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應懷
摘 要:在農村小型規模的學校課堂教學當中,“同動同靜”的復式教學模式對教學具有相對重要的意義和影響,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和弊端,為了改善這些問題,應當及時地采用好“同動同靜”的復式教學模式,更加有利于規范教學模式,把握教學的主體地位。因此,文章以“同動同靜”復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為基礎,簡要分析了目前推行“同動同靜”復式教學模式的意義和價值,分析了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所存在的問題和弊端,并提出了相對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同動同靜;復式教學;小學語文
一、 推行“同動同靜”復式教學模式的意義和價值
(一)促進教學模式的創新與發展
推行“同動同靜”復式教學模式的意義和價值第一點,體現在能夠促進教學模式的創新與發展,基于目前農村小型規模的學校課堂教學當中,教師的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單一性。及時地推形“同動同靜”復式教學模式,有助于促進教學模式的創新與發展。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如果沒有創新式的教學模式和完善的教學方法,教師很難能夠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也無法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得到受益,會忽略了學生的總體發展。因此,推行“同動同靜”復式教學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
(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
推行“同動同靜”復式教學模式的意義和價值第二點,體現在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眾所周知,小學語文的教學理念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語文文化修養,能夠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當中逐漸培養自身的學習能力,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因此,推行“同動同靜”復式教學模式的意義和價值可以總結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教師在“同動同靜”復式教學的模式中,能夠運用好相對合理且科學的方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這是相對來說非常有價值意義的。
(三)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推行“同動同靜”復式教學模式的意義和價值第三點,體現在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于語言的學習是相對枯燥且乏味的,因此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當中,學生缺少相對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的現象時有出現,教師如果想要改善這一問題,就要及時地推行“同動同靜”的復式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接受復式教學模式的價值,感受到“同動同靜”復式教學對于培養自身各項綜合素質和能力,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能夠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產生濃厚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自主學習培養自身的各方面綜合素質和能力,進而能夠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中即將出現的各項問題和挑戰。
(四)為廣大教師提供了更加具有實踐意義的教學方法
推行“同動同靜”復式教學模式的意義和價值第四點,體現在為廣大教師提供了更加具有實踐意義的教學方法。在傳統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具有相對的局限性,沒有受到新型教學模式的影響,自身的教學模式也比較枯燥,因此學生缺乏積極的學習興趣,也跟這一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因此,推行“同動同靜”復式教學模式的意義,可以總結為能夠幫助廣大教師提供更加具有實踐意義的教學方法,教師能夠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實施具有高度價值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接受文化知識的熏陶,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面對未來社會中即將出現的各項問題和挑戰,也能夠合理地擁有好相對科學的方式,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這是非常有價值的教學模式。
二、 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所存在的問題和弊端
(一)受父母進城務工以及計劃生育的影響嚴重
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所存在的問題和弊端第一點,體現為受到父母進城務工以及計劃生育的影響嚴重方面。在這一方面具體可以總結為,由于父母進城打工,學生自身缺乏相對的自我控制力和約束能力,加上沒有監護人的及時看管,自身的學習能力并不強,并且也缺乏相對積極的學習態度和熱情,會導致學生無法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而另一方面,受到計劃生育的影響,廣大農村家庭子女人數并不多,父母長輩缺乏教育培養的觀念意識。因此,能夠接受義務教育的人數也不多,這都會嚴重地影響學校的招生問題,導致學校招生生源少,班級人數少的現象頻繁出現。
(二)教師教學普遍存在單一性
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所存在的問題和弊端第二點,體現為教師教學普遍存在單一性。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的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單一性,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只是對教材進行機械的解讀,學生也只是對教師的講解進行機械地理解,并沒有充分地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形成主動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沒有正確的教學方法,會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缺乏正確的學習觀念,對于自身的學習意識也較為淡薄,沒有形成正確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因此這也會對自身的學習產生嚴重的阻礙,也無法保證教師的教學進程得以順利開展。
(三)學生缺乏積極的學習興趣
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所存在的問題和弊端第三點,體現為學生缺乏積極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有了積極的學習興趣,那么對培養自身的學習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就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在目前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當中,由于學生自身缺乏相對的積極性,沒有積極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難免會產生厭學的消極心理和情緒,教師如果在此刻沒有及時地進行解決和改善,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困難越來越多,對于學習的消極情緒也越來越重,對于保障教師的教學進程沒有重要的幫助作用,也對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產生了嚴重的阻礙性。
三、 有關“同動同靜”復式教學模式的實施和策略
(一)要明確內涵,力求規范和發展
有關“同動同靜”復式教學模式的實施和策略一,是要明確內涵,力求規范和發展。教師在進行“同動同靜”復式教學模式的實踐過程當中,要能夠對教學活動的目標進行反復的斟酌,對內容進行合理的設定,要能夠進行自主的探索和實踐,對“同動同靜”復式教學模式新模式產生一定的理解。要加強明確內涵,力求規范和發展,要規范學生的學習習慣,讓學生能夠從小就培養起自身的良好習慣和意識,發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自主學習提高了自身的學習能力。要開展不同年級學生之間的互動,力求在整合不同年級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圍繞不同年級、不同教學目標,開展更加有效的能力訓練,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