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碧冰
【摘要】中國進入“大數據”時代,教育教學的改革也隨之而來。本文主要探討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特定背景下,基于數字化環境下該如何利用數字化手段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數字化;農村小學;英語教學
隨著國家的繁榮富強發展,我國的信息技術不斷進步,我們身邊的一切均已經逐漸進入“大數據”時代。最早提出“大數據”時代到來的是全球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麥肯錫稱:“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如今,我們所從事的教育教學領域也在進行著數字化教學的改革轉型,越來越多的數字化科技開始涉足教育、走進校園,不知不覺間,印象中的傳統學校早已變換了模樣,教師教學的方式、學生用的教材,甚至是校園、教室環境的布置,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數字化教學是指教師和學習者在數字化的教學環境中,遵循現代教育理論和規律,運用數字化的教學資源,以數字化教學模式進行培養適應新世紀需要的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的教學活動。簡單地說,數字化教學就是利用多媒體教室、電腦等現代化多媒體載體進行的教學。
一、農村小學英語運用數字化教學的背景
雖然我們國家經濟日益發達,教育教學水平也不斷提升,但是教育教學發展的地區性差異仍然十分大,特別是小學的英語學科。
1.專業師資貧乏,英語教育缺失
雖然不是全國各地都存在專業師資貧乏,英語教育缺失的現象,但是在各省的部分農村地區,仍然存在因英語專業師資缺乏,小學無法開設小學英語課程的情況。比如,近幾年,云南大理賓川縣,縣內近80所小學(校點),除了縣城所在城鎮等地4-5所學校之外,都完全沒有開設英語課。就算是經濟發達的廣東省內的某些市的農村小學,即便是英語書發下去了,但是由于專業英語師資力量的缺失,導致學生很少上英語課,到了四年級還不會26個字母的學生不在少數。正因為這樣的原因存在,農村學生只能在初中階段開始接觸英語課,比城鎮地區晚3-4年時間,追趕難度很大。
但是,這樣的專業英語師資的短缺問題,很難在短期內得以解決。集中的師資培訓和少量的公益支教均不能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而憑借目前日益飛速發展的教育信息化技術和日漸豐富的數字化教學資源,跨時空領域的在線教學或許是值得探索的一條道路。
2.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
英語課本上的一些話題和內容與農村小學生有一定的距離,他們很多時候對于一些單詞或句子的概念理解在自己腦海中建構不起來。比如,超市supermarket,gym體育館。另一方面,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圖片或實物創設情境,缺乏生動性或有不少的限制性,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缺乏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3.缺乏語言學習和運用的環境
眾所周知,學習英語的最重要因素是語言環境。當然,學習英語最理想的環境是把英語作為母語的國家,可是對于我們以普通話作為母語的中國人來說,缺少英語環境造成了學習英語存在一定難度。發達城市的某些貴族學校的小學生有外籍教師給他們帶來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熏陶,他們可能偶爾還會遇到一些外籍人士,可以用英語跟他們交流切磋,但是,這對農村小學生來說,這些機會幾乎為零。
二、數字化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1. 利用數字化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勇于探索、大膽創新的強大內驅力。一旦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在學習中就將處于主動出擊的地位,而不是被動地被教師“填鴨式”地學習,這樣的學習所產生的效益是無限而永恒的。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作為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但是,很多學生一開始接觸英語時都是存在膽怯心理的,畢竟英語對于中文是母語的學生來說,是一門外來語言,一個人面對一樣陌生的事物正常的反應是害怕,特別是農村的小學生,見識面更加窄。
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從小學生的好奇心這個角度去擊破。數字化資源非常豐富,包括數字視頻、數字音頻、多媒體軟件、網站、計算機模擬、在線討論,等等。只要我們充分利用好這樣的數字化資源,吸引學生學習英語,激發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特別是對于農村小學生來說,這些數字化資源更加具備吸引性,更容易達到使他們樂學、愛學的目的。比如,在學習食物主題的內容時,如PEP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5 Dinner's ready ,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呈現各種各樣的食物,特別是在農村地區比較少見的hamburger、sandwich、salad等食物。另一方面,如果利用數字化手段呈現各種食物的單復數,就省去了英語教師要準備很多張卡片或多種食物的麻煩,讓學生通過視覺直接感知,事半功倍。又比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Unit 3 My pen pal時,一開始以Pepper Pig在發email的圖片引入pen pal的概念,學生一見到Pepper Pig就來興趣了,而不是一開始就被陌生詞pen pal所嚇倒。因此,我們作為英語教師應該幫助學生以興趣戰勝恐懼。
2.創設教學情境,培養語用能力
布魯姆認為:“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創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這說明了每位學生都具備好奇、愛動的特點,也突出了語言具備實踐性和交際性。但是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比較缺乏外語真實環境之下,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數字化資源創設比較貼近生活實際的真實情境,促使學生學以致用,培養他們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比如,在教授There be復習課當中,因為教學內容中涉及到mountain、lake、village,因此,我們蹭了一下熱門電影《哪吒》的熱度,以哪吒被太乙真人帶進江山社稷圖的片段作為情境,引入到使用There be句型的復習操練。學生學習起來非常地積極和投入,爭先恐后地發言,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語言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