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蓉
【摘 要】 隨著教育水平和要求的不斷提高,教育工作者開始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小學教育作為人生啟蒙階段的教學,也要做出相應的改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具有創新意識,從多方面對小學數學教學進行創新,促進小學數學教育更好地發展。本文將對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方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思維? 能力? 教學
小學低年級數學也兼帶得有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任,看似簡單的1+2,當中也蘊含了一定的判斷、推理能力。小學低年級階段的思維能力,不是雜亂無章的代名詞,具有一定的條理性、系統性、靈活性和敏捷性。掌握小學低年級階段思維能力的基本特征,教師就能在教學中游刃有余,學生也會學得高興,充滿自信和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一、轉變課堂模式,以學生為課堂主體
在傳統的課堂模式中,教師以講解為主,學生以聽課為主,偶爾教師提出問題與學生進行互動。這樣的課堂模式對于年齡較小、心智發展尚未成熟的小學生來說,無法使其一直集中注意力,很難對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對課堂模式進行創新,要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將從前的“講解課堂”轉變為“互動課堂”,使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大膽思考,大膽探索。學生也可以向教師提出問題,讓教師做解答,師生互動學習,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充分融入到課堂內,成為課堂的主體。例如,在進行講解三角形的分類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思考三角形可以分為幾種類型,然后讓學生展開討論,并將討論結果做好記錄。在討論的過程中如果有疑問的地方可以向教師提問,教師依據實際情況提醒學生,但是還是要以學生自己的思考為主。
二、因材施教,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由于不一樣的條件和智力發展情況,導致了小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不一,有些學生接受得比較快,有些學生接受得比較慢,有些學生比較注重基礎的把握,有些學生悟性稍高等。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發展程度,因材施教,培養小學生的獲得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現代學習論指出,促進小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才是有效教學的根本目的,培養小學生的探索意識是教學是重要舉措,也是衡量教學活動的有效性的重要標準。我們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獨特的、獨一無二的個性特征。因此,教師在制訂教學目標時,既要有整體性,使學生和諧、全面地發展,又要讓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得到不同層次的發展。在教學進度、時間都一定的情況下,面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可以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來組織教學。如學習“加減法”時,可設計三層目標:第一層,能正確判斷怎樣的加數與被加數的應對位置,能加減龐大的數據,提高學習能力;第二層,能就加數與減數之間,運用不同的方法求出同一結果的探索,歸納出怎樣的可行性方法的種類,這一嘗試是較為困難的,但是又是很有意義的過程;第三層,能利用猜想、觀察、分析等方法,了解數學的歸納思想、分類思想等。
三、在溝通交流中探索數學知識
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溝通交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溝通交流中,我們會發現孩子們的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想法。一些學生天馬行空的思維聯想,對于教師的教學是非常有意義的,在與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火花”。我們傳統觀念認為,學習數學課程就是多做題目、形成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技巧,教學則是傳授數學知識、訓練學生解題技能和技巧,因而在課堂上,基礎知識、基本原理一帶而過,組織學生花大量的時間進行模仿性、重復性的強化訓練。其實這些都很重要,但是現代教學認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原理不僅僅是獲得課本里的基本知識,而是要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如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索問題的能力等等。如果不積極地進行溝通交流、不積極培養學生獨創性,必然會造成學生缺乏應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就會得不到應有的關注,這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和以后的探索性學習。
四、創新知識整合方式,使學生鞏固掌握知識
知識整合就是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認知系統,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知識之間有較大的關聯,因此對知識的總結歸納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對知識的總結能力不高,總結工作經常由教師完成,然后講述給學生,這樣無法使學生發現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哪一部分存在問題。由此,教師應該創新知識的整合方式,鼓勵學生自己對知識進行總結,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以免為以后的學習帶來困擾,還可以通過自己的總結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對所學知識起到鞏固作用。
總之,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和實行現代化教育的今天,對小學數學教育進行創新是必然趨勢,數學教師要通過不斷的對教學策略的創新改革,對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中的弊端進行調整。作為一名教師,不但要教學生,同時自己也要不斷學習、反思,這樣才能夠讓自己的教學能力不斷進步,讓學生也跟著自己一起進步。新時期采取的素質教育,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小學數學教學也應當不斷地進步,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做好課內和課外各方面的工作,積極參加教育科研,總結教學經驗,從各個角度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大膽嘗試新方法,不斷探索更先進合理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 馮德基.小學數學競賽活動與素質教育淺談[J].基礎教育參考,2010(11):41-42.
[2] 梁紹玲.淺談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2(3):166-167.
[3] 曾國棟.數學思想與小學數學教學[J].現代教育科學,2014(1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