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蘭
摘?要:情境教學法是當下一種比較新興的教學法,這種教學法主要重視的是情境的創設,能夠使得學生融入到生動的情境中,促使學生更好地體悟知識,讓學生產生知識學習的興趣,促使教師的教學效率更高。基于此,本文將從多方面研究初中歷史情境教學法,希望能夠助力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歷史;情境教學法;教學策略
初中歷史教師在進行知識的教育時,需要特別重視教育的優化,這樣,才能夠讓自身的教學更為生動,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情境教學法是當下一種比較新興的教學法,這種教學法能夠讓教學呈現出生機,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和理解力的提升。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改革時,有必要充分地了解情境教學法,采用比較合理性的形式應用情境教學法,以促使學生做到歷史知識的有效學習、積極學習。基于此,本文將對初中歷史情境教學法進行研究和探討。
一、初中歷史情境教學法所應遵循的原則
情境教學法固然是一種比較不錯的教學法,但是對情境教學法不了解,濫用這種教學法,則會取得相反的效果。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實施情境教學法時,有必要深入地研究情境教學法,秉承著以下原則,有效地應用情境教學法,以促使自身的教學更為有效。
(一)真實性
在比較真實的情境教學法的指引下,學生能夠產生身處在歷史情境的錯覺,能夠近距離接觸知識、體會知識、了解知識,從而使得學生主動性學習知識,并更好地了解知識。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實施情境教學法時,一定要注意所創設情境的真實性。
(二)多元性
進行情境創設的手段是豐富多樣的,初中歷史教師在實施情境教學法時,應該需要重視手段的多樣性。這樣的教學形式,才能夠使得學生產生新鮮感,讓學生在新鮮感的驅動下,產生積極的知識學習情緒,更主動地進行知識的學習。
(三)實用性
情境教學法實施的最終目的,就是助力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和教師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實施情境教學法時,一定要重視情境教學法的實用性,一定要基于教材內容展開情境教學,以讓情境教學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二、初中歷史情境教學方法研究
在充分地了解了情境教學法的實施原則后,教師便需要秉承著教學原則展開教學。本人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在初中歷史中具體化實施情境教學法的方式,以供參考。
(一)巧用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是現代科技發展的產物,其所具備的豐富的形式能夠創設出比較真實化的情境,豐富的內容能夠展現出比較等豐富的歷史教育資源。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進行教育時,需要借助信息技術實施情境教學法。
歷史教材內所涉及的知識,與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所接觸的事物相差久遠,一些學生缺乏想象力和豐富的內容,難以接觸教材內的文字講解,就比較形象性地理解比較理論化的歷史知識。然而,信息技術的出現為拓展學生的視野提供了豐富的渠道,信息技術上所包含著的資源中,有很多進行了歷史事件的再現,甚至有很多真實性的歷史資源,能夠創造出比較真實化的情景。教師在教學時,自然需要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如,在講解與文藝復興相關的知識時,很多學生對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精神理解不深,難以更好地體會和了解人物精神。這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直觀性的向學生展現文藝復興時期所產生的藝術作品,幫助學生借助書籍的閱讀、藝術畫的探討,直觀性地融入到生動化的情境中,更好地體會和了解人文精神,從而促使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重視問題提問
情境教學法的實施,也旨在發展學生的主動探究力和自主學習力。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進行教育時,可以依據教材,向學生提問問題,構建出比較生動化的問題情境,促使學生在問題的指引下,積極性探究知識、主動性研究知識,以促使學生獲得綜合性的發展。
當然,構建問題情境并不是隨意性地提問問題,教師應該有方法、有技巧地提問問題。在備課時,教師便需要依據所教學的內容,進行問題的設計。在設計問題時,教師既需要充分地尊重學生學習水平的層次化,又需要充分地尊重學生的學習思路漸進性。為此,教師需要依據學生的學習水平,設計難度不同的問題,在課堂上依據學生的學習水平,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提問問題。教師也需要由淺入深地向學生提問問題,促使學生由淺入深地研究歷史知識,進行比較深入的歷史知識的探討,促使學生的知識學習效果獲得發展和提升,讓教師的教學效率由此獲得發展和提升。這樣的問題提問,能夠促使學生在比較舒適的環境下,逐漸地激起自身探究知識的積極性,逐漸深入地進行知識的研究和探討,讓教師因此能夠有效達到教育的目的,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加強課堂互動
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時,也應該重視課堂互動,應該盡量指引學生做好課堂互動。在這樣的教學形式的指引下,課堂能夠呈現得比較生動,學生也能夠在比較好的狀態下,做到積極學習、主動學習,為學生學習效果的發展和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向學生布置任務,并依據學生所處的學習水平,對學生進行學習小組的劃分,使得學生能夠以小組為單位,依據任務,進行知識的學習。在此過程中,學生會與組內成員進行溝通和交流,會了解豐富的思維,掌握多樣的思維角度,更好地完成任務,發展自身的思維素養。當然,在構建具備互動情境的課堂時,教師還應該盡量參與到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互動。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時,依據將要講授的知識,與學生交流一些比較生活化的事物,并逐步地引出知識,促使學生不自覺地融入到良好的知識學習狀態中,讓學生自覺地開始進行知識的學習,促使學生的知識學習效果因此能夠更好。當然,教師也可以促使學生就所接觸的歷史事件進行角色扮演類的互動,以讓學生的學習情緒更為激昂,促使學生找尋到學習的樂趣,并促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習的歷史事件的了解,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讓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充分的發展和提升。總之,互動性情境的創設比較重要,初中歷史教師有必要特別關注互動性情境的創設。
綜上所述,初中歷史教師在進行教育時,需要承擔起屬于教師的職責,需要重視教育的優化,將情境教學法有效地應用到教育中,以讓自身的教學更為生動,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和了解知識,讓學生取得良好的知識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羅艷春.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訊,2014.14(9).
[2]林健.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4.12(4).
(四川省遂寧市大英縣天保初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