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促進了教育的進步,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形式走進了課堂。從當前微課教學情況來看,其以趣味性的教學特點為課堂學習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課堂積極性,有利于提升其課堂學習效率。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運用微課來給學生呈現數學知識,通過利用微視頻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難點和促進學生高效學習,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培養其學習信心。文章結合當前數學實況,就小學教師如何利用微課來給學生授課進行探討并提出相關教學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微課教學;有效策略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為中國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其主要內容包括培養學生全方面發展、推進素質教育和以人文本等,極大地促進了中國教育的進步。但同時隨著教育的深化改革,小學數學被賦予了更高的要求和教學目標,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理念已經難以滿足當前的教學要求。微課作為信息時代的新型教學方法,不僅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展現出了很大的教學優勢,是當前教師需要研究的重要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可以保證教學的效率,而通過微課的拓展性和豐富性,可以讓原本單一、乏味的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和具有張力,使學生能夠在融洽的環境中逐步提升。
一、 動靜結合,激發數學學習熱情
傳統的數學教學以教師講述為主,課堂教學在形式上缺乏張力,部分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課堂學習枯燥乏味,學生容易失去學習興趣。對此,現階段的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微課的形式將課堂內容以動靜結合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本質含義,在促進學生高效理解的同時激發其學習熱情。首先,教師精心制作微視頻,將課堂內容以動態知識的形成過程呈現給學生,讓其了解知識本質。其次,教師也要注重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內容,以此激發學習熱情。在趣味教學的開展過程當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及這個年齡段學生的性格特征進行教學。先通過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一定的討論,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主動進行知識學習。
以教學《長度單位》這一課為例,在課前教師要設計好微視頻的內容,并結合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來展現數學內容,如大部分學生都喜歡一些卡通人物,如奧特曼、喜羊羊與灰太狼、大耳朵圖圖等,對此,教師可將這些內容與課堂知識點聯系起來。在上課時,教師可先拿出一長一短的兩個奧特曼的玩具,然后讓學生來猜這兩個奧特曼叫什么名字、哪個長一點,一些喜歡奧特曼的學生會立即給出答案。這時教師可給學生播放微視頻,呈現出一系列的奧特曼來讓學生比較大小和長短。單從視覺上學生會輕易地說出誰長誰短,然后教師可繼續詢問學生奧特曼身長長了多少。在提問的基礎上,教師可以不同奧特曼的身長大小逐步地給學生導入毫米、厘米、分米以及米的長度單位,并引導學生結合視頻中標注的長度單位來計算相鄰的奧特曼高了多少等,以此來進一步鞏固學生的長度單位認識,學生一般也會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微課采用動靜結合的方式來授課,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也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
二、 引導探究,幫助突破重難點
小學數學教材內容里有一些知識點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較高,而小學生的數形思維能力相對較差,其對知識點理解不夠深刻。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利用微課逐步地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幫助其梳理思路和理清知識重難點,從而能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認識。教師對學生的引導,還可以讓學生能夠對問題進行更好的梳理。在現在的教學當中,學生對于問題的解決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差。在遇到難題的時候,常常會選擇躲避或者跳過,這樣會對學生之后的學習造成很大的影響、教師在引導學生的過程當中,要逐漸培養學生的品質,讓學生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找到突破問題的訣竅,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制作微視頻時要充分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其能接受的方式和內容來給學生導入課堂內容。除此之外,教師可運用生活內容來引導學生深化知識點,以此來促進學生理解。
以教學《圖形的運動》這一課為例,這節課內容主要講述平面中和空間中的一些物體的運動軌跡與方式,對學生的數形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在上課前,教師要先針對課堂數學知識點進行梳理,結合學生數學實際水平整理出學習知識難點,如圖形運動和轉動的軌跡等。在上課時,教師可先以最簡單的點運動來讓學生了解圖形運動的本質,如可以微課的形式給學生播放子彈的慢速度運動,讓學生觀察子彈的運動軌跡和形式。在學生對本堂課的知識點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師可結合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的思想逐步地從最簡單的直線、曲線運動過渡到對平面圖形的空間運動,并充分地結合生活實例來培養學生的數形思維能力,如火車在鐵軌上的運動、車輪子的轉動等。要讓學生在腦子里構建一個清晰的圖形運動框架,教師也可結合微視頻進行提示和引導,從而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重難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課堂內容以生活實例引導學生研究性的學習,在提高學生數學知識認知的基礎上能有效地發展其數形思維能力。
三、 引進素材,促進高效學習
與傳統教學方式不同,微課一個最大的教學特點就是能在較短的時間里提供給學生最多的學習素材,進而能讓學生接觸到更全面的知識素材以進行高效學習。對此教師在教學中可將微課和網絡資源聯系起來,在融入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給其呈現更豐富的知識素材,以此來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在現在的教學當中,內容比較單一,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很難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學生的思維也難以開闊。現在的社會發展日新月異,非常多的知識和豐富的教學方式都在網絡上流行,教師通過微課將網絡上的知識進行收集和總結,然后向學生進行呈現,可以極大提高教學素材的豐富性,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首先,在課前教師要依據教材內容來搜集教學素材,以圖片、視頻的形式來制作微視頻。其次,教師要與學生積極互動,在學習和了解課堂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其接觸更多的數學內容,從而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
以教學《面積》這一課為例,這節課內容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和了解物體的面積,并能初步計算簡單圖形的面積,如三角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等。在上課時,教師可以微課結合教材內容來進行授課,以圖片和視頻的形式來讓學生了解面積的本質和計算方法。在學生對課堂內容有了清晰的認識后,教師可從面積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進行探究,如教師可給學生播放分蛋糕的視頻,即對于一塊圓柱形的蛋糕,以怎樣的分配方式才能將之平均分給5個人呢?同時,也可以中國國土面積、湖泊大小的分類方法讓學生對面積的應用和本質有一個大致了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可給學生滲透一些面積計算的數學思想方法,如可以微課的形式給學生播放近似于平行四邊形的草地,然后讓學生來計算這塊草地的面積,學生當然不會,這時教師可鼓勵學生將之分為三角形和長方形,即以面積劃分的形式來求復雜圖形的面積,以此來促進學生了解數學思想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多樣化的素材結合微課來促進學生高效學習,能在較大的程度上推動其全面發展。
四、 優化課堂,引領歸納總結
在以往的課堂中,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課堂內容較多以及教學時間有限等多方面原因,導致教師在課末通常都沒有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或者總結不到位,從而導致學生認知框架不夠完善。小學生的年齡相對來說也比較小,在學習過程當中的毅力不強,常常在遇到一些難題時,學生不會選擇前進探索,而是選擇退步、逃避。基于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結合微課技術來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引領學生總結和復習,幫助其鞏固課堂知識。一方面,在課前,教師分別要做好教學微視頻和知識點總結的微視頻,并注意微課的呈現時機。另一方面,教師在以微課來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時要注意突出課堂學習重點,并幫助學生建立相對完善的知識框架。在優化課堂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多去對知識點以及問題進行歸納和總結。
如在《小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教學時,在課前,教師要先從教學要求出發,做好教學視頻和復習微視頻的制作工作。在上課時教師可先就小數的特點、對整數和實際應用中的補充等方面結合微課進行講述,同時也要側重于講解一些有關的知識技巧,如小數與整數加減乘除之間的關系、特殊分數與小數的關系以及相互轉化等。在學生對課堂內容有了全面的了解后,教師要及時地利用微視頻呈現習題,讓學生進一步鞏固練習。在課末時,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并利用微視頻來呈現重點內容,如小數與分數的關系及其相關轉化等。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不僅要引領學生復習知識點,也要結合學生在學習時出現的學習問題進行指導和改正,如有的學生不清楚小數的省略與四舍五入方法等,要注意結合實際來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框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微課來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和歸納,能有效地提高其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合理應用符合當前的教育要求,也滿足學生實際學習需求。教師要通過更有趣味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在微課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分析所學的知識,對問題進行思考。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引進更多的課外素材,豐富現有的教學內容,拓展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優化課堂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和總結,找到自己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并加以完善。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微課在數學課堂上的應用,利用微視頻來呈現數學內容和引領學生深度學習,不斷地創新和優化教學方式,在提高學生數學實際水平的基礎上發展其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麗霞.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甘肅教育,2020(13):165.
[2]黃唯唯.微課資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20(17):126-128.
[3]鈕懿斐.基于案例的小學數學微課現狀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撒志榮,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回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