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欣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全面深化的背景下,如何提出符合學生學習實際、學習需要的教學方法,如何加強課堂教學過程的有效性表現,這是一線小學數學教師共同研究的議題以及課堂共同追求的理想教學結果。這也意味著教師不能再延用傳統教學觀念和傳統教學方法,應該提高自己的教育站位,增強自己的責任意識,根據學生學習實際認知水平、學習喜好,提出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以此實現激發學生學習能動性和保證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產生的目的,從而在學生興趣化、自覺化的學習狀態下,才能更好地助力教師產生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鑒于此,本文基于小學數學實效化方法的探索研究,通過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實踐感悟,提出相對有效的措施,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整體性能力,保證小學數學課程教學質量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實效化;方法研究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為傳統小學數學課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提高自己的教育站位,樹立終身學習意識,增強自己的責任意識,能夠在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提高自己教學素養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需要,不斷創新有效化、務實化的教學手段,以此實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建立學生學習自信心,促進學生數學技能和數學思維的健康化發展。為此,本文將貫徹新課程改革指導精神,立足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通過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根據學生學習參與興趣,增加比賽元素的融入;重視自主學習意識喚醒,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三個方面展開研究,希望能夠整體性提高學生的有效學習質量。
一、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
多媒體信息技術是集合圖片、文字、影像、聲音為一體的教學工具,是一線教師最常用到的一個信息化工具,那么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的輔助教學,將原本文本靜態化的知識表現轉變為形象化、立體化、直觀化、動態化的可視化界面,這樣不僅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還能夠突破傳統課堂的時間性、空間性的限制,這將會大大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刺激學生多感官地學習投入,保證學生學習過程獲得愉快的學習體驗,循環往復下,這樣自然更利于教師產生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軸對稱》一課時,由于小學生自我空間想象能力不夠,對課程知識的對稱現象、對稱軸不容易把握,尤其對于后進生而言,有著較大的學習負擔,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根據學生的日常生活,將常見的生活物體融合到多媒體課件中,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直觀認識,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輕松化,減少學生學習的負擔性,建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從而為實效化教學奠定基礎。
二、根據學生學習參與興趣,增加比賽元素的融入
小學生好勝心比較強,而且特別渴望得到老師對自己的認可和贊美,所以教師在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好勝心強的學習特點,根據課程的需要設計比賽教學,以比賽元素融合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僅激發學生學習的參與性,還能夠發展學生的個人競爭意識,發展學生的社會性能力。同時,還能夠更好地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實施,實現預期的教育效果。為此,教師可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設計比賽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勝心,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實現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的過程中,不僅實現提高小學數學學習的質量與效率,還能夠提高自己小學數學學習的愉快體驗性。
例如,在教學《萬以內數的加減法》一課上,教師可以在學生掌握基礎的計算算理上,然后根據學生學習的基礎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為學生設計出不同的數學題組,并且加工和制作成PPT圖片,然后在課堂服務于數學比賽活動。其次,教師設計相關物質獎品,以此激發學生更強的學習動力,然后出示一個PPT圖片,促使學生進行搶答,回答出正確的答案。如果學生回答對了,那么教師獎勵一個五角星,如果學生回答錯了,教師應該給予學生鼓勵,促使學生思考自己的問題,完善自己的不足。這樣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將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興趣,保證學生愉快地學習,從而以此實現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三、重視自主學習意識喚醒,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新課程改革以來的一大亮點,是提高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教學途徑之一,通過教師將班級學生進行有效的分組,能夠根據“一個優等生、二個中等生、一個后進生”的人員配置,進行科學合理的小組劃分,這樣很容易產生小組之間良性競爭氛圍,促使各小組積極踴躍地參與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同時也利于優等生帶動后進生積極參與學習,從而實現不同學生都能夠獲取最大化的知識收益和能力成長。所以教師應該在初中小學數學教學中,積極融合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來提高課堂的教學功效,以此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發展。
例如,在《條形統計圖》一課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成立不同的實踐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來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如:師生共同討論自己最喜歡吃的水果,最終定下四種水果。然后,教師組織各小組進行學生訪談和調查,統計不同學生喜歡的水果,然后在小組合作過程中,繪制出條形統計圖。這個過程中不僅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起到關鍵性推動作用,還能夠加深對條形統計圖的實際有效應用,所以教師應該重視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從而靈活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實效化方法的探索研究,通過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根據學生學習參與興趣,增加比賽元素的融入;重視自主學習意識喚醒,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三個方面研究,將會大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有效學習質量的提高,所以教師應該建立人本教學觀,從圍繞學生、激發學生、發展學生的角度出發,繼而不斷豐富自己實踐教學的手段,從而保證學生各項學習能力和數學素養的協調化、健康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翠,王靜.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研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8(12):111.
[2]張艷紅.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數學創新教學研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8(12):113.
[3]閔慶.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8(12):15.
(山東省青島市夏莊街道小水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