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
摘要:實施精準扶貧政策,是中央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央做出的重大戰略決定,決定性地打贏抗擊貧困戰,決勝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政策。促進農村地區的脫貧工作和在與貧困做斗爭方面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與加強黨的執政基礎,國家的長期穩定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息息相關。農村人口的黨組織是黨和群眾之間的橋梁,是農村一切行動中黨的領導的核心,是戰勝貧困的主要力量,是農村治理的主體。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充分發揮農村人民黨組織在扶貧中的領導作用是贏得抗擊貧困的主要保證。在認真分析農村黨組織的新的扶貧要求的基礎上,考察了滄州市農村黨組織建設的現狀,提出了農村黨組織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黨組織建設創新機制。
關鍵詞:精準扶貧 基層黨組織建設 創新機制
一、滄州市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現狀調查
在實施有精準扶貧戰略中,農村人民黨組織的主要領導作用在促進完成有精準扶貧目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了客觀,全面地反映調查內容,本研究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選擇了滄州市一些黨支部領導,黨支部成員,村委會領導,普通黨員和普通百姓進行調查。并誠實地記錄不同類型的員工對黨組織作用的意見和建議。調查結果如下。
(一)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
問卷的第三部分共確定六個問題,以徹底檢查農村人民黨組織的動員及其在扶貧中的吸引力,參與調查人員180人。為了更簡潔明了,以反映調查結果,分別用“ A-F”代替六個問題:
A代表“組織可以由您的農村PPP做出決定嗎?運行順利嗎?
B代表“您所在地區的鄉村黨支部有問題嗎?”你滿意嗎?
C代表“您如何看待當前農村人民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威望?”
D代表“您認為當前的農村人民黨組織實際上是農村地區扶貧目標的領導核心嗎?
E代表“您對發布特定的扶貧黨政政策的基層黨組織中的黨組織感到滿意嗎?
F代表“總體而言,您如何看待農村基層黨組織的作用?
并設置“非常滿意、非常好”;“基本滿意、一般”;“不滿意、較低”3種程度的選項。
調查數據得出:
問題A中,選擇了“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為174人,占總數的96.7%,
問題B中,選擇“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為150人,占總數的83.3%。
問題C中,選擇“非常高和平均”的人數為136人,占總數的75.5%。
問題D中,選擇“是”的人數為84,占總數的46.7%。,選擇“否”的人數為33,占總數的18.3%。
問題E中,選擇“非常滿意,相對滿意和平均”的人數為171,占總數的95%。
在問題F中,他們選擇“好,相對好”。人數為154,即總數的85.6%。農民群眾對所在地區的村黨支部有細致的扶貧政策。在宣傳的基礎上,滄州地區農村人民黨組織目前在扶貧中起著主導作用。
(二)緊密與農民群眾的聯系
自從有精準扶貧戰略實施以來,農村黨組織成員不得不走訪調查每個家庭的狀況,全國的農民群眾與基地組織的領導下的農村人民黨組織成員緊密聯系,以實現消除貧困和富裕的目標,或者說全球化是“外部力量”,農民自身的辛勤勞動是第一力量,也就是“內部力量”。只有在農民中和主要領導農村人民黨組織的農民中建立自己的位置,“內部力量”和“外部力量”才能在同一方向上形成“共同力量”,才能更好,更快地實現可持續的脫貧致富。自實施精準扶貧戰略三年多以來,滄州地區農民在農村黨組織的領導下,不斷擺脫貧困,致富。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村莊的外觀更加精致,農村更加文明。滄州地區已成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較快的速度。不僅如此,滄州地區的農村人民黨組織不僅在領導農民脫貧致富方面發揮了領導作用,而且就業更加完善,也加強了與農民的溝通,提高了農村治理能力。
二、滄州市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缺失
農村基層黨組織能否凝心聚力,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的能力,取決于每個黨員的思想政治意識。目前,滄州市農村人民黨組織對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視不大,使黨員的黨性意識和集體意識不強。人民黨組織的活動僅僅是形式上的。會議的內容是空洞而無聊的,其形式是一次會議,使大多數黨員不那么感興趣,并導致參加黨的組織活動感到無聊。滄州市人民黨組織管理黨員薄弱。在新時代,農村黨員流動性越來越強,管理也越來越復雜。很難邀請黨員按時組織生活會議,更不用說會議的有效性了。
(二)農村集體經濟薄弱
通過調查發現,滄州市許多行政村經濟發展緩慢,甚至負債累累。在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強了,對農村道路的建設,文化體育設施的建設,知識技能的培訓,居住環境的改善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由于團體經濟籌資不足,農村人民黨組織的精力充沛而能量不足,致使服務功能無法有效發揮,處于危急狀態。長期以來,“為人民服務”的黨組織形象惡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黨在人民心中的分量。
(三)村兩委工作配合不力
村支部和村委會是國家為更好地服務人民而建立的性質不同的兩個組織。村支部主要負責村黨工作,村民委員會主要負責村和村工作。兩國履行各自的職責,但彼此接觸,相互合作,為“真誠為人民服務”而共同努力。但是,通過走訪調查,發現滄州市一些零散分散的村莊的“兩個委員會”之間的分工不明確,工作合作沒有默契地協調。積極響應黨的政策,不知所措地投資于農村建設,會導致鄉村組織“說話沒人聽,辦事沒人跟”。該組織的領導作用無法得到充分利用,其戰斗力和凝聚力會下降,號召力明顯不足。
(四)職能部門監管乏力
精準扶貧措施的執行增加了扶貧行動的針對性,使扶貧工作更加有效,但同時使扶貧工作更加詳細和復雜,扶貧資金的波動性和使用也得到了改善,對扶貧資金使用的監督變得更加復雜。由于基層的金融體系還沒有完工,一些員工沒有充分認識到監督,村民,特別是那些有扶持政策的村民,對補貼政策不了解,對自我權益保護的意識也很差。工作監督不力的問題。該鎮的監督部門對扶貧工作中的違法違紀行為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特別是一些涉及金錢少,紀律措施相對隱蔽的行為失之于軟、失之于寬。
三、滄州市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創新機制
(一)配好班子建強隊伍,抓好“領頭羊”工程
農村精準扶貧的關鍵是擁有一支強大而奮斗的領導團隊。另一方面,有必要研究問題,結合農村發展需要,選拔或引進懂法律,懂政策,懂經濟發展,懂專業技術,有較強企業責任心經驗的高級部門干部。支持并給出具體的開發指導。另一方面,已經建立了各種激勵機制,以鼓勵當地農村黨派成員,專家和行業領袖發展農業,并吸引他們采取主動行動,使村民脫貧致富。粉絲可以參與其中并獲得安寧感。這種不斷增長的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也為農村地區保留了一批寶貴的人力資源。
(二)建強駐村干部隊伍,抓好“第一書記”工程
精準扶貧與“第一書記”團隊密不可分。要從選拔管理,日常監督和盡職調查等方面加強管理,以確保“第一書記”在鄉村的影響。同時,必須提供準確的服務和細致的管理,以確保“第一書記”能夠卸任,任命和立足,真正發揮“第一書記”的作用。它清楚地表明,脆弱和分散的村莊和貧困村莊將不會轉變或擺脫貧困“第一書記”將不會被撤離,“第一書記”將被給予一定的工作壓力,激發起決戰精準扶貧工作的激情與動力。
(三)加強考評監督
年初,村支部書記公開答應了鎮黨委和廣大村黨員。半年后到年底,村支書記向鄉鎮黨委和村民匯報已完成的任務。市委對村支書記的工作進行績效考核,作為年終考核的依據。鎮黨委立即提醒村支書記普遍存在問題,警告村支書記違紀行為,并在限期內對單純違反組織法紀的村支書記進行整改。委員會成員和紀律委員會秘書進行了后續檢查。
(四)完善監督約束機制
加強對基層干部的監督是確保法治的一項義務,以便在工作中建立強有力地問責制。明確基地成員干部的責任,并通過獎勵和制裁加強監測詳細的定期檢查制度,加強對基層干部的日常監督,使非法黨員從黨內組織中完全退出。并確保基地成員的總體作戰能力。建立健全基層公開民主管理體制,提高基層公共事務公開性和透明度,接受群眾監督,也是基層黨組織統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結語
農村基層黨組織農村完成精準扶貧工作的主要力量,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目標實現的基礎。基層黨組織要敢于承擔責任,切實履行責任,落實各項扶貧,扶貧,發展政策,造福人民,真正成為減輕貧困和富裕群眾的領導者,是我們扶貧工作的補充。如期完成我們的脫貧攻堅工作,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參考文獻:
[1]趙希鳳.精準扶貧中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研究[J].中文信息,2018,000(006):247-248.
[2]岳超楠.基于精準扶貧視角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思考[J].學園,2018(3):17-17.
[3]羅秀圓.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推動精準扶貧中的作用研究[J].祖國,2018(9).
[4]李芮.精準扶貧進程中農村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以安徽J縣為例[D].2018.
[5]才馨竹.加強農村基層黨建有效推進精準扶貧[J].人民論壇,2019,000(008):48-49.
[6]張暴默.如何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J].青年與社會,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