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曉瓊
摘?要: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我們常常把閱讀和寫作割裂開來,單方面地進行訓練,但是從形成語文知識整體的角度講,這種讀寫分開的教學方法還不盡科學,它讓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不能有機融合,影響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形成?,F在我們倡導讀寫一體化教學,就是將閱讀和寫作看作有機整體,緊緊抓住兩者的內在聯系,進行一體化教學設計,以閱讀帶動寫作,以寫作深化閱讀,促進學生讀寫方面的個性化發展,實現讀與寫的有效對接,啟發指導學生向課文借“生花妙筆”,引發學生的共鳴,形成自覺寫作的內在動力,進行主動的寫作模仿。
關鍵詞:讀寫結合;讀中感悟;以讀促寫;模仿運用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都被當作語文的兩個重要分支,絕大多數時候,我們把它們割裂開來單方面地進行訓練,它讓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不能有機融合,影響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形成。現在我們倡導讀寫一體化教學,就是將閱讀和寫作看作有機整體,緊緊抓住兩者的內在聯系,以閱讀帶動寫作,以寫作深化閱讀,促進學生讀寫方面的個性化發展。本文嘗試對語文閱讀寫作能力的有機融合,以閱讀帶動寫作,從而形成讀寫教學一體化策略作一次粗淺探討。
一、讀中引導,借得“生花妙筆”。
在閱讀教學中,確立目標,設計課堂流程時,我們都關注文本讀與寫的關聯,每堂課都要找一個與寫作相關聯的地方進行技法上的引導,設計一個與文本相關的小寫作題目,既能促進知識、觀點和方法由讀到寫的內化,又給學生留下自主理解、個性表達的足夠空間。因此,我們要立足于文本,合理巧妙地利用課文這個平臺,實現讀與寫的有效對接,啟發指導學生向課文借“生花妙筆”,讓學生從平常的課文教學中習得一些作文的方法,巧妙地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
(一)向課文借“題目”,教會他們學會自主命題。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題目要么高度概括文章內容,要么揭示文章的中心,好的課題能夠一下子就抓住讀者的心。但在學生平常的習作中,有很多學生不知道怎樣給自己的習作命題,比如寫事的文章,學生寫上來的題目總是《一件難忘的事》《一件高興的事》……又比如寫人的文章,題目不出意外會是《一個我熟悉的人》《一個我敬佩的人》……這樣的題目想必我們大家都屢見不鮮,怎么辦?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是指導學生向教材借題目,即學會給自己的習作取名字,因為教材中很多課文的題目很典型,可歸類指導。比如西師版六下的課文中:有以中心思想為題的《我很重要》《學會聆聽》;有以寫作對象為題的《神奇的絲瓜》《黃山松》,無論哪種題目,都有獨特之處,都可以揭示一種獨特的文體形式,在平常的教學中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借鑒中學會從抓寫作對象、提煉中心思想、抓主要內容等方面命題。
(二)向課文借“語言”,提高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
語言學習過程應該由語言的理解、記憶和語言的運用、表達兩個環節構成。閱讀教學中,教師對課文中規范、生動、豐富的語言,一方面要引導他們通過品讀感悟、摘記積累等方式進行內化,一方面又要及時地給學生創設活用語言的情境,讓他們在語言運用的實踐中逐步提高語言駕馭能力。如《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一文中,作者就大量地運用了語言描寫,就把一個貪婪兇狠、總想不勞而獲的老太婆和一個軟弱、凡事忍讓但又心地善良的老漁夫刻畫得入木三分。因此我們就可以指導學生借鑒這些語言寫法,從語言的表達,再到提示語的寫法,盡情地用在自己的習作當中去。學生學會了遣詞造句的本領就再也不怕語言的干癟乏味了,語言也會隨之豐潤起來。
二、以讀促寫,模仿運用。
(一)改寫課文內容進行寫作訓練。
呂叔湘曾經說過“改寫,各種方式的改寫,各種范圍的改寫,實在是作文的最好準備?!痹谄匠5慕虒W中,我就直接利用課本資源,讓學生在已經熟悉的內容基礎上進行恰當的改寫、擴寫,達到寫作訓練的目的。例如西師版六下課文《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它本是一首俄國作家普希金寫的敘事詩,故事是我們眾所周知的,詩歌的語言也比較淺顯易懂。于是我在教學這課之后讓學生將它改寫成童話故事,當然要求學生在不改變原作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加入對人物的外貌、神態、動作、語言、心理活動以及周圍的環境的描寫。每個學生對于內容的理解不同,對于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不同,寫出來的內容都有各自的特色,讀起來特別有趣。學生也在這個小小的改寫中體驗到了習作的樂趣。
(二)借用課文話題進行寫作訓練。
閱讀中的習作無處不在,我們老師就要擁有一雙發現的眼睛,捕捉文章當中一些有意義的對學生有所觸動,有所感悟的話題,讓學生進行小練筆的訓練,例如西師版六下第七單元課文,整個單元的單元主題是長者、名人的人生感言。其中金波的《尋找幸運花瓣兒》告訴我們快樂源于新的發現,心中萌發了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夢想變成現實就是一種幸運。于是在學完課文之后就趁熱打鐵來一個小練筆:作者說:“快樂源于一個新的發現”,請你談談對快樂的看法。這些由課文內容生發出來的話題內容,對學生進行寫作的訓練,學生有話可說,有感可發,由于每個學生的經歷不同,感悟不同,所以這樣的文章中往往充滿了不同的感悟、個性的語言,讀來特別真實感人。
綜上所述,在語文課堂上,讀寫結合盡管只是課堂的一個小細節,但它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深化學生的理解,鍛煉學生的表達,張揚學生的個性,值得我們去實踐、去探索。而課文內容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載體,我們不能把閱讀教學和習作教學割裂開來,只有高效地利用文本資料,將讀和寫緊密地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將讀寫有機結合,真正做到讀寫一體。
參考文獻:
[1]劉麗華.讀寫結合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探究[J].考試周刊,2020(A0):33-34.
[2]王偉.基于讀寫結合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0(12):37.
(重慶市北碚區人民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