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廣播節目來說,采訪節目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應嚴格根據節目制作及合成規則對采訪音頻素材實施處理工作,以保障節目的流暢、自然。所以在本文中,將主要針對廣播音頻技術的合成制作與應用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廣播音頻技術;合成制作;應用策略
一、廣播音頻的錄音合成制作技術
(一)數字化錄音制作技術
數字化錄音制作技術是當前在廣播音頻錄音制作與合成技術當中應用最為廣泛且最先進的技術,其以信息技術為基礎,有效擺脫了傳統錄音模式的弊端,可以大幅度提升音質,也就能夠為廣播音頻制作技術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當前主要應用于數字調音臺、軟件系統以及音頻工作站等[1]。
(二)拾音傳聲器調節技術
拾音傳聲器為對廣播音頻進行制作與合成的重要工具,根據距離的不同,其可將氛圍劃分成為近、中、遠三種模式,并獲取不同的錄音制作與合成效果,屬于當前應用較為廣泛的一項制作與合成技術,例如在對訪談節目進行錄制的過程中,即主要采用中距離和遠距離的調節方式。
二、錄音設備的合理使用
(一)對話筒進行正確使用
為了提升采訪類廣播節目的質量,就必須提升原始音源的質量,所以在進行采訪時,應對性能優良的話筒進行正確應用,以能夠為原始音源質量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在開展現場錄制工作時,若不能對話筒進行正確應用,極有可能出現音頻失真或是噪音過大等情況,導致原始音源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并且,一旦原始音源質量受到影響,后期的加工修飾工作均難以對其進行有效彌補,可見進行采訪時,對話筒進行正確使用,對于音頻質量的提升能夠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
所以采訪人員不僅需要對話筒的靈敏度、方向性等基本性能進行充分了解,以能夠根據采訪環境對不同的話筒進行選擇,例如開展一對一采訪工作時,為了保障清晰度,可采用指向性話筒。另外,在對話筒進行使用時,若出現十分顯著的“噴口”現象,主要原因一般在于話筒距離口部過近,進而對錄音質量產生影響,所以為了對噴口現象進行避免,在進行采訪時,采訪人員應注意對話筒與口部的距離進行控制,保持話筒與口部之間具有15——20cm的距離,同時聲音氣流偏離話筒軸10——15°,同時還可以在話筒上添加防風罩,以避免出現噴口現象,進而實現原始聲源質量的提升[2]。
(二)發揮周邊錄音設備的輔助功能
在對采訪類廣播節目進行制作合成的過程中,以節目實際需求為基礎,需要對各項聲音調節設備進行應用,以能夠有效的對聲音素材實施同步加工和處理。例如對均衡器進行應用,即可將采訪者、被采訪者以及解說人員的語言進行相應的修飾和美化,以促使聲音更加具有感染力,進而實現采訪類廣播節目影響力的提升。一般來說,在開展室外采訪工作時,受到場景環境以及采訪對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可能出現聲音頻率低、音色不清晰等情況,此時相關工作人員及應使用調音臺一類錄音設備對聲源進行調節,且需注意,進行調節過程中應對“降低低頻,提升中高頻”的原則充分遵守,以保障音質能夠得到有效改善。與此同時,要求聲音制作者能夠對不同頻率的聲音特性進行充分了解,以能夠對聲音力度進行有效調整。且在制作節目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及時對音量表進行觀察,以音量表顯示指標為根據實施相應的調節工作,若音量表的指針已經指入紅線區,則為出現聲音失真情況,需要對其進行及時調整,以保障節目質量。
三、錄音制作與合成技術的應用
(一)復接技術
在廣播節目的制作與合成工作中,復接技術屬于最基本的一項技術措施,但是其能夠對制作人員的工作水平進行充分體現。在通常情況下,一部質量良好的廣播節目需要經過數十個復接環節才能夠逐漸完成。近幾年來,錄音相關的科技水平得到不斷發展,聲音制作與合成工作的便捷性得到大幅度提升,所以當前要求復接技術主要在適合的錄音電平之中進行應用。如果采訪原始的音頻母帶存在電平較高的情況,則其中的信噪比相對較高,聲音信號發生失真情況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對于這一類型的聲源,若采用復接的形式,則有可能導致節目音量出現嚴重差異,所以有必要對母帶音頻切入點進行確認,針對原始音頻素材實施有效的加工,以保障原始聲音素材的電平能夠與其他音頻處于一致的狀態之中,以促使采訪類節目音頻的質量得到不斷提升[3]。
(二)音頻工作站
針對采訪音頻實施初步的制作和合成之后,制作人員應該根據相應的處理原則將采訪音頻素材輸入至音頻工作站之中,以對其實施進一步的加工。在開展剪接,復制修改等各項工作之后,制作人員可以首先對已經合成的音頻進行試聽。并以自身視聽感受為依據,對當前的音頻進行相應調整,主要采用混合合成淡入淡出等無損方式。以避免破壞節目的完整性和連貫性,也就能夠使聽眾具有更加良好的聽覺感受。
(三)完善審核工作
開展采訪工作以及對音頻進行處理,其最終目的均為對質量優良的采訪類廣播節目進行制作,所以相關工作人員以及音頻處理工作人員必須對各自的工作質量進行保障。并且在對作品進行審核時,工作人員應對把關意識進行有效樹立,采取細致、負責、認真的態度對節目的合成情況進行審核,以促使節目的質量能夠得到不斷提升。并且在節目進行輸出的過程中,還應對最為適合的設備參數指標進行應用,以避免在輸出音頻時出現信息缺失情況,以能夠對采訪類廣播節目的質量起到保障作用。
結束語:
對于廣播節目的采訪過程來說,其中音頻技術的制作以及合成均為以理論指導以及實踐經驗共同推動發展的成果,所以在對節目進行制作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對各方面存在的情況進行充分考慮,既需要對廣播音頻技術的合成制作與應用工作進行完善,還需要保障錄音設備完善且后期處理工作水平良好,以促使采訪類的廣播節目能夠從整體上提升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旭.淺談廣播音頻技術的制作合成與應用[J].遼寧廣播電視技術,2018,000 (002):P.17-18.
[2]薛山.探析廣播節目采訪中音頻的制作與合成[J].傳媒論壇,2018,1(21):50-51.
[3]張文豐.MPEG-2音視頻碼流合成與轉換技術的研究和實現[D].四川:電子科技大學,2006.
作者簡介:陳小芳 (1974.12-)女,漢,河北唐山人,本科,研究方向:電視剪輯。
唐山廣播電視臺交通文藝廣播,河北 唐山 0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