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梓誠
摘?要:在高中化學課堂上,有些教師常常發現自己在教學上付出的努力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學生至多只能實現對一些知識的記憶,但是實現不了靈活有效地應用。一旦面臨比較困難的化學問題,會發現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其實停留在表面上,根本就沒有深入。究其原因,在于這些教師本來在平時就只關注學生對知識的表面掌握,缺少對學生理解和探索能力的培養,學生自然會缺乏深刻的理解。本文從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的前提條件及其有效途徑兩個主要方面展開討論,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教學探討
素質教育概念已經提出多年,教師必須響應社會需求,改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對于高中化學學科來說,則要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與探究能力,使得學生能夠自己去發現、分析和理解化學知識,認識到化學世界的豐富多彩,幫助學生逐步實現能夠獨立探索化學學科,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未來的人生道路創造更多的可能。從這個角度來說,目前很多化學教師做的還不夠,仍有較大的教學專業素養提升空間。除了具體的實現探究式教學的途徑之外,一些前期工作也必須到位,這些都是值得教師加以重視的。
一、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的前提條件
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的實施是需要前提條件的。首先,教師必須積極更新教育觀念。整體上來看,目前已經有很多教師在課堂上開展探究式教學。問題在于,其中一部分教師只是認為探究式教學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大潮流,所以是“跟風式”的應用,其實對于探究式教學缺少必要的了解,教學觀念并沒有變化,仍然將學生能夠取得較好的考試成績作為核心甚至唯一的教學目標。這樣一來必然導致教師在具體教學策略方法上的“變形”,總是不自覺又走回到過去的老路上去,學生的探究過程不完整,探究體驗也很不好。
其次,一定要認識到教師指導與學習評價在探究式教學中的重要性。鼓勵學生進行個人獨立或小組合作探究,并不是放棄教師的指導職責,也不是教師全面介入,學生其實是“看似”在進行探究。而是在學生需要的時候,教師能夠及時參與進去,以啟發的方式幫助學生明確探究思路,找到正確的探究途徑和探究方法。而在學習評價中,則要保持對學生探究過程的關注,不能只看到探究的結果,還要注意學生是否具有探究精神,是否主要依靠的是自己的力量,與過去的探究相比有沒有取得哪些進步。
二、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明確探究問題
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問題可以用作為啟動探究的出發點和主要線索。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問題,那么學生的探究就沒有方向。眾所周知,高中化學知識是比較復雜的,知識結構復雜,涉及到很多領域,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所以,如果缺少明確問題的指引,學生就會迷失在化學知識的海洋里,感到困惑迷茫,根本無法產生對于探究的興趣。而為了使得問題在明確之后能夠符合高中生的能力特點和教學目標,教師應該仔細研究教學內容,平時注意對學生的了解。
例如,在學習“金屬材料”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提出一個趣味性的問題:大家知道鏡子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什么嗎?部分知識面比較廣的學生會回答水銀。然后教師再提出問題:大家知道水銀這種金屬在古時候價值如何嗎?這就涉及到了學生的知識盲區,隨后教師說明水銀曾經非常昂貴,用水銀做鏡子還曾經是很多國家的保密技術。想要知道為什么,就需要去認真了解有關金屬材料的化學知識。最后教師其實仍然是提出了一個問題,即有關各種金屬的化學性質及可能的化學反應。由此通過一連串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學習。
(二)利用團隊力量
在運用探究式教學法時,教師應在適當的時候靈活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上文已經提到化學知識比較復雜困難,除了像上文那樣主要起到引發探究興趣的問題外,有時是需要學生直接去探究到具體的問題答案的。此時學生個人的能力可能無法支持他們完成探究,得到探究結果。但是,學生的能力在基礎和方向上有所不同,如果能夠利用團隊力量,使得學生實現優勢互補,可以激發課堂活力,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來找到問題的答案,提升學習的效率,優化學生的探究學習體驗。
例如,在學習“氯及其化合物”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講解完有關氯元素的基礎知識之后,以鹽酸等物質為出發點,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去探究氯元素與其他元素的組合,思考和論證這些元素組合之后會形成什么化學性質的物質,有哪些特點。在小組討論完成之后,教師還應小組之間的交流,允許學生進行辯論,找出對方探究中的錯誤并說明到底錯誤在什么地方。在學生的合作探究基本完成后,教師再帶領學生進行總結,從化學原理的角度去分析學生探究中的閃光點以及失誤指出,幫助學生捋清思維,明確理解。
(三)鼓勵實踐探究
實驗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主要的化學實踐方式。在化學學科的發展過程中,實驗一直起著重要作用,驗證了各種化學理論,促進了化學學科在生產上的轉化。可以說沒有化學實驗,就沒有現在的化學工業發展。所以,高中化學的探究式教學不能忽視實驗方向,教師在講解理論知識之后,應鼓勵學生認真開展實驗,探索實驗原理,體驗實驗過程,將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為此,教師在提醒學生注意實驗操作中的各種事項的基礎上,應該給予學生一定的實驗自由,以保證實踐研究的效果。
例如,在進行“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的實驗時,教師不要直接給學生明確的實驗結論,然后再讓學生進行實驗。那樣只會讓實驗在學生眼中變得索然無味。教師應該在保證實驗安全的基礎上,允許學生進行各種豐富的嘗試,讓學生自己去總結實驗結論,發現和分析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這種實驗顯然要更加有趣,對學生探究能力的鍛煉效果也更強,推動學生探究意識的成型與發展。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必須符合我國教育事業及社會人才需求的發展要求,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重視對學生探究意識的培養和探究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最終實現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陸卓純.“問題導向”在高中化學探究式學習中的實踐與研究[J].教育觀察,2019,8(42):56-57.
[2]許義琴.高中化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有效應用策略[J].化工管理,2019(34):46-47.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隆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