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錦軍 孫榮峰


摘要:目的:分析思維導圖法用于伽馬刀治療顱腦腫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選取于長春市人民醫院接受伽馬刀治療的顱腦腫瘤患者81例,隨機分為對照組41例和觀察組4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口頭講解健康教育,觀察組采用思維導圖法健康教育。評估兩組患者對疾病知識掌握與滿意度情況,治療依從性。結果:觀察組疾病知識掌握、健康教育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前1 d、治療后4~5 d、出院前治療依從性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將思維導圖法用于伽馬刀治療顱腦腫瘤患者健康教育的實踐中,能夠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與治療依從性,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顱腦腫瘤;伽馬刀治療;思維導圖法;健康教育
伽馬刀治療顱腦腫瘤的效果較好,但患者對此治療方法及原理缺乏了解,從而影響治療依從性,因此必要的健康教育極為重要。傳統的健康教育采用口頭宣講方式,但因患者年齡與社會文化背景各不相同,接受能力存在差異,很難達到預期效果。思維導圖也稱心智圖,是運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將各主體關系用互相隸屬與對應層級圖展現出來,取關鍵詞與圖像、顏色形成連接,加深患者記憶。我國衛生管理領域對于思維導圖的研究與運用尚處在萌芽階段,但其價值已得到衛生管理工作人員的關注。本研究分析了思維導圖法用于伽馬刀治療顱腦腫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長春市人民醫院接受伽馬刀治療的顱腦腫瘤患者81例,隨機分為對照組41例和觀察組40例。對照組男21例,女20例;年齡31~80歲,平均(44.15±2.49)歲。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31~80歲,平均(44.15±2.49)歲。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運用傳統口頭講解的方法開展健康教育。
觀察組運用思維導圖法開展健康教育。(1)統一培訓。要求護理人員熟悉掌握思維導圖內容,分析各部分內容,反復講述和說明,內容包含入院宣教、伽馬刀治療原理、方法、過程、注意事項以及癌痛的評估,不良反應的預防,正確用藥等。(2)將原有的健康教育內容提煉成簡單的詞匯,借助思維導圖軟件繪制成圖像,分解出多個重點,用文字與線條簡單呈現。(3)借助導圖進行解釋,加深患者記憶與理解,囑咐患者治療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告知及時來院復查等。(4)參考顱內腫瘤診治護理操作流程,用不同顏色、圖畫標記出來,將思維導圖在A4卡紙上打印并塑封保存,方便長時間循環使用。護理人員在患者初入院時,即用思維導圖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與患者及家屬進行交流,將思維導圖置于床頭柜抽屜,方便患者查閱。(5)出院前采用自制量表評估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伽馬刀治療時以當面訪談的方式對患者的依從性進行評估。
1.3 觀察指標
(1)評估兩組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與滿意度情況,分值均為20分,分值與疾病知識的掌握、滿意度呈正比。(2)治療前1 d、治療后4~5 d、出院前評估兩組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分值為20分,分值與患者的依從性呈正比。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0.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疾病知識掌握與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疾病知識掌握、健康教育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依從性對比
觀察組治療前1 d、治療后4~5 d、出院前治療依從性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據統計,腫瘤已發展成人類第二大死因,全世界每年有近160萬人因腫瘤死亡。既往對顱內腫瘤的治療常采用外科手術切除,而伽瑪刀治療無須開刀,避免了手術引起術后出血、感染及損傷重要結構功能的風險,可有效治療人體深部,包括腦干在內的手術禁區的腫瘤、腦血管疾病等。伽馬刀治療是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其原理是基于鈷-60衰變過程中釋放的γ射線在病灶細胞產生的放射生物學效應,多源同軸旋轉,成為動態的錐形扇面,可以有效地分散周邊正常組織所受的輻照劑量,而不降低病灶組織治療劑量。通過幾何聚焦原理,能量低的γ射線經疊加能量,焦點位置會出現較大的輻射場,利用計算機精準定位使腫瘤組織處于焦點部位,能夠在短時間內損毀病變組織,焦點外正常組織受到照射僅為瞬間不會造成過大損傷,治療安全性較高[1]。伽馬刀治療顱腦腫瘤無創傷、無出血,不需要做繁瑣的術前準備與用藥,手術治療時患者清醒、無痛。此技術治療效果確切,有效地延長了患者生命周期,提高了生存質量。
伽馬刀治療適用于腫瘤直徑<30 mm及非功能區直徑≤40 mm的患者;腫瘤位于大腦深部或重要功能區域,手術風險較大者;年齡偏大、一般狀況差或合并其他重要器官疾病難以耐受手術者;能夠一次性治療多個病灶,也可以分次分量治療。伽馬刀治療全程均由計算機控制,專業人員密切對治療全程進行監控,精準、安全、高效,不損傷正常腦組織。伽馬刀治療方便省時,可有效縮短住院周期,術后無須輸血、用藥,對飲食與活動均無明顯影響。
思維導圖是學習與記憶的輔助工具,用圖文的方式,將關鍵詞與顏色等創建記憶鏈接,充分利用左右腦功能,吸引患者注意力,激發其發散思維,方便其掌握與理解。思維導圖能夠改善傳統健康教育的缺點,其優勢體現在:(1)與人體工程學基礎一致。思維導圖是表達思想的圖形工具,處理信息的流程與人腦的自然處理方式一致,用詞匯、符號、圖像將枯燥的知識點表示出來,其概括性與組織性較強,將要表達的內容可視化呈現在患者面前,層次清晰,突出重點,從而加深患者的記憶與理解。(2)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使護理人員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了解更多幫助患者認識疾病的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學會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開展健康教育[3]。思維導圖的模式與“入院教育教案”接近,圖文結合能夠生動地表達知識要點,以免枯燥的條文知識影響患者學習,患者可通過圖文在腦海中形成清晰的認知[4]。思維導圖模式的健康教育,能夠縮小不同患者的差異,能夠將枯燥的知識有趣生動地呈現,通俗易懂,患者更容易接受,對知識的掌握也更為深刻。健康教育中加入思維導圖法能夠增強護理人員的團隊意識與語言表達能力。(3)健康教育中引入思維導圖法。護理人員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宣教,幫助患者聆聽與觀看,確保眼到、耳到,強化信息的接收,圖文并茂的豐富效果容易吸引患者與家屬的注意力,將導圖交由患者保存,方便隨時查閱,強化患者的理解與記憶,為患者提供更好服務的同時,也拉近了患者與護理人員的距離,護理人員的專業能力也得到提高,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療,獲得患者的高度認可。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明顯得到提高,這足以體現思維導圖模式的優勢。
常規的健康教育常以口述的形式表現,包含大量的信息,加上患者理解能力差異,會影響其對疾病的認知,難以取得理想效果。顱腦腫瘤疾病比較復雜,患者與家屬內心很容易產生擔憂與疑惑,需選擇通俗易懂的方式。思維導圖法在健康教育中的應用能夠幫其更深入地認識疾病。這種圖文并茂的形式更容易體現各級知識之間的構架,將主題與思維規律相聯合,挖掘大腦的思維。責任護士借助思維導圖可以使患者與家屬掌握的更為到位,配合度提高,發揮健康教育的最大價值。
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宣教,以顱腦腫瘤患者為中心,從中心向外引出更多的分支,各分支表示和主體的連結,各連結又是另一主體,接著分散出較多的分支,以放射狀立體結構展現出教育知識,這些知識的連結如同記憶,與大腦的神經元連接,最后用顏色、線條呈現,將復雜難懂的知識簡單呈現,輔助患者記憶。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評分高于對照組。
思維導圖方便護理人員對宣傳教育的掌握,提高了工作效率。思維導圖用簡單的文字吸引患者注意力與興趣,幫患者理清思緒,加深理解,減輕其內心的焦慮與擔憂,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對健康教育的滿意度較高,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0.05),足以體現思維導圖模式的優勢,患者對此模式的健康教育滿意度高,治療依從性高,說明此模式能夠幫助患者更好地掌握教育內容。
綜上所述,運用思維導圖法實施健康教育能夠提高患者對知識的掌握,提高治療依從性,獲得較高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鐘雪枚,孫國申.細節管理在中重型顱腦外傷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23):130-132.
[2]黃夢華,黃丹,何衛娥.思維導圖式健康宣教在腦腫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護士:上旬刊,2020,27(3):48-49.
[3]張璐.基于思維導圖的腫瘤患者PICC圍置管期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20,7(4):194.
[4]李莉,胡定偉,敬雪明,等.思維導圖在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24):2900-2903.D674D29B-1D49-445D-9885-C108B8D268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