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霞
摘 要:剛剛進入一年級的小學生,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的發展時期,天生活潑好動,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在上課期間要形成多方面的好習慣,而好習慣的形成是需要從日常細節抓起,有助于學生健康全面的成長。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由于一年級小學生在幼兒園和家庭中沒有受到嚴格的管制,需要自身適應小學生活,在培養學生習慣的過程中,難免會存在多多少少的問題,教師需要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提高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重視度,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伴隨學生的一生,并使學生受益終身,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培養學習習慣;有效途徑
在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中,更加注重對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這也是小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黃金時期,尤其是剛剛步入一年級的小學生,無論任何習慣的養成都要從初始階段進行,長此以往的堅持會有大幅度的提升。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鍛煉小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改掉自身的“小問題”,能夠在今后的學習中有條不紊地進行,在學習過程中也能不斷地自我反思,對自身的學習有所規劃,可見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其實就是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短時期內可能顯現不出太多的效果,但長時間下去學生肯定會有質的突破,這樣的好習慣會給跟隨他們一生,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還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和學習態度。
一、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和自理能力
一年級的學生剛剛正式進入學習生涯,在家庭中父母家人都容易嬌慣孩子,在幼兒園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學習壓力,到了小學是人生中的一個新的轉變,更是真正鍛煉學生獨立能力的開始。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可以了解一年級的學生比較懶散,他們需要在小學階段一步步地成長,立規矩是第一位,告別以往的無拘無束、隨心所欲,所以首先要培養的是學生的行為習慣。教師要正確引導小學生,上學放學的時間,沒有特殊情況下不能遲到早退,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講,不能交頭接耳說話打鬧,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要先舉手,讓小學生形成有行為規范的思想意識。在下課后要及時將課本收拾到書包里,并拿出下一節課要用的課本,整齊地放置在桌面上,鉛筆橡皮等學習用具要放入文具盒中,不亂扔不亂放,養成學生及時整理不拖拉的良好習慣。這樣的習慣能夠讓學生做任何事有計劃、有規律、有章法,將事情提前做好,不拖拖拉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鍛煉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只有將最基本的日常習慣做好,才能夠一步步朝著更好的方向前行。
二、培養學生熱愛讀書的良好習慣
書籍是傳播知識的重要途徑,促進了不同地域、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將人文背景、文化知識梳理完善進行深度融合,同時推動著人類的進步。“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的氣度不是來自于華麗的外表,而是看這個人的學識與內涵。讀書學習雖然難以改變人生的長度,但能給人帶來精神上的富足,增加人生的厚度,雖然我們的起點不同,但讀書卻能使一個人的眼界高遠、睿智豁達,擁有一個絢爛的人生終點。一個人的思想格局和道德品行決定于讀書的多少,文化知識是為一生打下的地基,決定著今后這個人能走多遠、能飛多高。人與書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仿佛就像鳥兒離不開天空,花兒離不開雨露,魚兒離不開溪水。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大力倡導學生多讀書、多閱讀,不僅培養學生的專注力,還能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形成熱愛讀書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另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課外讀物的內容和特點進行深入分析,針對不同題材需要有不同的閱讀方式,做到精準閱讀、高效閱讀,閱讀方法包括:朗讀、略讀、精讀、速讀、默讀、跳讀等多種閱讀方法,教師將其進行詳細講解,明確劃分層次和步驟,能夠讓學生根據不同的讀物采用適合文章的閱讀方法,從而提升課外閱讀質量。
例如,教師可以向小學生們推薦《安徒生童話》全集,帶領學生走進安徒生的童話世界,感受豐富多彩的童話故事,領悟故事中的真、善、美,增加課外閱讀的興趣感。在閱讀前教師先要求學生看一遍目錄,這樣對整體內容在大腦中形成一個大的框架,然后再讀具體篇章,想要走進童話世界,必須要認真朗讀,邊閱讀、邊思考、邊記憶。最后,將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者將文章中自己喜歡的句子摘抄下來,加深文章內容的印象,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培養學生熱愛寫作的良好習慣
小學生初次步入校園,接收新知識的開始,在培養寫作能力方面不能盲目執行,需要找對方法、用對策略,循序漸進才能看到效果。小學語文寫作能力是小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重要方面,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是衡量小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標準。小學生知識結構不夠全面,知識積累不足,在寫作方面的經驗就更為欠缺了。這就啟示教師在語文寫作的教學當中,要以實際的寫作活動為基礎,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語文綜合能力素質。
例如,一年級的小學生識字量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來代替,教師可以讓他們每天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對于一年級小學生而言日記的字數不要求太多,但一定要把一天之中發生的事情以及個人的心情、想法用文字的方式表達清楚,也可以當作是一天的總結。這樣能夠培養學生持之以恒的品質,寫作就要勤于練筆,多閱讀、多積累才能寫出好的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以靈活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四、結束語
總之,語文學科蘊含著深刻的文學素養,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當前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目標。在小學一年級階段,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各種不同的學習情境,注重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要從細節入手,將良好的習慣滲透到行為、閱讀、寫作等方面,有效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丁東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0(12):82.
[2]任麗娜.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J].名師在線,2020(31):41-42.
(四川省宜賓市中山街小學屏山學校)