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啟慧
摘 要:隨著網絡的普及、信息技術的發展,微課成為目前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一個熱點,其作為課堂的補充形式,很好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通過探討小學英語教學中微課的應用方法與相關成果,探索小學英語微課的應用新方法、新道路。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育學;微課
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工具,在目前的應用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微課很好地利用了學生的碎片時間,充實學生課后學習,使學生全面化、系統化地掌握英語知識。并且這種生動、活潑的課程表達方式,也很好地迎合了小學生的性格、行為特點,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教師可從微課的應用實踐、學生的反饋中,摸索出一條迎合小學生學習特點、思維模式的微課應用道路。
一、深化素質教育,推進課程改革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是國際間文化、知識交流的重要工具。教師應針對學生的特性,有針對性地開發出符合小學生學習特點的微課。在課堂設計中架構滿足學生要求的教學目標,符合學生興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讓學生投入到微課的學習之中,使得微課為學生課堂學習前的先導背景鋪設、學習中的課程框架梳理、課堂后的重點知識強化助力,完善學生的英語知識體系,提升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在這種互動有序、迎合個性的微課堂教學中,學生能更好地解決課堂學習中的疑問,并通過相關的拓展學習,在生活中也能很好地應用相關語言、文化知識。打造以學生為主體的平等、民主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就產生自學意識,提升其自我學習能力與自主探究能力,助力學生終身學習。
同時,新課標指出,英語是學生獲取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有必要進行相關能力與知識的培養,使得學生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在交流中完善學生對于社會的認知,助力其完善自己的三觀,在提升英語課堂質量的同時,加強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但是,傳統視域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課堂設計依舊以教參的要求為主,甚至出現了照本宣科的現象,使課堂的氣氛陷入沉悶,使學生陷入被動之中,缺乏自主探究精神。因此,設計、建立創新、有趣、針對學生個性的英語微課,有助于學生在自我學習、交流探索、溝通合作、課堂表達中深化對知識的學習。通過微課這一載體的可復制性、可回放性,以及微課堂本身內容的趣味性,讓學生打破傳統教育中被動學習的狀態,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
例如,在Traditional Festival的教學中,可以通過微課堂,先為學生鋪墊Spring Festival,Thanksgiving Day等節日的背景文化知識,讓學生在了解中西方節日及文化差異的過程中提升知識理解能力與語言應用能力。
二、創設教學情境,促進學生理解
教師可通過微課進行相關背景知識、互動模式的鋪墊,為課堂教學營造生動、全面的情景。利用微課的特性,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讓學生在課后及其他空閑時間,進行自主學習與網上交流,具象化、直觀化地迎合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參與程度。通過微課架設的語言情景,教師在課堂中就可結合微課背景開展教學,引導學生通過應用情景與具體語境對單詞進行多層次多維度理解,降低單詞學習中死記硬背的成分,使學生勤于思考,善于聯想,也有助于學生事半功倍地完成單詞學習。
例如,在Shopping的教學中,教師可在微課的設計中營造購物情景,通過具象化的產品照片、視頻、動畫,讓學生更直觀地在趣味學習中投入購物情境,掌握相關的單詞、語句、語法知識。
三、深化學生理解,加強知識記憶
微課可以在學生隨時隨地的學習中,極大地推進學生的學習廣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課堂中可著重加強對學生既有知識的鞏固與重點難點的剖析,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與教師講解的結合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強化對知識的記憶。
例如,在Unit 6 Fruit的教學中,教師在微課中為學生進行相關的背景鋪墊,在課堂中注重圍繞“What fruit do I like and why?”強化學生的寫作與表達練習。
通過微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教師可以把課堂發展為互動有序、交流表達的平臺,提升學生英語學習中的知識深度與廣度,為學生打造一個全面立體、生動活潑的小學英語學習體系。并且在微課的學習、交流、表達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自主探究能力,鍛煉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提升學生對知識的全面認知,最終助力學生的英語學習。
參考文獻:
[1]張金杰.微課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應用探索[J].成功,2019(2).
[2]陳雪瓊.“微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實踐探索[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8):12-13.
[3]金輝.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微課的有效策略[J].科學咨詢,2019(3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