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是高中階段最重要的學科之一,更在高考中占有重要比重。在語文學習中,學生思維的培養、語言能力的表達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是新課改要求下改善學科教學的要求,更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在新的時期,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實現創新教學成為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的重要任務。如何立足于教學內容和學生發展的實際,創新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思路,給語文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就高中語文課堂上創新教學進行討論。
【關鍵詞】創新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思路;高中語文;創新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07-0065-02
【本文著錄格式】林臻臻.創新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思路——談高中語文創新教學探究[J].課外語文,2021,20(07):65-66.
在新的教育時期,創新教育思路,改善教育方法,實現課堂的創新教學,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步驟,更是提升教學質量的要求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無論是閱讀學習還是文言文教學,對于學生而言都有一些難度,這時語文教師應該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創新教學過程,利用新穎的教學方法、新型教育模式和現代化教學輔助手段,降低語文學習難度,提高語文知識學習的直觀性和生動性,從而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語文的熱情。在自身強烈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下,積極配合教師教學,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感,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塑造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一、轉變教師觀念,重視學生主體性發揮
在新的教育時期實現高中語文創新教學,必須強調老師轉變自己的傳統教育觀念,精準定位自己的角色,將自己傳統的課堂控制者的角色進行轉變。充分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中的主體,是學習的主體,是發展的主體,是課堂提問的主體。因此,老師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必須重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強調啟發式教學和引領式教學,而非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灌輸式教學。實行新的教育模式,強調學生們的主觀參與。重視自身在學生進步發展方面的引領作用和幫助作用,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充分學習和認知新課程理念對于教師教學的要求,從而真正將新課程理念轉化為自己的教學活動,真正實現教學思路的轉變,教學方法的革新。這對于培養學生的主體性,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也有利于在課堂上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得充分交流,有效互動,實現新時代條件下高中語文創新性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二、多種教育方法,培養學生語文能力
(一)先學后教法
先學后教法是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較多的教學方法。在新的教育時期,應該在先學后教法中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我發展。在每一節語文課教學之前,讓學生們搜集相關資料查詢相關內容,對文章的大意和主旨進行了解,在自我學習、自我探究的基礎上,老師在課堂上針對學生不理解或是教學難點進行再次講授,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真正實現學生自主能力的提升,擺脫了老師對于教學的掌控,也真正實現學生主體性的發揮,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節約課堂時間。在每節課空余的時間內,老師可以把時間用在學生知識點的拓展和知識練習與鞏固上,這對于培養學生知識理解、知識掌握和知識鞏固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在《阿房宮賦》《赤壁賦》這樣長篇的文言文教學中,老師在課前讓學生通過查閱字典等形式,了解陌生字詞的注釋,并且將文章的大致意思進行梳理。有能力的同學可以把文章的漢語意思進行翻譯,學生帶著一定的知識基礎聽從老師新課講授,既有利于實現老師順利授課,節約上課時間;又有利于實現學生知識的更好掌握與理解。在課堂上,老師給予學生發表自己疑問的機會,老師對于學生的疑慮進行一一解答,并對學生的共性問題進行重點講解,實現全體學生對文章內容和主旨大意的透徹了解,這對于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二)情境教學法
在新的教育時期,情境教學法已經成為語文教學課堂上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學方法,在語文課堂上占有重要位置。語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們的興趣愛好創設各式各樣的教學情境促使學生在情境中感知語文知識,思考語文問題,提升語文能力。
例如:在《我有一個夢想》的學習中,老師聯系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在課堂上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同學們,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夢想、都有目標,那么請同學們說一說你們的夢想吧!在這樣聯系生活的問題情境中,使得學生投入到問題思考中,當學生們回答完自己的夢想和目標時,老師再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看看馬丁·路德·金的崇高夢想又是什么,從而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中實現課堂的有效導入,這樣的課堂導入形式實現學生全身心的課堂融入,吸收語文知識并思考語文問題,這對于語文課堂的順利展開和學生的語文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在《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的學習中,語文教師要給學生講述恩格斯與馬克思在研究馬克思主義過程中的相關故事,促進學生了解到馬克思與恩格斯之間的深厚情感,另外也了解到他們兩人的革命友誼精神。通過這樣的故事,拓寬了學生的語文知識面,同時在這樣的故事講授中有利于學生積極的課堂融入。故事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以這樣創新性的教學形式,促進學生學習到更多的語文知識,提升課堂趣味性、生動性的同時,展現了語文的魅力。
三、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如果師生關系和諧,學生會在課堂上配合老師教學,緊緊跟隨老師的思路和引導,全身心投入學習,獲取更多的語文知識;如果師生關系不和諧,師生之間缺少溝通和理解,老師與學生之間便會有隔閡,學生不會積極自主地投入學習中,所以教師應該積極與學生溝通,建立起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用自己的愛心、耐心、尊重,感染每一位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因喜歡這位老師而喜歡這門學科,從而培養語文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另外,老師更要注重鼓勵與肯定在師生關系中的價值,老師給學生一句句鼓勵的語言,如“很不錯”“你真棒”“相信你下次一定可以成功”,便會幫助他們樹立語文學習信心,找到自身學習價值,從而積極配合教師教學,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面臨的教育對象是高中生,他們的學習壓力大,心理脆弱,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有利于緩解學生們的緊張情緒,在語文教學中,更能挖掘出潛力,促進學生們的發展。
四、信息化輔助教學,生動語文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和網絡科技的不斷進步,信息化教學工具已經成為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語文教師應該利用多媒體課件、交互式白板和微課技術,將語文教學因圖片、視頻、音頻的融入變得更加生動并具有趣味性,從而吸引學生課堂融入。通過圖片、音頻、視頻的直觀展示,將抽象性的語文知識點直觀化,從而使得語文知識點轉難為易,促進學生理解,提高學生語文學科學習的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鴻門宴》《廉頗藺相如列傳》《邊城》《林黛玉進賈府》等等的教學中,老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將與其相關的視頻短片展示給學生,從而增加語文課堂的教學活力,創新教育形式,吸引學生課堂融入。
五、滲入情感教育,增強課堂內涵
語文是一門文化價值極高的學科,承擔著文化傳承、情感培養的重要任務。在高中語文課堂上,教師應該深入挖掘教學內容,積極融入情感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在語文知識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品德素養,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集體主義精神,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家庭美德、社會公德、社會道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勸學》的學習中,引導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從而在日常的學習中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端正學習行為;在《師說》的學習中,引導學生尊重自己的老師;在《和平的祈禱》學習中,促進學生認識到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珍惜生活,樹立遠大理想,反對戰爭,維護和平。
六、結束語
在新的教育時期,強調學生創新性發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語文老師必須樹立新的教學思路,實施創新性的教學方法,運用創新性的教學模式。在日常教學中不斷摸索,慢慢積累教學經驗,不斷地創新教學策略和方法。在課堂上融入現代化的教學元素,增強課堂趣味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感受語文知識,開闊語文思維,提升語文素養,真正實現學生創造性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海波.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引導”方法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
[2]鞏生平.試析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9(1).
[3]冉淑紅.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文學教育(下),2019(9).
[4]陳志賢.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優化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28).
[5]劉佳江.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策略[J].名師在線,2018(26).
[6]孫少敏.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探析[J].學周刊,2019(21).
[7]馬龍.微課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11).
作者簡介:林臻臻,女,1982年生,浙江泰順人,本科,中二,研究方向為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