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是一個底蘊深厚的學科,而古詩詞恰是語文精華的絕佳寫照,它能充分體現出我國古人對文化的造詣;當下,隨著我國推崇于新式教學理念,也就是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最終目標的理念確立,古詩詞這一重要領域便成為了語文教師最應當注重的環節。其能充分培養當代學生的思維品質與審美等,在教育方面具有非同小可的意義;而本文重點對于初中語文的古詩詞領域進行探討,細數在核心素養下的古詩詞教學方面還存在著哪些問題。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古詩詞;教學與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07-0067-02
【本文著錄格式】王艷玲.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初中古詩詞教學研究[J].課外語文,2021,20(07):67-68.
古詩詞流傳至今,其早已成為了我國特色文化的代表,是我國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承載體之一。因其特殊的含義,早在多年以前便成為了我國初中語文學科教學中的重要部分;教師也需要帶領學生去感受古詩詞的魅力,讓其對學生產生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但因多方面因素,我國初中古詩詞教學還存在著許多美中不足之處;這些問題的存在大大影響了初中古詩詞的教學質量與效率,甚至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產生了負面影響。
一、核心素養對于古詩詞教學的特殊意義
(一)為古詩詞教學再一次明確了目標
在初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古詩詞教學時,總是會陷入思維的旋渦中——到底應該怎么去教學生?縱然知道了如何去教,那又應該教授到什么地步?讓學生明白古詩詞的內容、特殊意義就夠了嗎?
以上都是常常困擾語文教師的問題。現如今核心素養得到大力推崇,可以說是為初中語文教師明確了目標,讓他們知道了自己需要從思維品質到文化素養、從思想審美到語言表達能力這四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要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讓學生們通過學習古詩詞來使文化氣質愈加卓然,將中華民族特色的美感傳承下去,借此改變我國未來基石的文化氣質。
(二)將古詩詞教學的特色完全凸顯
古詩詞雖意在影響學生的綜合品質,但究其根本,更多的是為了借學生也就是我們的下一代,將我國的特色文化繼續傳承下去。所以從原則上來說,古詩詞的意義重大,它無法從文化教學中分離出去,況且每段句子都是古人的思想精華,是我國人文氣息的表現方式之一,這對后人提升自身具有非凡的幫助。
古詩詞的韻味需要教師自行挖掘,從而再進行教授,但近千年的文化內蘊豈是能夠輕易獲取的?而核心素養的提出能夠對教師提供史無前例的幫助,并且讓古詩詞的內涵突出,填補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的空缺。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古詩詞教學當今現狀
(一)學生對古詩詞沒有較深的興趣
興趣與人的行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可以說沒有了興趣就沒有了一切。可是在傳承古詩詞文化的重要環節中,學生竟然失去了最重要的興趣。其最直接的表現是:在卷面中可以清晰看到,學生對于古詩詞的默寫可謂是滾瓜爛熟,但在對詩詞的理解環節卻出現了嚴重的紕漏。
不難想象,初中學生對于古詩詞的態度只停留在了背誦方面,卻沒有對其內在進行深入鉆研,好似學習古詩詞只是單純地應付考試,這對于我國歷史文化的傳承以及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沒有任何的幫助。
這是多方面因素糾集在一起從而導致的。在如今的初中生看來,他們普遍認為古詩詞除了考試,在別的方面對他們沒有任何的幫助,并且,古詩詞的課上過于沉悶枯燥,每每觸及便是背誦默寫;這些還只是一些主要原因,另還有其他原因沒有進行闡述。
不過學生對古詩詞沒有興趣這也不是一件多不尋常的事了,但我國古詩詞教學卻始終沒能挽回學生的興趣,進而造成了古詩詞本身意義的丟失。
(二)學生對古詩詞懶得深入了解,或者缺乏了解
古詩詞曾是多少文人墨客所追求的目標,有人甚至為了某首千古名句豪擲千金,而緣由自然是因為詩詞中所蘊含的意義、精神。但現如今,初中古詩詞教學中,更為注重的是詩詞淺顯的表面,過分要求背誦,甚至教師會定期抽查,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諷刺的是,教師要求學生這么做的目的也只是為了讓學生應付考試,全無半點想要通過古詩詞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想法。
至此,學生還沒來得及感受到詩詞中含有的意境、魅力與智慧,便被背誦環節刁難,自己打起了退堂鼓。
當然,初中生對于古詩詞的感受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可以做到明白古詩詞的基本含義,也能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但也僅限于此。而眾所周知,古詩詞絕非如此片面,它夾帶的精神與能夠促進文化發展的養料還沒有被發掘出來。
教師在此時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領悟到古詩詞真正的價值所在以及記住那些在考試中不會出現的東西,進而打造好學生的綜合品質。
三、初中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說清了現狀,相信各位已經意識到了當今古詩詞教學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那么下面,便為大家一一列舉而出,進而深入地探討。
(一)初中學校的相關制度存在問題
初中上有高中,下承小學,是學生在求學生涯中的一個重要過程。但相比于小學它缺少了“溫度”,也就是不會過分受到像小學語文教師那樣的溫情;與高中相比反而缺少了那份“銳性”,也就是不會像高中教師那般會對課本進行有銳度的挖掘,以及沒有高中的那種緊迫感。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初中更像是一種過渡時期,所以得不到來自社會各方面的關注。
造成以上教學環境的因素有很多,其一便是高考的壓力竟然已經滲透進了初中的校園生活中,很多語文教師受這方面的影響,打著為學生好的旗號,開始教授各種古詩詞的解題技巧,從而忽視古詩詞的內在美,為學生對古詩詞興趣的丟失進行了無異于“傷口上撒鹽”的行為。
另外,當今初中普遍存在什么荒謬的等級制度,也就是將班級分為了優等班等等,許多家長為了一個名額爭得頭破血流,結果學生在進入其中時,接受的卻是更為嚴厲卻依舊片面的古詩詞教學。這也從根本上抑制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二)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在初中這個階段,除了學習,各位可能率先想到的就是“叛逆期”。沒錯,在為了考試而去學習古詩詞時,學生哪怕有深入挖掘古詩詞的想法,都會因為時間不夠從而被迫放棄,而這種放棄也就意味著學生放棄了自己的自主性與興趣,轉而去迎合老師與家長希望他走的道路;長此以往,學生心中怨氣便會爆發,也就形成了叛逆期。而這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是禁忌般的行為,因為自主性與興趣是發掘古詩詞內蘊的一大助力,倘若丟失,那在古詩詞領域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便會難上加難。
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許多的問題。在家長與多方面的壓力之下,分數成了衡量學生與教師的唯一標準,而教師無法沖破枷鎖,不敢完全遵循與建設學生核心素養的理念,唯恐學生的分數出現下降。還有教師與學生之間無法產生情感共鳴,也就是二者的想法無法融會貫通,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想法。
四、對于當前古詩詞教學環境所存在的問題,該如何應對
(一)培養學生的興趣
這是重中之重,也是發揚古詩詞文化不可或缺的途徑。譬如,教師可以在設計教案時,多填入一些古詩詞的背景介紹,讓學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創作思想,使其得以結合古詩詞的每個段落進行聯想,從而產生“短短幾句話便可以表達出這么多的思想感情,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的想法,引發了學生對于古詩詞的自主思考,那便離引起學生興趣已經不遠了。此外,講解了背景故事后,教師可以針對某首詩讓學生進行自主創作,比如在曹操所寫的《觀滄海》中,教師便可以讓學生根據這種句式創造出屬于自己的詩。相信這會讓學生對于古詩詞的興趣發芽,并能夠自主進行深入了解。
(二)改善教學制度
從根本上來說,這也是抑制學生對古詩詞產生興趣、教師難以就古詩詞教學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的原因之一。陳腐的教學制度下,分數被學校及家長看得格外重要,而這對于古詩詞的文化流傳是沒有任何益處的,所以學校或國家應當推出相關政策,對古詩詞教學方面進行力度更大的提倡,拋棄那些不符合常理的制度。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古詩詞的教學中依舊還存在著不少問題,而其問題產生的原因來自學生、家長、老師等多方面,所以若想讓我國的特色文化進行更為有效的傳承,并讓教師能夠更好地使用古詩詞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那就要及時做出改善,還學生一片自主的思維天地。
參考文獻
[1]辛濤,姜宇,王燁輝.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課程體系建構[J].基礎教育論壇,2016(9).
[2]邵朝友,周文葉,崔云泖.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標準研制:國際經驗與啟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8).
[3]彭瑩,羅浩波.“核心素養”是語文課改“再出發”的引擎[J].教學與管理,2017(4).
[4]劉飛.“語文核心素養”意涵解構與培養路徑重構——基于名師課堂的思考闡釋[J].語文知識,2017(1).
[5]吳再柱.古詩詞與核心素養:最美的遇見[J].中國教育報,2016-04-27(9).
[6]殷玉萍.厘革古詩詞教學,激活創造性思維[J].新課程研究,2016(7).
[7]羅亞.審美經驗領域下的初中古詩詞教學[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王艷玲,女,1975年生,甘肅酒泉人,本科,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