生的思路,讓其明白統計的概念以及相關的方法,從而加深其對統計知識的認知程度以及掌握程度。
三、結語
在深度學習導向下,要想切實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以及加強教學效果,就要開展良好的數學交流。教師要先對現階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通過分析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通過設立問題、開展實踐活動、結合生活等方式進一步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注:本文為陜西省教育科學規劃專項課題“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編號:XDKT6143)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熊小菊.用數字化環境為深度學習保駕護航——探索微數字化環境下的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8(25).
[2]王新路.促進深度學習的教學策略探討——以培養小學生數學空間觀念教學為例[J].青蘋果,2017(07).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