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學海 葛飛艷 毛江桂
摘?要:初中班級環境的建構策略,需要與每一個班級的具體情況而言。班主任需要針對班級中的情況進行分析,結合初中生的需要進行巧妙設置,保證班級中的每一個環境都不被浪費,每一份資源都能夠得以充分利用。借助班級環境的巧妙建構,班主任將為學生營造出愉悅的成長氛圍,也能夠使學生在良好的班級環境體驗中建立積極進取,不斷拼搏的學習品質。
關鍵詞:初中;班級環境;建構策略
說起初中班級環境的建構,每位班主任都能夠言無不盡的敘述自己班級的建構策略。其實,環境建構的形式并無好壞,只有是否合適。班主任需要結合班級的基本環境與各項條件,充分利用班級中的每項資源,使得能夠為學生構建出舒適,恰當的班級環境。同時,班主任在環境建構的時候需要遵循以下策略和原則。在環境建構時,班主任需要借助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規則進行環境建設,保證班級中的每一份資源都能夠用在最正確的地方。班主任需要充分利用墻面空間,保證干凈的墻面得到有效利用。班主任需要邀請學生參與構建,鼓勵學生在班級建設中建立班級活動參與感。班級建設的積極參與將使學生充滿參與感,也能夠使學生感受到班級的魅力,建立班級活動參與主動性。
一、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在班級環境布置中,班主任需要秉持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建設理念進行布置。班主任需要結合班級中學生的特點,考慮到學生最需要的東西,然后在班級建設中加以布置。這就需要班主任抓住重點,詳略得當的進行班級文化建設,保證班級環境中的每項事物都是學生成長所必須的。經過環境布置,學生將能夠從班級中積極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而班主任也可以將班級中不必要的東西加以減少。
例如,為了建設成良好的班級環境,班主任需要突出重點,詳略得當地進行班級環境的設置。對于學生而言,那些花哨的室內裝飾并不是必要的,往往還會分散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但是知識性、引導性的教育資源確實環境布置的重點,因而班主任需要減少裝飾性的物品,需要增加知識性和引導性的環境布置內容。在班級環境的布置中,班主任為學生設置了圖書角,其中有很多學生從家庭中拿來的優質書籍。將墻面上的裝飾內容進行了適當減少,以保證學生能夠在班級生活中及時獲取有效信息,在重點突出的班級生活體驗中感受知識的趣味性、更專注地參與到知識學習和能力訓練過程中。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班級環境設置能夠使學生減少精力的分散,幫助學生更專注地參與日常教育活動。
二、充分利用墻面空間
墻面是每一個班級都可以積極利用的資源。對于班主任而言,墻面資源的有效利用能夠大量減少空間資源的浪費,有效提升班級環境布置的效率。班主任可以結合班級學生的需要,進行墻面空間的充分設計。然后在墻面上布置大量的有效資源,使學生積極利用,認真欣賞,感受到班集體的趣味性,促使學生積極參與班級活動。
例如,班主任為了充分利用墻面空間,就結合學生的需要設置了多個墻面設計主題。首先,在學習主題設計中,班主任在其中加入了學生的學習和進步內容,幫助學生能夠看到自己在一個時期內的知識學習進步情況。其次,在運動主題設計中,班主任則會結合學生的運動能力鍛煉的參與狀態進行內容標記,保證學生都能夠更積極地參與到不同的運動項目參與中。再次,班主任會根據學生的道德品質層面進行墻面布置,針對學生的好人好事進行展示,使學生在好人好事的引領中建立高尚的品質。不同班級墻面建設的內容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欣賞體驗,促使學生能夠墻面信息的觀察中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運動和品質成長程度,促使學生更加努力、不斷進步。
三、邀請學生參與建構
在班級環境建設中,班主任可以邀請學生共同參與。只有學生積極參與,其才能夠對班級活動產生參與感和主動性,對于班級環境產生認同感。因此班主任可以邀請學生參與建構,請學生從班級環境的建設布置和維護中進行體驗,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和魅力。經過學生的積極參與,學生將更主動的維護班級環境,將其當作自己的家。
例如,班主任邀請學生參與到班級環境的建設歷程中,鼓勵學生在班級環境的建設中積極參與,踴躍實踐。班主任在進行圖書角的建設時,請學生參與布置——班主任與學生共同搭建圖書角,將各種木板進行巧妙拼接和固定,保證能夠承載更多的書、還需要足夠堅實。接著,班主任和學生一起動手安裝,將整個圖書角的書架進行合理安排。當大家將圖書角基本建設完成后,女生負責對圖書角進行“軟裝”,使整個圖書角更加溫馨;男生則負責將大家從家庭中拿來的每一本書按照大小、品類進行分放,保證每一本書都能夠在合理的位置發揮應有的價值。經過圖書角的合理安排,學生感受到班級事務建設的意義,建立了集體意識和合作能力。可見,邀請學生參與到班級環境的建設過程中,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班級建設積極性,還能使學生在活動中養成良好的能力和素養。
可見,初中班級的建設需要班主任與學生共同參與。對于學生而言,良好的班級環境并不僅是干凈整潔就可以,而是需要包含學生成長所需要的多元化信息,能夠使學生覺得溫暖和便利。因此班主任需要借助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原則進行班級環境布置,嘗試借助墻面的充分利用,邀請學生參與建構,然后提升班級建設效果,使得整個班級呈現出溫暖,包容,和諧的整體氛圍。經過班主任的合理布置和學生的積極參與,整個班將順利完成合理建構,而且班級中的每一項環境與資源都能得到有效利用。最終,學生將對班集體產生榮譽感和參與感,而班主任就能夠憑借班主任班級環境的建設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共同參與到班級活動的實踐與體驗中。
參考文獻:
[1]賴貞珍. 農村初中班級文化建設的問題和策略研究[D].深圳大學,2018.
[2]魏剛.試論信息技術視角下初中班級文化建設中的側重點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35).
(重慶市豐都縣保合鎮初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