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杰賢
摘?要:生活化教學法是當下一種新興的教學法,這種教學法主要重視的是生活與學科知識的結合,能夠將知識展現的更為生動,使得學生更好地接觸知識,更積極學習知識,并更好地將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教育時,可以充分地利用所教學科所具備的特點,巧用生活化教學法進行教學,以使得自身的教學更為生動,讓學生做好知識的學習。基于此,本文將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經驗,從多方面研究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法。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教學策略
當下,德育教育成為了關注的重點,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自然需要意識到所教學科的重要性,自然需要重視教育的優化,采用比較創新性且科學性的教學法進行教學,以使得教學能夠以比較生動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能夠做好知識學習。生活化教學法便是一種能夠助力學生積極學習、高效率學習的教學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教學時,便需要充分地關注這種教學法,有效地應用這種教學法。基于此,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法進行研究和探討。
一、創設生活化問題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創設比較生活化的問題,并將其應用到課堂中。這樣學生便會對問題產生興趣,會借助問題,深入到教材中,尋找答案,會積極探究知識,增強自身的學習效果。
如,在講授“網上交友新時空”這部分的知識時,筆者便會結合具體化的教育內容,向學生創設比較生活化的問題。課堂上,筆者會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創設這樣一個生活化問題:小紅在現實生活中比較孤僻,卻在網絡世界比較活躍,更容易在網絡世界展現真實的自己,表現自己,因此,小紅比較喜歡在網絡上交往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一天,與小紅網上了解了有兩年的網友,向小紅表示想與小紅線下見面,請問如果你是小紅,你該怎么辦?這樣的生活化情境,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說出自己的想法。當然,筆者會就學生所說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比較針對化的教育,以指引學生具備網絡安全意識,使得學生能夠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網絡交友。學生則能夠在問題情境的引導下,做到知識的積極學習,認真學習,從而使得學生取得了良好的知識學習下效果。
總而言之,學生往往會對未知的事物感興趣,會在未知的事物的引領下主動地探索知識、研究知識、積極思考。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進行生活化問題的創設,促使學生在問題中注重性研究知識、學習知識、探討知識,從而使得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二、營造生活化氛圍
氛圍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教育時,有必要多多關注學生所處的氛圍。教師可以通過營造出生活化氛圍的引導下,助力學生更好地了解知識、研究知識,促使學生積極學習知識,促使學生的學習效果獲得發展和提升。
如,“親情之愛”這章節的知識主要是圍繞親情而展開的,主要的教育目的就是使得學生能夠體會親情,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悟親情,并使得學生能夠多多關愛自己的親人。在講授這章節的知識時,筆者為了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親情,便會進行生活化氛圍的營造。在備課階段,筆者便會在互聯網上搜集與展現親情相關的視頻資源,并會將這些資源下載下來放在課件中。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教育時,筆者便會借助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現自己事先搜集好的視頻,通過視頻所展現的比較生動的畫面,調動自己生活化的回憶,了解自己的親人在日常生活中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讓學生能夠融入到良好的生活化氛圍中,使得學生因此能夠更好地感受親情,使得學生接受到了良好的情感的培養。在視頻展現完畢后,筆者對學生進行這章節的知識的深入的教學時,學生則能夠在筆者的指引下,逐漸地感受親情,逐漸地將自身融入到了良好的情境中,做好知識的學習,讓筆者的教學變得分外順利,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變得更好。
總而言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有必要對學生所處的氛圍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有必要采用比較合理性的形式,進行比較好的生活化氛圍的營造,促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引導下做到知識的有效學習,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了解知識。
三、開展生活化活動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教育時,還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一些活動,盡量讓活動展現出生活化的形式,使得學生在活動中更好地應用所學習的知識,從而使得學生掌握知識的應用能力,讓學生取得良好的知識學習效果。
如,在講授“走進老師”這部分的知識時,筆者為了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老師,能夠更好地體會老師這份職業,便會開展名為“我來當老師”的生活化活動。在活動中,筆者會使得學生扮演老師的角色,讓學生能夠做一些老師常做的事情,即維持紀律、設計和布置作業、教授知識等等。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到老師的辛苦,能夠逐漸地了解老師,更好地掌握和感受這節所設計的理論化知識。講授“關愛他人”這部分的知識時,筆者便會開展名為“關愛老人,送去溫暖”的活動,在活動中,筆者會在征得學校領導和學生家長同意的情況下,將班級上的學生帶領到養老院,引導學生給養老院的老人送去溫暖,促使學生多多陪伴養老院的老人,送去自己的愛心,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踐行自身所學習的知識,更好地展現自身所學習的知識,讓學生的知識學習效果獲得發展和提升,使得筆者因此能夠順利地完成教學的任務,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
總而言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教育時,有必要意識到活動的重要性,有必要進行生活化活動的開展,促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知識、了解知識、掌握知識和應用知識,讓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獲得發展,使得教師因此能夠順利達到教育的目的。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有必要對生活化教學法進行研究和探討,有必要從創設生活化問題,營造生活化氛圍以及開展生活化活動這三個方面,有效地展開生活化教學法,以使得自身的教學能夠更為生動,讓學生能夠做到知識的積極學習、主動學習,促使學生取得良好的知識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楊倫峰.談生活化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7(31):56,58.
[2]穆鈺.談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16):53.
(湖北省恩施市龍鳳鎮民族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