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山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大量物理知識是在對實驗現象抽絲剝繭的分析中總結出來的,是建立在學生具有較強邏輯思維基礎之上的。因此,高中物理教師需要將思維導圖引入課堂,引導學生的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引入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建立知識框架,形成對物理知識的整體感知。將抽象的知識點用思維導圖勾勒出來,形成直觀的知識網絡圖對于學生而言具有顯著的幫助。本文主要闡述了思維導圖在教學過程中的意義及應用,僅供參考。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物理;應用
一、引言
傳統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學常常是通過具體的物理情景引出內容,通過對事物本身或者物理過程進行有意識的分析,從而在學生腦海中形成抽象的物理知識。教學過程只關注內容、條件及使用,對知識和知識缺乏理解,較少的關聯知識也以死記硬背為主,這些都不能引起學生大腦的強反應,缺乏形象化的感知,學生只能形成若干孤立的知識點。通過思維導圖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可按照一定的物理邏輯,將零散的物理知識點進行串聯,使其成為一個知識框架圖,最終促使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形成系統化的物理知識體系,顯著提升了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思維導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思維導圖的引入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從圖形到線條,從核心知識到關聯知識,從知識分布到關系遠近,學生都需要主動參與,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長期的教學實踐發現,思維導圖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具有非常明顯的作用。改變了傳統的物理知識記憶方式,使物理知識不再割裂開來而是相互關聯,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研究和學習效果的對比發現,思維導圖極大地發揮了學生的思維延展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容量,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較傳統教學方式有極大改觀,對知識及其聯系的掌握更加形象和牢固,對比學習效果提升明顯。
(二)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思維工具和思考方式,其突出特點是幫助人們建立一個全面立體的對事物的認知情境。它顯示了所有與核心知識相關聯的內容,同時展示了其層級關系和彼此間的聯系,便于學生理清思維脈絡,梳理思維過程。首先,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訓練其思維,提高思維深刻性,比如同一個主題的物理知識,采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就能層級性地呈現知識要點,逐級進行分類,學生只要從一個問題出發,就能漸漸深入地探究和思考。此外,思維導圖還能鍛煉學生思維的開闊性,通過問題發散性的方式對問題和知識點進行多角度的探究,最終得出多維的學習方法和結論,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三、思維導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一)引導學生熟悉思維導圖制作過程,確定核心知識和關聯知識
筆者發現,很多學生知道思維導圖,但對于思維導圖的特點和繪制方法并不清楚。因此,教師首先要教授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基本遵循著以下程序:1. 確定課堂核心知識;2. 確定子知識及其與核心知識的聯系;3. 根據各個知識點間的遠近關系來確定思維導圖的層級和線條配置;4. 繪制整個思維導圖。
例如,在高中物理的運動學研究中,核心知識為運動學,引導學生發掘與之關聯的知識點。學生的參與興趣非常高,課堂學習氛圍濃郁,共提出了與運動學相關的知識點十多個。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勻變速曲線運動、非勻變速運動、非勻變速曲線運動、勻加速直線運動、勻減速直線運動、自由落體運動、豎直上拋運動、平拋運動、勻速圓周運動等等。很明顯這些運動均包含在運動學范疇內,但他們之間存在從屬關系。勻變速直線運動包含勻速直線運動、勻加速直線運動和勻減速直線運動,勻變速曲線運動包含平拋運動,非勻變速曲線運動包含勻速圓周運動等。各知識點如散沙般地無序分布,知識點間的邏輯關系無法體現,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梳理知識結構,建立知識間的聯系。
(二)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結構,繪制思維導圖
雖然多數學生掌握了相當數量的知識并能夠熟練應用,卻感覺各知識點雜亂無序,使得學生對物理各知識點間的感覺如同散沙般。就高中物理學科來說,知識點繁雜、瑣碎,在具體的學習中,學生唯有對繁雜的知識點進行整理,使其形成一個系統化的知識體系,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否則,一旦忽視了這一點,就會導致繁雜的物理知識點亂作一團,學生難以真正掌握物理知識,還會在學習的過程中頻頻出現遺忘的現象。因此,教師必須要明確物理學習不是對物理知識點進行簡單的疊加,而是積極探尋物理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借助思維導圖這一工具,將繁雜的物理知識點進行整理,使其以思維導圖的形式,條理清晰地呈現出來。具體來說,在某一個物理知識點進行學習的時候,應指導學生將其作為思維導圖的“關鍵詞”,以概念、內容、應用等作為一級知識點,借助流暢的線條將其聯系起來。接著,以一級知識點為中心,進行細化和整理,最終促使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將所有的知識梳理清晰,并形成一個系統化的知識體系。由此可見,通過思維導圖的應用,將繁雜的物理知識點進行梳理,使得學生的學習目的、知識體系更加清晰,最終提升了高中物理的學習有效性。
例如,在運動學教學中,幫助學生梳理各知識點間的層次結構,建立起分層知識節點。如核心知識:運動學;一級知識節點包含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二級知識節點包含: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非勻變速直線運動和勻變速曲線運動、非勻變速曲線運動;三級知識節點包含:勻加速直線運動和勻減速直線運動;四級知識節點包含:自由落體運動、豎直上拋運動、平拋運動、斜拋運動和勻速圓周運動。按照知識層級構建條縷清晰的思維導圖,才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及其聯系。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思維導圖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對比研究發現,使用思維導圖的教師在教學上的課堂駕馭能力明顯增強,知識儲備和分析能力提高顯著,教學方法多變,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更加融洽,課堂討論氛圍濃郁,教學效果明顯。高中物理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廣泛采用物理教學法,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有效性,讓運用思維導圖的高中物理教學在新課改的引導下持續推動高中物理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曹熠廷.思維導圖在高中物理學習中的應用[J].明日風尚,2017(23):166.
[2]肖政強.思維導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智富時代,2018(06):239.
[3]謝亦瞻.關于高中物理學習中思維導圖的應用分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25):62-64.
(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