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艷
摘 ?要:在學校常見兩種學生,一種就是老師們都喜歡的優生,他們成績優異,興趣廣泛,在課堂上能夠很好帶動氣氛。而另一種學生就是差生,他們學習成績不好,有些還不遵守課堂紀律,調皮搗蛋。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如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培優補差”,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獲。
關鍵詞:小學數學;培優補差;措施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想要更好做好工作,不僅要從學生入手,也要做好自己,只有讓自己變的更優秀,教學質量才會得到提升。老師必須要公平對待每個學生。不公平的待遇可能會使優生“恃寵而驕”,成績差的則是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了。一個好老師對學生的教育不是僅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還有很多優良的習慣。為師者,不僅僅是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傳道”,以身作則,培養學生的優良的人格品質,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1.“培優”
1.1“勝不驕敗不餒”
優生由于各方便比較出色,深受老師的喜愛,就很容易驕傲,但驕傲使人退步,所以對于優生的培養重在讓他們養成“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不因好成績沾沾自喜,不因一次失利自暴自棄。
當優生取得很好成績時,老師也是教導他們虛心向其他學生學習,學習他們的長處。老師可以幫助優生尋找自己尚有不足的地方,防止他們驕傲自滿。養成一個謙虛的美德,將會是孩子成功路上的墊腳石。
1.2強化訓練
當基本的數學知識不足滿足優生時,老師可以給優生加強學習強度,可以學習一些課外數學知識,能力強者可以參加奧數類,這樣可以讓強者更強。增加優生閱讀量,不要以為閱讀與數學無關,通過閱讀,他們詞匯量得到增加,擁有更好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對數學的理解力也得到更好的提升。
1.3培養自學能力
對于優生的教育,老師可以適當有的放矢,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一個良好的習慣的養成,會讓學生受益終身。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就是讓學生扎實基礎的同時,思維能力也得到一定提高。老師可以通過一些小方法來鍛煉優生的自律,當他們有一定自律時候,學習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享受,一種真正的精神食糧。
2.“補差”
2.1多鼓勵,多獎勵
老師要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要過分偏袒優生,而忽略那些成績差的學生。在筆者看來,成績差的學生更需要老師的關愛,可能老師的一句表揚會讓他們努力學習。老師應該多鼓勵差生,可以給他們定好幾個小目標,每完成一個目標就給予小獎勵,讓他們慢慢進步。一些數學小游戲的參加,也可以很好提高差生的自信心,讓他們對數學產生興趣。
2.2端正學習態度
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學習是為了自己,而不是家長或者老師,所以我們上課時候要專心,認真思考問題,積極回答課內提問。要培養差生持之以恒的精神,俗話說一口氣吃不成胖子,學習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主要要堅持,只要在學習數學的道路上堅持不懈就一定會獲得成功。課前預習,課后溫習,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至關重要的,老師可以幫助差生來分析公式定律,以及在實際例子中的應用,讓差生更好的真正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
2.3培養數學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讓學生學會數學,就有提高學生的興趣,老師可以讓課堂變得有趣味性,讓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結合在一起。
老師可以把數字形象化,例如在教數字的時候,數字“6”就像一個口哨,數字“10”就很像我們早上吃的早餐油條和雞蛋,1是一根油條,0就像一個雞蛋。帶著學生制作一些數學模型,或者玩數學小游戲等,比起干枯乏味的書本知識,一個有趣的數學小活動就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當他們對數學有強烈興趣的時候,再學會書中知識就會輕松很多,也會理解書中的公式,理論,而不是一味地死記硬背。
2.4教師對家長的引導
教育不只是老師與學生之間事情,家長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父母千萬不要因為孩子成績差就打罵孩子,這樣很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不要信什么小孩應該挫折教育,不當的挫折教育只會讓孩子自卑,逆反,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父母要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多與他們交流,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學習。
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需理性對待作業,不能孩子作業沒有完成,不要就嚴格批評,應當理性引導。教育旨在培養孩子“德行、智慧、禮儀、學問”等品質,而非寫作業的能力。
童年的鐘南山也是一個淘氣包,他不愛學習,經常逃課,面對這樣一個孩子終南山的母親是怎么做的呢?鐘南山一次考試偶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母親高興對他說,“南山,你還是行的啊!”
簡單的一句話,就成就了終南山,讓他覺得自己還是很棒的,從此就開始努力學習了。
結束語:
魯迅先生說:“十年育樹,百年育人”,教育對于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而言都是至關重要,老師的責任則是任重道遠,一個真正的好老師不僅是授業解惑,而重在傳道。教學中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對于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在小學教學中,老師不應該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不管是優生還是差生,只要好好培養,都是祖國的棟梁。
參考文獻:
[1]秦小霞.如何做好小學數學“培優補差”工作[J].學周刊,2020(13):35-36.
[2]趙虎奎.如何做好小學數學“培優補差”工作[J].試題與研究,2020(24):62.
[3]袁玉媚.芻議小學數學教師怎樣進行培優補差工作[J].情感讀本,2018(14):101.
(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龍塘鎮大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