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嫻 易君麗
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兒肺炎門診治療護理中PDCA循環法所取得的應用效果。方法:2020.1-2020.12,68例肺炎患兒,隨機分組法,每組34例。常規護理法用于對照組,PDCA循環法用于觀察組。結果: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觀察組均低于對照,觀察組肺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小兒肺炎門診治療護理中應用PDCA循環法,有助于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提升肺功能指標。
關鍵詞:PDCA循環法;小兒肺炎;臨床癥狀;肺功能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2-111-01
肺炎作為兒科中一種發病率較高的疾病,患兒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咳痰、發熱、呼吸急促、氣短、肺部濕啰音等癥狀,大多數的嬰幼兒均表現出免疫力降低情況,在四季均有發病可能性,以春秋兩季發病率最高,一些病情嚴重者還會導致小兒死亡[1]。為了提升疾病治療效果,需要在治療期間給予患者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現階段臨床上倡導使用PDCA循環法,以縮短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改善患兒的肺功能[2]。本文將68例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對PDCA循環法所取得的護理效果進行觀察。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20.1-2020.12,68例肺炎患兒,隨機分組法,每組34例。對照組,男、女為17例和17例,1-7歲,均值(3.2±1.5)歲;觀察組,男、女為18例和16例,1-8歲,均值(3.5±1.2)歲。兩組資料無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法,患兒在進入到醫院后,應為其注射抗生素,加強抗感染治療。將病房中的溫濕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對病房進行開窗通風,以確保病房內空氣的清新性及患兒呼吸道的通暢性,并對患兒呼吸道通暢情況進行觀察。
觀察組,行PDCA循環法,(1)P(計劃階段):肺炎患兒在進入到醫院中接受治療時,需要使用化驗、查體等檢查手段對患兒的疾病情況進行評估,并建立健康檔案。(2)D(實施階段):①生活護理:護理人員應確保患兒病房的干凈性及整潔性,將病房內的溫濕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使患兒的身體能夠感受到舒適感,為患兒營造良好的呼吸環境,幫助痰液快速排出。為患兒營造良好的病房環境,給患兒提供充足的睡眠及休息時間,促進患兒身體抵抗力的提升。②病情觀察:對患兒的瞳孔、神情、血壓、呼吸、體溫、神志及脈搏情況進行觀察,一旦發現患兒出現任何的異常情況應及時向醫生告知,并將相關的搶救物品放在患兒的床頭上。及時幫助患兒清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并給予患兒平喘藥物,以確保呼吸道的通暢性。③飲食護理:告知患兒家屬應鼓勵患兒多飲水,以此來達到稀釋痰液的目的。不可強制性給患兒喂食喂水,以防止出現窒息及嗆咳情況。④心理護理:對于一些嬰兒由于自身的年齡較小,身體不舒服時不會用語言進行表達,會存在哭鬧情況,不能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護理人員及患兒家屬應給予患兒安慰和關心,積極與患兒進行溝通和交流,使患兒的恐懼心理狀態得以舒緩,促進患兒疾病治療依從性的提升,以便能夠更好的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3)C(檢查階段):患兒在疾病治療期間,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兒家屬進行溝通和交流,以便能夠及時了解患兒病情的實際情況,記錄好疾病治療過程中的相關問題,并對問題進行探討及分析。(4)A(處理階段):分析疾病治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化的改進措施,對護理計劃進行重新制定,以便繼續開展PDCA循環護理方法。
1.3觀察指標
觀察臨床癥狀(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
觀察兩組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VC(用力肺活量)、PEF(呼氣峰流速)等肺功能指標。
1.4統計學處理
SPSS22.0軟件,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和肺功能指標用()表示,用t檢驗,差異顯著(P<0.05)。
2結果
2.1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對比
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
2.2護理前后肺功能對比
護理前兩組肺功能對比無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肺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肺炎是小兒中一種發病率較高的疾病,近年來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發展趨勢,屬于一種危重癥疾病,發病較急,并且會合并嚴重的并發癥,在發病后應盡快進行治療,以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3]。重癥肺炎疾病在發生后,會大大減少氣體的交換面積,患兒會出現呼吸障礙及缺氧等臨床癥狀,在護理工作中給予患兒PDCA循環法[4],有助于改善患兒的呼吸功能,糾正缺氧狀態,給予患兒有效的呼吸支持,有助于幫助患兒早日恢復健康[5]。PDCA循環法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管理方法,被廣泛應用于護理管理領域中,能夠有效解決護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助于促進管理質量的提升,使護理服務工作更具針對性[6]。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觀察組均低于對照,觀察組肺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小兒肺炎門診治療護理中應用PDCA循環法具有可行性,護理工作中共包含四個環節,按照P(計劃)、D(實施)、C(檢查)、A(處理)程序出發進行護理,各個環節之間相互補充和相互促進,可有效解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根源問題,對預防并發癥產生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使護理工作更為完善,患兒肺功能顯著改善,疾病臨床治療效果更為顯著。
綜上所述,在小兒肺炎門診治療護理中應用PDCA循環法,有助于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提升肺功能指標。
參考文獻
[1]王丹.PDCA循環護理方案對肺炎患兒癥狀消失時間、退熱時間和住院天數的影響[J].河北醫藥,2020,42(08):1254-1257.
[2]李杏利,侯寧.PDCA循環法在小兒支氣管肺炎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12):1734-1736.
[3]雷芳,杜芳芳,魏娜.PDCA循環法在小兒支氣管肺炎護理管理中的實用價值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28):31-32.
[4]林志紅,王妍煒,劉姝等.PDCA循環法應用于小兒支氣管肺炎護理管理的效果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9,40(11):1437 -1439.
[5]孫娜.小兒支氣管肺炎護理管理中PDCA循環法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22):68-69.
[6]劉萬娟.PDCA循環法在小兒支氣管肺炎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09):87-89.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湖北武漢?43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