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睿卓
摘 ?要:“圖文并茂”的教學模式一直被我國的教育工作所推崇,借由圖片的補充說明,文字能夠以更為直觀的方式展示在課堂當中,進而幫助學生完成文本學習任務。對于正在接受教育的學生來說,插圖的合理應用并不會引發教學“幼稚化”的問題,其能夠轉化為直觀的教學材料,節省學生的思考時間。本文立足于當前教育活動,思考插圖如何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發揮作用。
關鍵詞:插圖;課堂教學;作用
插圖是對文本材料進行修飾的圖片資源。其主題、內容與教材內容全面貼合,是對文本材料的直觀展示。對教學插圖進行合理應用,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其以更為直觀的方式了解課堂的教學內容,現就其作用闡述如下。
一、利用插圖講重點,提高學習效率
傳統的課堂教學活動以文字敘述、語言表達手段為主要表現形式,表達講授內容比較抽象。文字與語言并不具備直觀性、多樣性的表現形式,如果適當利用一些插圖,將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地表達出來,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借助插圖開展教學工作,能夠在根源上解決知識傳輸問題,并加快了學生消化理論知識的速度[1]。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利用插圖對當前的重點知識、教學文本進行講解,教師給出與教學材料相關的插圖,要求學生對插圖中的信息、內容進行分析,學生可以憑借第一印象對插圖進行解讀,從插圖的核心內容、主要情感等角度分析文本材料。與教師的“大費口舌”相比,插圖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完成了教學知識的傳輸,生動的圖片內容更有利于學生學習消化知識。在完成教學材料的展示之后,教師可要求學生進行互動,思考插圖中所給出的信息,對教學知識進行整理、歸納。在這一環節中,插圖中的可用信息被學生反復認知,部分學生甚至能夠結合自身的思維意識、創作能力對插圖進行加工,進而完成信息表達、搜集等任務,讓自己所學知識得以升華,并在班級內分享自己的智慧。這樣的效果是純語言和文字所無法比擬的。借由插圖,核心知識的表達更加直接,學生的學習也會變得更加高效。插圖的使用對于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而言,效果非同一般,奇妙之處不言而喻。
二、利用插圖做互動,培養學習興趣
課堂互動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借由科學高效的互動機制,學生能夠及時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分享所得到的知識與經驗,進而完成學習任務。以語言、文字為核心的互動形式并不能調動學生的互動興趣,加之“一對多”的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也很難獲得足夠的表達時間。鼓勵學生利用插圖進行互動,能夠改變課堂互動機制,調動學生的互動熱情[2]。
教師可利用插圖與學生開展互動,在插圖中對理論知識、學習成果進行分析整理,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環節,教師給出插圖,并給出與插圖相對應的文本材料、教學知識,要求學生對文本、圖片分別進行分析,理解相應的教學內容。在完成教學任務之后,學生可以用插圖對課堂上所涉及到的教學內容進行整理、歸納。對于學生來說,課堂教學帶有極強的目的性,學生的學習熱情會受到教學目的的限制。教師可要求學生結合課堂教學活動將所學習到的有關知識、技能繪制成相應的教學插圖,對學習經驗、學習成果進行反思,完成從學生到教師的雙向互動。對于學生來說,其已經具備了與教師進行互動的欲望,但缺乏與教師開展互動的手段,合理利用插圖,則能夠完成教學、互動等任務,進而繼續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配合插圖講解經驗,整理學習方法
相較于文本材料,插圖更為直觀的向學生展出相關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學生的記憶時間,能夠幫助其完成記憶、反思、互動等任務[3]。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對插圖的應用價值進行強調,確保插圖跟隨教學活動,依靠圖示材料幫助學生積累寶貴的學習經驗。
在課堂教學環節,教師可要求學生利用插圖對當前的課堂教學活動進行記錄,并將插圖保存在課堂當中,為后續的教學工作做好準備。在這一環節,學生利用插圖回憶先前的教學活動,并將教學經驗帶入到新的課堂教學工作當中,在分析文本、理解文本的同時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可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環節比對不同插圖中所涉及到的信息,回憶學生的學習經驗與學習方法,使插圖發揮出新的教育作用。利用插圖回憶當初的學習經驗,完成教學整理任務,能夠幫助學生更為高效地掌握學習重點。
結語:
插圖的應用為教學模式的轉化創造了條件,借由插圖,教師能夠構建更為直觀、生動的教學課堂,在對客觀知識進行分析的同時幫助學生掌握學習重點。對于課堂教學活動來說,插圖不僅能夠在教學中發揮作用,在互動、反思等活動中也是不錯的材料。合理利用插圖,能夠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周鴻. 課本插圖在課堂教學中的優化方法[J]. 鐵道師院學報,2000,017(001):86-88.
[2]陳至. 借助教材插圖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J]. 生物學教學,2017,042(009):25-27.
[3]柯閩榕. 巧用插圖,課堂教學更精彩[J]. 語文課內外,2019,000(009):119.
(吉林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