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院新
摘 要:初中歷史學科中,含有大量記憶性的內容,包括歷史時間、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意義等,如果在課堂上單純地講解則會讓這些內容變得十分枯燥,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理解、記憶與掌握。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應該結合新課改的相關理念,結合教育現代化的指導規劃,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課堂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討,進而打造歷史高效課堂。
關鍵詞:以生為本;初中;歷史;高效課堂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初中歷史教學提出了更明確的目標和更高的要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科素質,不僅要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而且促進了高效歷史課堂的創建,以達到歷史的教學目標。與傳統教學相比,當下的初中歷史教學的效率有所提高,但整體效率并不理想,高效課堂建設的實際情況并不理想。因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如何在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還分析了影響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然后結合現狀提出具體的改進對策,旨在通過提高歷史課堂教學質量,引導學生塑造良好的歷史文化觀。
一、以生為本理念下的初中歷史的教學原則
(一)考慮學生的興趣和心理原則
在新課改思想的指導下,初中歷史教學應該豐富課堂內容,營造放松的教學氛圍,拉近學生的距離,讓他們充分進入課堂教學。同時培養學生對歷史的興趣,上課前講故事,講述有趣的故事,獎勵活躍的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價值原則
初中是中學生身體發展的時期,也是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時期。在這個階段,學生們有著獨特的性格,注重自己的感受,教師應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強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核心價值,使學生能夠安排自己的學習任務;同時也可以給老師提供建議和建議,使課堂教學更加有趣和多樣化。
二、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
(一)開展合作學習,激發學習興趣
過去,初中歷史科目的教學主要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為基礎的,即由歷史教師根據知識教學目標制定教學大綱,然后向學生傳授歷史知識在這種教學模式的指導下,學生只需要坐在教室里仔細聆聽,而不要過度思考,這就限制了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更不用說他們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效率。合作學習是新方案中強調的學習手段之一,即通過合作學習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從而減少了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困難,同時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創建歷史高效課堂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實現初中生的全面發展,就要培養學生理解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從而實現新課程規定的歷史教學目的。創建高效歷史教學堂。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人,更多地要讓學生發揮主觀的能動力,積極的思考,拓展思考。比如在講授虎門銷煙那一課時,學生對于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時間記不準確,這樣教師可以自編一個小口訣“一八三九六月三,則徐銷煙虎門灘”,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生也可以自己發揮想象力,熟練運用課本知識。
(三)布置課前自主學習任務
打造新時代的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師首先應該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通過布置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做好課前預習的基礎上,可以節省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運用節省下的時間探究重難點知識,解決相關疑難問題,從而更好地打造高效歷史課堂。教師可以根據歷史課程內容制作電子課件,在一節課結尾處播放或者推送到公眾學習平臺上。
(四)巧借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難點
隨著新課程的進展,信息技術與教育的一體化正在加強。在所有學科的教學中引進和應用信息技術,使人們能夠充分利用因特網上豐富的教學網絡資源,特別是圖像、視頻和動畫等許多教學資源,這些資源除了有助于擴大知識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和微型課程在基礎學科教學中得到廣泛傳播和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果。例如,微課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和掌握與短視頻相關的困難的知識,同時也有助于有效地建設教室。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打造新時代高效課堂,教師可以根據初中歷史課程的相關內容與主要教學目標,在新課改與教育現代化理念的指導下,通過布置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創設課堂生動問題情境、引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等進行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歷史,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趙世微.以生為本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探討[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一).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98.
[2]李瑞鴻.初中歷史教學中創新教學策略以構建高效課堂[J].亞太教育,2019(10):70.
[3]滕傳偉.淺談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C]..教育理論研究(第十一輯).: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77.
(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董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