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琴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不斷深入和世界講英語潮流的擴大,英語教學變得越來越重要,初中是培養(yǎng)同學對英語學科興趣的關鍵,同時也是為以后學習英語打下穩(wěn)定的基礎。但由于對課程方向不明確、教材解析不精確,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學生學習沒有動力,老師們仔細研究新課標和新的教學模式,改變以往的教學思路,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將英語與同學們興趣掛鉤,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 初中英語? 課堂教學? 現(xiàn)狀? 整改對策
前言:小升初的同學對英語還沒有完全的認識和理解,老師嘗試著新的教學方式,改變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但大現(xiàn)狀下的新方式顯然很難進行,這就需要以學生為中心,興趣分散滲透,對此編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初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
一、分析初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
(一)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不高
部分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維比較死板,過于被教材牽著走,只是一味地干講,不關注課堂上的學生動態(tài)。發(fā)音不標準,口音地方化,讀音無細節(jié),都導致學生在一開始就進入了一個錯的學習環(huán)境。新生英語教師對課程標準理解不夠到位,仍然按照傳統(tǒng)教學授課,不能將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使得教學質量下降,學生語言素養(yǎng)得不到提升。
(二)教學方式缺乏層次
“應試教育”限制了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作為一門語言學,老師要注重它的功能性和價值性,不止以考試為主要方向;學生們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不一,傳統(tǒng)的教學不能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自身能力。弱的學生學習補不上來,優(yōu)秀的學生能力不能更進一步,這樣會使班級進入瓶頸,無法得到質的改變。
二、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的對策
(一)對老師進行系統(tǒng)的專業(yè)培訓,正確地引導學生學習英語
學校聘請專家對老師進行新課標的改革的深入講解和培訓,讓老師對教材有更深層次地理解和挖掘。老師本身也要樹立以學生本位的觀念、建立教材為中心、課堂為主要方式的教學思維,利用教研時間學習有關教材課本的拓展知識,為學生的思維發(fā)散提供客觀條件。通過線上討論結合其他模范教師的教學,加強基本功訓練,實際應用到自身的教學當中。
例如:七年級下冊《Our school life》這一單元,老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模式,可以提出問題:學校有哪些場所用英語表示出來,這樣能夠增加學生們的單詞量也能對學校更加了解,或者讓同學們進行對話演練,增加學生的英語口語的表達能力,這樣更具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可與多樣化的教學實踐緊密結合;更具實效性,教師通過校本教育不僅能夠獲得專業(yè)發(fā)展的動機,而且還能豐富教育理論知識和經驗,有利于突破教師在教育中從理念到行為轉移的瓶頸。
(二)“分層互動”的教學模式,為每個同學創(chuàng)造整體發(fā)展機會
分層互動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個班級里,教師依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如學習基礎、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等,以課堂教學目標為導引,采取學生自愿,因能劃類、依類分層的原則,將班級內的學生按照一定的比例劃分成若干層次而進行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其目的在于充分發(fā)揮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助合作、批評激勵和幫助指導作用。
例如:七年級上冊Unit 1 《Making Friends》? 這是學生們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可是有的同學性格內向,想交朋友可是說不出來,這樣我們老師根據(jù)他們不同的性格可以讓活潑的同學去主動跟他們交流,而且通過簡單的英語對話,讓學生們之間不會那么尷尬,就像學生之間犯了錯不好意思說“對不起”但是說“sorry”就非常順口。最主要的是老師轉變課堂角色,首先要以新朋友的姿態(tài)去面對學生,融入學生的學習隊伍中,創(chuàng)造多與學生互動的機會。老師可以根據(jù)他們的能力進行分層小組搭配學習,增強補弱,通過小組之間的比拼激發(fā)同學的學習斗志。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信息,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讓同學在課堂上找到歸屬感。
(三)緊抓同學學習興趣,營造愉快輕松的語言學習氛圍
語言學對于很多同學來說不是特別感興趣,再加之父母的一些對英語的偏見性和差異性的理解,導致學生們更是在課堂上不聚精會神,一堂課學不到真正的知識。首先老師要從國家、社會、個人層面向同學講解學習英語的真正的目的:中國要成為世界大國,追隨時代潮流,與國際接軌;社會加速變化,跟需要有外語基礎的人才來引進先進的產業(yè);學習外語更能夠提高自我素質,更容易了解外國人特色的生活方式。老師們也要通過制作PPT,查找有趣的英文視頻,好萊塢電影等讓學生們的英文學習不枯燥。精彩的片段話語讓學生多看幾遍,加深印象。
例如:用一些簡單的英語形容詞相互講述自己眼中的 《Our local area》,讓同學們有種家鄉(xiāng)的自豪感;老師們要從語境中帶動整個學習,將語境聯(lián)系到同學們很日常的生活中。通過四個季節(jié)的植物圖片來讓學生們感受在英文世界當中的初夏秋冬,從學生們自身的birthday, like, dream等等入手挖掘出他們的興趣,將其與母語的語言相結合,呈現(xiàn)不同的效果和反映,學生們從英語中接收到的東西印象更加深刻。
總的來說,課堂效率和質量取決于老師對課堂上學生們的學習狀態(tài)的把握。因此,在教學中,英語教師應更多地去關注學生們的臨時動態(tài),并靈活的轉變課堂模式,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英文的魅力和學習的樂趣,促進其英語學科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田淑霞.芻議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9.
[2] 袁燕華.多元互動英語教師校本教育模式:理論與實踐[C].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
[3] 劉鵬.“分層互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新西部(理論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