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曉芬
摘要:新課程的改革與實施,將使我們基礎教育的教學目標、內容、形式等各個方面發生相應的變化。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作為數學教師不但要關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更要關注作業設計的有效性。本文就小學數學作業如何進一步改變現狀,在有效性作業的設計上有突破性進展進行闡釋。關鍵是在設計常規性作業的同時,根據新課改要求更應設計自主性作業。
關鍵詞:小學數學? ?自主性作業? 有效性? 策略
一、數學作業有效性現狀
目前,小學數學作業存在最大的誤區是教師的本位主義和功利主 義。教師一直把作業作為提高考試成績的重要“法寶”之一,把它當作鞏固課堂知識的重要手段。于是布置作業時也是從教師的意志出發,而忽略了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結構及個性發展的需要。長期的這種作業方式已經使學生逐漸形成不良的作業習慣。比如馬馬虎虎地做,早上到校抄同學的答案,字跡潦草,錯誤率高,不認真思考等。這樣的作業,沒有任何效果可言。對于教師布置的數學作業有效性現狀,主要問題有以下幾種:(1)教師花費在批改作業上的時間過多;(2)教師獲得“學生的信息”失真度很大;(3)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地位。
二、促進數學作業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
1.數學作業的設置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作為數學教師不但要關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更要關注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小學數學作業如何進一步改變現狀,在有效性作業的設計上有突破性進展,關鍵是在設計常規性作業的同時,根據新課改要求更應設計自主性作業。
首先,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設計童趣性作業。作業設計時,我們應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經驗出發,設計具有童趣性和親近性的數學作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學生對作業是否感興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作業的內容是否新穎、有趣,結合教學內容特點,設計繪畫式作業,以鞏固、應用所學知識。
其次,設計具有生活化的作業,讓學生成為問題的探索者。學生完成數學作業也是一種數學學習活動,布置生活化的作業,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這樣學生對數學知識、技能和數學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的經驗。為此,在作業設計時,要根據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已具有的數學活動經驗,設計一些以學生主動探索、實驗、思考與合作為主的生活化的作業,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離不開數學,并逐步成為一個知識的實踐者。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數學教材中,許多內容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讓學生通過觀察、考察、嘗試等活動,增長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加強社會認知,提升社會參與意識,促進個體社會化進程。如學習了長度單位,可以回家測測自己和家人的身高,量量自己腳步的長度,算算從學校到家里的路程;認識了人民幣,可以用自己的零用錢去買買學習或生活所需要的東西;又如,學了面積計算后,可以讓學生測量并計算自己房間的面積,再設計一下,如果你房間里鋪30cmx30cm的地磚,需要多少張。給父母提一個裝修計劃。這樣能讓學生在實踐中學,學得輕松,學得有意義,能學到課堂上得不到的實踐經驗。課后,還可讓學生交流批改,通過改錯練習,更好地理解知識。
第三,設計自主性的作業,使每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參與者。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被動接收信息的刺激,而是主動地建構意義,是根據自己的經驗背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的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教師指定習題,學生統一進行指令性書面練習,容易使學生的知識“窄化”、思維“僵化”、情緒“淡化”。為此,在作業設計上,我們要努力改變傳統作業中“千人一面”的做法,要設計出難易不同、能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的作業。
(1)“數學日記”是一項綜合性作業,他可以幫助學生用“數學的眼睛”看待生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比如搞建筑,離不開“八”字。亭子要修成八角形的,塔要修成八邊形的,井口要砌成八角形的。許多成語中也含有“八”。比如八面玲瓏、八面威風、八九不離十、四通八達、七長八短、七手八腳、橫七豎八、七嘴八舌等等。學生有了自己的選擇,學習也就有了興趣。
(2)數學手抄報是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整理與復習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重要形式。它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與整理,查漏補缺,把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對本單元知識在腦海里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生要辦報必須對版面進行設計,看哪個材料排在哪個地方更合適,更美觀。在書寫繪畫報紙的過程中,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每次學完一個單元時,讓學生對本單元設計一份數學手抄報,學生辦手抄報覺得很感興趣,因為自己首先要設計一個有創意版面,把學過的知識點進行整理,有的學生用的是表格式。如整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這個單元時,一位同學整理知識點時用到這樣一個表格,有的用的是大括號式的,還有的用的是樹枝狀式的等等,不管哪種形式的整理,學生都能把本單元知識梳理得條理清晰,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3)數學寫作是在一定的知識儲備下,對已有的數學信息分析、比較、內化、綜合從而產生想法或感受,并用文字表達出來的學習過程。運用于課堂中能夠促使學生分析、比較事實,綜合相關材料,從而將數學知識內化為他們自己的思想。數學寫作的內容包括數學知識、問題解決的方法、學生的自我反思行為、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它是一種寬松的氛圍,讓學生拜托考試的恐懼,找回學習的信心。如,對于錯題的分析上,數學寫作能很明顯體現它的作用。
三、結語
學生作業的目的在于鞏固和消化所學的知識,并使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正確組織好學生作業,對于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的能力和習慣,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創造能力有著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