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繼強
【摘 要】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尤其是在電功、電能等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通過創新實驗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從更直觀、更真實的角度去體會和理解物理知識,從而提升自身的物理學科水平。
【關鍵詞】 初中物理? 實驗教學? 創新
前言
創新物理實驗教學是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要求,更是教師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在電功、電能相關知識教學中,通過演示實驗、合作實驗等創新性實驗教學手段,可以實現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動力等方面的培養。
本文以“電功、電能”為例,探討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哪些創新方式,來展示實驗教學的魅力和益處,從而幫助初中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識。
一、創新生活實驗 理解電功的基本內涵
電功是初中物理學科中比較重要的概念之一,圍繞電功所展開的電流、電壓等相關知識很多。事實上,電功可以說是理解意義上的概念,學生看不到也摸不著,只能通過一些實驗來加以說明和理解。為此,教師可以在實驗課堂中,結合一些生活實際進行演示。如讓學生觀看一組圖片,點亮的燈泡、正在充電的手機、工作的電焊機等等。學生通過觀察這些實際生活中常見的場景,結合所學知識,似乎已經對電功隱約有所感知。這時,就教師借助課堂實驗,來加強學生的體驗感,從而明確電功的相關內涵和本質。
以“點亮小燈泡”的實驗為例,教師可以通過操縱讓燈泡忽明忽暗,并要求學生嘗試判斷電能是多少。由此加強學生的理解“燈泡越亮,就說明電能轉化的光能和內能越多,電能越強。”然后,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實驗,“請同學們從節約用電的角度考慮,如何才能讓小燈泡的電功減少,實現節能呢?”學生通過實驗可以知道,減小電壓或電流,或者縮短通電時間都可以降低小燈泡的電功。由此教師給出影響電功的三因素:電流、電壓和通電時間。最后,再帶領學生回顧電功概念: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量的過程實質就是有電流經過,即電流在做功,簡稱為電功。通過教師的創新實驗、貼合生活的圖片展示、富有邏輯的引導講述,從而讓學生對于電功相關知識實現深刻的理解。
二、結合視頻教學 激發學生的實驗動力
對于初中生來說,很多學生面臨物理學科知識學習時總是面露難色,缺乏一定的學習動力,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升來說是最大的阻礙。所以,為了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在物理課堂創新實驗方面應努力結合一些視頻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觀看到物理知識對于社會進步、國家發展所做出的突出貢獻。尤其是在電能和電功相關知識的學習中,教師可以播放一些發達城市的燈光夜景,當學生感嘆于夜景之美時,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思考:“如此美麗的夜景,是誰的功勞呢?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用電都是從哪里獲得的呢?”在教師的問題引導和視頻教學的刺激下,學生的學習動力順利被激發,互動和回答問題的欲望被調動起來。
此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手搖發電機、葉輪發電機”等實驗設備。其中講述手搖發電機和葉輪發電機是將機械能轉化電能的相關原理知識。然后向學生展示國家“風力發電、火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水力發電”等視頻內容,從而樹立學生的宏觀思想,即物理學科知識對推動社會發展和經濟進步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此外,學生透過發電現象,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到電能對社會生活的重要性,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播放幾個關于自制發電設備的小實驗,進而促進學生對于電能、電功等相關知識的理解。
三、創新實驗器具 提升實驗課堂趣味性
對于初中物理創新實驗教學來說,教師還可以從實驗器材的創新方面入手??梢哉f,實驗器材是物理實驗教學的基礎,但對于很多基礎條件比較薄弱的學校來說,實驗教具資源十分匱乏。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通過口述和視頻實驗演示的方法,有時候無法讓學生真切的感知相關知識內容。所以,為了增強實驗課堂的真實性和體驗感,教師需要結合課本上的相關內容,在現有的基礎條件下,帶領學生自制一些實驗器具。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可以提升課堂的活躍度,讓學生更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物理實驗器具的制作當中;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借助自制實驗教具,讓學生擁有更多的動手操作機會,從而提高自己的物理學科應用水平。
例如:教師可以準備廢舊的小風扇和環形磁鐵,然后將風扇的葉片上每一個同樣的位置上粘貼上小磁鐵,然后在風扇的外部接上一個小燈泡,利用磁鐵的磁場原理,用一塊比較大的磁鐵驅動風扇轉動,然后產生電能,通過做功點亮小燈泡。在這一實驗過程中,學生可以更明確的感受到電能、電功的存在,而且可以通過實驗轉化,將電能應用到實踐當中。進而促進學生進一步理解所學知識,知道了電能其實就是用電進行做功的能力。隨后,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一個實驗課題,“你還能利用身邊的哪些物品制作發電設備或自制一個串聯或并聯電路?!边@種創新性實驗器具的利用,可以讓學生在感嘆物理知識的神奇性的同時,更有興趣的去發現和制作相應的實驗物品,進而增強知識的吸收和理解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效物理教學課堂的構建,離不開創新實驗課堂的建立,實驗可以將物理學相關的知識和現象進行直觀展示。學生通過對實驗過程、現象和結果的探究,其物理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可以進一步得到提升。同時,通過創新實驗課堂的建立,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被充分調動。為此,教師需要對演示實驗所需的器具進行創新、對于講解方式進行創新、對于教學手段、活動方式等進行創新,讓電功電能等物理知識更形象、更簡單的傳遞給學生。
參考文獻
[1] 汪阿運.初中物理創新實驗課堂的設計與實施[J].中學教學參考,2020(09)11.
[2] 王小翠.探析農村初中物理課堂實施創新實驗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2020(04)08.
[3] 陳英才,劉碧霞.關于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