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杰亭
摘 ?要:對于小學生而言,其成長源于生活亦是融于生活,因而對于生活元素的認知理念則相對更加了解,而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則具備一定的概念性知識以及理論內容,因而在小學教育的過程中,生活化的教育模式逐漸被小學教師所應用。本文依據這一方面對于小學道德與法治部分的教學作以主要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
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設計與生活成長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是以培養學生得以建立健全人格,形成良好生活習慣,遵守法規法紀等的重要指導學科。通過與生活內容的有效結合,從而提高這一學科的實際應用效果,進而使得學生對于這門學科的掌握不僅僅體現在理論內容中。
一、挖掘生活元素,有效滲透生活內容
不難發現在現代教材的內容設計中,具有大量的生活內容,因而教師則可以將這些內容對于小學生進行充分的引導教育,與生活實際進行有效的聯系,從而將其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進而促進小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的認知與理解[1]。例如,在四年級上冊中,第五課中《這些事我來做》這部分的學習時,則是以培養學生勤勞懂事、學會承擔責任、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等,而在此過程中,教師則可以充分結合生活中學生在家中的生活進行舉例說明,比如,有沒有幫爸爸媽媽做家務、都做過哪些家務、有什么感受等等,使得生活與學科內容有效的結合,進而提升教學效果。再比如,在第八課《網絡新世界》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則可以詢問學生其經常利用網絡做什么、網絡對于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便捷、怎樣有效的防護網絡安全等等。如此一來,不僅使得與生活有效的結合,還能夠促進學生積極思考,進而提高正確的價值觀念。
二、創設生活情境,提高學生興趣
情境的創設可以是多種多樣的,而在大部分情境的創設基礎上都是以生活內容為基本進行情境的創設,進而結合教材內容進行課程的講授。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以問題為導向的生活情境,進行引導教學,比如,在小學四年級課本中第12課《低碳生活每一天》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小學生對于“低碳”并不能完全理解,因而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則可以創設生活情境的方式進行教學引導,進而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興趣的同時加強學生對于概念性知識的理解,從而有效掌握這一道德認知的教育部分。比如,教師可以舉出案例,如“氣象臺最近一段時間發出了橙色預警。”“因連續40攝氏度高溫天氣,高速路旁的一塊廣告牌發生了自燃。”等,然后讓學生找出其中的共同點,進而進行逐步引導設問,比如,“除此之外,你還知道生活中哪些‘發燒的現象呢?”“假如未來溫度持續較高對人們的生活會有什么影響呢?”等等,從而通過在問題引導的情境下進行思考,使得學生對于低碳生活的理念逐漸形成,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組織合作學習,提升綜合素質
合作學習在近年來不斷的被教育者們所實施,由此可見其具有一定的優勢作用,在生活化教育的理念下,教師亦是可以將這一教學模式進行有效的開展,從而在道德與法治的基礎上培養其綜合素質[2]。例如,在小學課本中學習第11課《變廢為寶有妙招》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時,教師則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進行學習探究,首先,可讓學生對于主題內容進行思考討論,比如,“生活中所出現的垃圾都有哪些種類?”“哪些類型的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你能舉出幾個例子?”等等,進而在經過探究學習之后,教師則可以組織學生以其所在的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實踐活動,比如,將家里、班級以及學校的垃圾進行調查分析,統計出一天時間里垃圾的產生量;再比如,讓學生調查生活中是否有垃圾隨意丟棄的現象,進而通過新聞網絡、雜志報刊等途徑將城市內生活垃圾的處理進行總結分析等。如此一來,不僅有效提高了小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同時還有效的促進了學生實踐活動的能力,使得其在綜合素質的教育培養方面得以有效的提升。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生活教學
在科技發展腳步不停歇的今天,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同樣應當將多媒體這一現代化教育設備進行充分利用,進而使得學生的學習課堂更加的豐富形象化。其不僅能夠促進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其課堂參與度,同時還能夠使得生活化的教育與校本知識有效的結合。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下冊中第10課《我們當地的風俗》這節課的過程中,以培養學生對于家鄉的情感理念,風俗單純運用語言無法得以有效的描繪,而多媒體則能夠更加直觀形象的為學生展示各地的風俗習慣,比如播放一段風俗相關的視頻內容讓學生進行觀看,從而使得學生在此過程中更加清晰的了解各個地域的風俗特征。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發揮思考對于其所在當地的風俗進行回憶,并鼓勵其暢所欲言,在學生將所在家鄉的風俗進行表述之后,教師則可以將學生所描述的風俗利用多媒體將備課過程中所搜集的地域風俗的圖片或視頻等給予學生觀看。通過這樣的方式,在有效融入生活內容的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得學生的興趣濃度得以有效的提升。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生活對于小學生而言是不可缺少的教學元素,因而在教師將其融入課堂之中時,除了需要教師在教材中充分挖掘其與之相關的內容部分進行教學,同時還需要教師結合豐富的教學手段進行有效的滲透,使得小學道德與法治的學習得以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唐艷娟. 試論生活化教學法如何運用于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J]. 讀天下(綜合),2019,000(036):P.1-1.
[2]潘麗梅. 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常見問題及有效策略探尋[C]// 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重慶會場)論文集. 2020.
(山東省寧陽縣伏山鎮蘇樓明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